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中外政经人士共议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110多位全球政经领袖参与,就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全球气候治理、人工智能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聚焦中国持续发展的动能与前景,探讨国际合作与机遇。...

四川这一建桥技术缘何全国推广

来自四川的“20米—60米跨度钢管混凝土桁梁桥技术”入选,是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唯一入选项目。...

实探“世界桥梁博物馆”!世界首座大跨度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

该组合结构相较于常规钢筋混凝土拱桥能减轻自重27%,使得拱座尺寸最大限度地减小,令桥梁整体结构更稳定安全。...

宋志平:企业不创新是等死,但盲目创新会找死

创新是寻找机遇的过程,创新要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

2023-04-06 宋志平 原创
宋志平:稻盛和夫带给我们的启示

今天,中国的企业家也到了潜心学习、静心顿悟的时候了。 ...

2022-09-04 宋志平
看完宋志平这200条思考,终于明白为何他能做出2家世界500强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而经营是做正确的事,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益。经营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

2021-10-04 宋志平
宋志平:企业只想利益最大化,永远做不大

除了创新和创造财富这些企业家的一般特征之外,做符合时代的企业家最重要的还有两条,第一条是爱国,第二条是承担社会责任。...

宋志平:倡导做“有效的经营者”“符合时代的企业家”

他指出,当今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经营,面对不确定性,我们要作出正确的选择。...

宋志平: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为宋志平在ESG中国论坛2021夏季峰会的演讲,根据记录整理。...

宋志平:做成两个世界500强,这5段话对我影响至深

在这40年里,我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企业。一路走来,我受到很多格言的鼓舞,其中有五段话对我影响很大。...

特种水泥护航“大国重器” 彰显国之风采

发展特种水泥,是中国水泥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也是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提升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体现。...

金刻羽再强调:数据表明全球经济萧条已成现实!

从许多方面来看,全球经济目前的状况已经超过了19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多世界闻名的经济学家,例如20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罗默,已经将当前的经济衰退等同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而不是2008年的衰退。我们要做的是分析一些数字。...

诺奖得主席勒: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大于SARS时期,对中国是危也是机

因此,重要的是全球政府应该通力合作,就像在2008-2009年时那样,各国携手提振消费和经济。即使仅是全球合作的姿态也是非常有用的。...

宋志平: 希望给混改企业一张“身份证”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应邀就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主题演讲。...

2019-12-01 宋志平
企业生涯四十年 宋志平说了七个字

9月27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2019级入学典礼为新生演讲。...

宋志平:为什么要去以色列?

与著名的《创业的国度》一书的作者索尔辛格对话之后,宋志平感触良多,撰写了《为什么要去以色列?》一文。...

兑现十年之约,宋志平在哈佛商学院分享中国建材案例

3月7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邀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作题为“中国式并购与整合”的案例演讲。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100多名学员参加了活动。演讲活动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原副院长约瑟夫·鲍沃先生主持。演讲前鲍沃教授和宋志平还就企业兼并重组、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宋志平:从麻省理工看产学研创新体系

3月上旬,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世界水泥协会主席宋志平应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三方联合邀请出席了在华盛顿召开的“能源及新气候经济:难以转型行业”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在美期间,宋志平还到哈佛大学商学院作了案例演讲(见本期上条微信),并到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交流。宋志平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和创新体系感触颇深,撰写了《从麻省理工看产学研创新体系》一文....

宋志平:我来赴与哈佛商学院的十年之约

前不久,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邀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作题为“中国式并购与整合”的案例演讲。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100多名学员参加了活动。演讲活动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原副院长约瑟夫·鲍沃先生主持。演讲前鲍沃教授和宋志平还就企业兼并重组、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河北省: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日本还值得我们学习吗? 分享宋志平访日撰文《吃惊之后看日本》

11月11日至15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率团赴日本拜访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型房屋行业的领军企业,以深入交流、增进理解、促进合作为主旨,探寻日本企业创新转型的做法和经验。再次坐上日本新干线,宋志平萦绕在心头的一个念头便是——“日本企业还值得我们学习吗?”他在回国后写下《吃惊之后看日本》一文,记录这次创新转型学习之旅所见所思——...

贵州省首座装配式大桥主体完工

9月8日下午6时许,随着最后一片拱肋安全精准的吊装合拢,由中铁贵州公司承建的贵州省首座装配式大桥——贵安新区玉衡路车田河大桥主体施工作业基本完成。至此,贵安新区中心城区首个“乐高积木”已拼装完成。...

宋志平:有效的创新才是好创新

8月10-12日,由厚益控股及《财经》杂志联合主办、以“共享全球智慧,引领未来科技”为主题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包括Kip Thorne、朱棣文在内的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中科院院士曹春晓、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等诸多中外顶级学者专家应邀出席...

这个长假发生的十件大事,你应该知道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十一中秋八天长假期间发生的十件大事,请安心浏览,服务器一定不崩。...

青岛首个海绵城市院士工作站昨启用

7月6日上午,青岛市首个海绵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胶州启用。...

北新建材:2016年实现净利润约15亿元

3月20日,北新建材发布2016年年度业绩报告: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继续保持30%增长,资产负债率降至27%,同比下降4.84个百分点。2004年北新建材新一届管理层上任以来,实现连续13年年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7%,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经营质量持续提高。...

工程界“诺贝尔奖”——溪洛渡水电站溪洛渡创造浇筑混凝土680万方未现温度裂缝的世界纪录

正是凭借智能化建设理论和体系,溪洛渡创造了浇筑混凝土680万立方米未出现温度裂缝的世界纪录。国际大坝委员会名誉主席Lius Berga教授评价:“中国的创新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智能化建设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成功解决了‘无坝不裂’的世界难题。”...

南方路机:专注搅拌之路 成就专业搅拌之梦

从决定进军干混砂浆领域的那一刻起,方庆熙就决定,拒绝用低端产品迁就市场,一定要研发出高品质的干混砂浆设备。为此,他带领南方路机的研发团队潜心钻研八年之久,直到2008年才销售出第一台干混砂浆产品,一举奠定了行业地位。...

宋志平:企业的创新与转型

当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我国正由管理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整个社会也向着创新型社会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创新与转型是创新型经济和创新型社会的原动力。因此认真分析企业创新与转型的背景、研究企业创新理论和创新模式以及企业转型的方式就至关重要。...

2016年我国绿色建筑行业三大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对自身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基于此使得绿色建筑行业更加适应发展,那么2016年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呢?...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转型方向的思考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是国家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是建材行业最大的材料产业,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的产业。研究推广低碱度多孔(能长草)高强混凝土道面砖,全面应用在低承载道面上,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建设的又一有效方法。...

宋志平:关于大企业的四个迷思

在今年世界500强里我国企业达到110家,仅次于美国的134家。最近央企也在加快重组步伐,一批国家级公司浮出水面。但是一些专家和媒体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了一些迷思:中国的大企业大而不强、大企业垄断、大企业妨碍中小企业发展、大企业不创新。对大企业进行一些反思是好事,但也不能以偏概全。...

污泥处理千亿生意在哪?“说不要钱 那是忽悠政府”

向地方政府施压的政策出台之后,污泥处理处置市场迎来转折点。但这一行业的商业模式依然是政府补贴,部分企业认为资源化利用之路尚早。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正迎来转折点。...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须加快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在中国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当中,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工程机械市场,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市场。...

绿色建筑让城市更有魅力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市成为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承载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人类有90%的时间在建筑中度过。因此,也可以说,绿色建筑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有魅力。...

李克强:在传统产业广泛开展互联网+行动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发表讲话,他表示要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化解过剩产能,在传统产业广泛开展“互联网+”行动,推动制造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创新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让“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聚合 共享 持续发展--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年会暨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交流会侧记

为交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经验,促进混凝土材料的技术进步,10月16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年会暨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交流会在千年古都西安召开。...

谭智军:水泥将成国际交流平台和沟通桥梁

谭智军告诉记者,目前他和他的教授正在从事一个中英合作的关于碱激发水泥的项目,他们想通过这个项目的合作,为中英搭建新的交流平台和沟通桥梁,使中英之间不仅在水泥领域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有良好的交流,推动中英关系发展,促进中英企业间更为广泛的合作。...

搭建交流平台 助推行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交流会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交流会火爆依旧,今天由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J.Plank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廷树,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平,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冉千平,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宗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伍勇华,江苏腾达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沈达民等专家、学者、企业家来进行演讲。...

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三大前景

绿色建筑在我国虽然起步仅十年,但由于其节能减排的潜力超越了建筑业本身,可以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实现资源能源的大幅度节约,故处正方兴未艾的状态。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之一是让民众可以感知的绿色技术;发展前景之二是互联网+绿色建筑;发展前景之三是更生态友好、更人性化的绿色建筑。...

混凝土界最伟大的进步之一,就是不用瞎蒙混了

二十世纪后半叶混凝土业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让混凝土技术成为了一门材料科学,通过材料科学、化学、结构工程、工程力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描述、研究、预测、评估混凝土这个非常复杂的材料,混凝土也像高性能陶瓷、高性能合金、高分子聚合物、高性能塑料等等工程材料一样,成为材料科学新的研究对象。...

宋志平:中国水泥销售25亿吨 我们离不开它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先生在日前演讲中表示,中国的水泥今年能够销售25亿吨,全球是40亿吨,大多交通、建筑都是以水泥为主体的建筑材料建造的,我们生活离不开水泥。...

取消部门推荐成院士评选改革焦点

因贪腐落马的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震动了官场,同时给学术界出了一道难题。东窗事发之前,他两次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尽管没能如愿,但根据法庭上的供述,他受贿的钱财不仅用于日常消费、包养情人等开支,还曾用来为自己包装学问、参选院士。...

绿色建筑拉动城市经济建设

在《规划》出台的东风之下,作为新型城镇化主力推动力的生态城项目声名鹊起。位于北京丰台区的长辛店生态城,是由国家住建部颁布的京首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项目”,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丰台旅游、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

林毅夫:利率市场化要避免系统性风险

全国政协常委、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第二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上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步骤,不过要警惕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石灰石提炼钻石引轰动 多家上市水泥企业受关注

蒙古国Б.木苏荣博士所领导的专家组经研究证明,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出钻石和纯绿柱石。新技术的发明总会激发市场想像空间,石灰石与价值极高的钻石相连,无疑会更进一步激发市场对具备石灰石矿山资源上市公司的兴趣,上峰水泥、福建水泥及宁夏建材等在将来的股市上或将赢得关注。...

[2012.09.08 石家庄] 水泥工业电子信息及仪控技术研讨会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2012年9月8-1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届时国家领导人、科技部领导、众多两院院士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将莅临本届科技盛会。...

姚燕:低碳经济时代水泥企业的发展之路

38号文和新的产业政策关系到大家下一步怎么发展,甚至关系到有些小企业的生死存亡。现在国际上十分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包括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这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因为研究气候问题,G20会议和这次的哥本哈根会议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我国国家领导人也做了承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