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仍需扩容增品强制度

碳排放权交易是促进高效益、低成本减排温室气体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政策工具。...

广东: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

力争2023年全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万亿元,本外币存款、本外币贷款、证券交易额和保费增速分别高于10%、12%、15%和6%,带动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着力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其中:为制造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1万亿元以上,全年境内上市公司增加70家以上,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和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融资1.5万亿元左右,为县域振兴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融资1万亿元左右。...

2023-03-02 房地产广州市
武汉出台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方案,推动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

作为碳市场交易“枢纽”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武汉近一年之后,武汉在碳金融发展上又有新动作。...

武汉出台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方案 推动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

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上线后累计清算金额约168亿元,为2162家发电企业开立登记结算账户,帮助全国碳市场履约完成率达到99.5%。...

全国人大代表、海螺水泥西南大区执行总裁张来辉:水泥行业要牢牢守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条底线

减污降碳,降低能耗,成为每一家水泥企业和每一位水泥人实现行业绿色转型发展绕不开的课题。 ...

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研究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化石能源利用近零排放,促进钢铁、水泥等难减排行业的深度减排,而且在碳约束条件下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抵消难减排的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相继落地,我国碳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

该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国资委印发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央企碳达峰碳中和

11月末,国务院国资委编制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央企到2025年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国资委明确央企双碳目标

到2025年,中央企业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以现代化的环境法治为保障,以有效督促各级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为动能,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环境守法为激励,以公众依法有效参与环境监督为依靠。...

综合施策完善碳市场交易体系

截至12月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847万吨,累计成交额超20亿元。通过将碳排放大户纳入碳交易主体,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全社会低成本减碳目标。...

海螺水泥:全面推进转型升级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建材企业集团之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抢抓发展机遇,紧扣企业责任,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海螺集团:用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

海螺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水泥装备技术的大型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有效促进了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力支撑和引领了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海螺集团: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宁国水泥厂起步的海螺集团,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开创了独具海螺特色的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海螺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勇闯发展新路,产业特色逐步凸显,经济规模持续壮大,经营效益连年攀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自2019年起已连续三年跻身世界500强。...

辽宁沈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9月上线!非控排企业和个人也可以参与交易

沈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受到了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期待。日前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从配额管理,配额交易,报告、核查与配额清缴,监督管理与激励等方面对沈阳碳排放权交易作了基本要求和一般规定,标志着沈阳碳排放权交易即将迈入实操阶段。...

全国碳市场将“满月” 量价稳定活跃度仍待提升

生态环境部连续多年开展了钢铁水泥等建材、航空、石化、化工、有色、造纸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与核查工作,上述行业都有非常扎实的数据基础,已经委托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

先立后破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日前明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专家认为碳市场启动需完善制度设计

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将对我国经济带来显著影响。...

华新水泥助力武汉借“碳”超车

一个超千亿级的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产业链,正在湖北武汉成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几点认识

本文关于刘桂平副行长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 ...

未来水泥等重点行业会被逐渐纳入全国碳市场

李菁预计,未来中国碳市场将实现从单一行业到多行业转变,除了电力外的其他重点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航空、造纸等也会被逐渐纳入全国碳市场。...

步伐加快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入关键节点

低碳减排已成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

湖北为什么能把碳交易做好?

那么,湖北为什么能把碳交易试点做好,试点期间得出哪些经验、走过哪些弯路?本文试图一一分析。...

《碳中和促进法》立法恰逢其时

由于我国未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法律,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法制体系薄弱、立法层级低且碎片化,所以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实际工作需求,无法对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湖北:积极引入各类市场主体入市做大做强试点碳市场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协议的重要举措,还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华新水泥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利近千万 湖北碳市场为何能做到全国最大?

湖北碳交易试点第一年,华新水泥因当年水泥行业不景气,投入3000万元用于履约。第二年,华新水泥通过在燃料上做文章,公司到2015年时碳配额有了42.38万吨的盈余,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利900多万元。...

人大代表献策碳中和:以金融市场的思维方法推动碳市场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碳中和及绿色金融、碳金融等话题也成为央行系统人大代表的热议话题。...

加速!水泥行业将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将对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0%以上的水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提前谋划,做好规划,中国水泥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委托,于1月22日主持召开了水泥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视频座谈会,水泥行业将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湖北碳交易市场上半年成交3.22亿吨,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截至6月30日,湖北碳配额二级市场成交总量3.22亿吨,交易额达74.3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55.31%和62.18%。市场交易规模、交易连续性、市场参与人数、引进社会资金量、控排企业参与度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碳交易的“深圳模式”

2011年10月份,国家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6月18日启动的深圳碳交易市场是全国首个碳交易市场。...

中国如何担起碳排放权交易重任?

今年,我国将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级碳市场。届时,8大行业的7000-8000家企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形成覆盖30亿~40亿吨碳配额的市场。除现货市场外,若能发展期货市场,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达4000亿元。...

碳市场鸣锣开市 四川正式跨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行列

作为全国非试点地区第八家拥有国家备案碳交易机构的省份,四川碳市场的成功开市,标志着四川正式跨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行列。随后,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也正式揭牌,为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机构布局形成了有效补充。...

“十三五”控制碳排放方案印发 加快打造千亿元级产业市场

11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王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性解读

中国水泥网于9月22-23日成功举办了“2016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处副处长王庶在会上就我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

广东欲打造国家级碳交易平台 水泥企业获益明显

目前,广东试点碳配额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欧盟、韩国。截至今年6月20日,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3345.91万吨,总成交金额10.92亿元,分别占全国31.3%和36.6%,成为全国首个配额现货总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试点。...

浙江将碳排放权交易失信行为纳入信用平台

为实现低碳发展,浙江省决定着手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将碳排放权交易失信行为纳入信用平台。...

加快推进碳排放权 中国或成最大交易市场

近8年来,北京环交所在碳交易、排污交易、节能交易以及低碳转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2016年将是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的冲刺之年,环交所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以及与此相伴的挑战。...

我国碳排放交易量有望扩至30亿吨以上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447亿欧元,欧盟占比高达92%,而欧盟碳排放总额为全球排放的10%左右。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吨至40亿吨。...

巴黎协定催促我国加快形成碳金融体系

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我国亟待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碳交易平台,加大碳期货市场、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实现碳交易的规模效应;并通过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与服务,提高低碳资源的配置效率,丰富金融调控手段。...

上海碳市场总成交量破两千万吨

截至今年11月26日,上海碳市场正式运行两周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上海碳交易机制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持续扩大,企业控排意识逐步提高,投资机构参与日趋活跃,交易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初步探索形成了市场化机制推进企业层面节能减排的新路径。...

湖北省顺利完成首次碳排放履约工作

7月,是湖北省碳交易第一个履约期。履约工作是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综合检验,直接影响到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工作的成败。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已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年度的碳排放履约工作。...

湖北亚东:尝到碳排放权交易甜头 “成本”与“配额”的双赢

7月1日,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通过湖北省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足额提交2014年度配额,成为湖北省内碳排放交易首家承担履约责任、完成清缴义务的企业。公司董事长张才雄介绍,由于亚东水泥长期保持同行业较低的“排放标杆值”,不仅能源成本远低于同业,而且如果今年产量保持不变,企业将获得大量富余碳排放配额,实现“成本”与“配额”的双赢。...

全国碳交易试点履约期至 碳配额价格遭“腰斩”

今年是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天津等5个试点的第二次履约,也是湖北和重庆的首个履约年。总体来看,除天津以外,上海、北京、深圳、广东均按原定期限完成履约,且上海、北京、广东最终履约率均达到100%,深圳和湖北履约率在99%以上。...

碳交易平台七雄争霸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进行时

中国碳市场的建设速度超乎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料。2012年以前,三家交易平台处于摇旗呐喊、唤醒市场阶段;2013年-2015年,七家交易平台蓄积自身实力;2016年以后,七家交易平台中,弱者将被“消灭”。...

粤深碳交易能不能互联互通?

今年是广东纳入国家低碳试点第五年。为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经广东省政府同意,广东省发改委近日印发了《2015年广东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全国统一碳市在即 非试点地区的思考与行动

非试点地区在全国碳市场建设进程中不仅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契机。全国碳市场启动日趋临近,非试点地区必须未雨绸缪,在政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积极准备,迎接全国碳市场。...

亿元级碳基金在沪成立 碳市场发展将加速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18日宣布,海通宝碳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已在其交易平台上正式启动。自我国碳交易试点启动以来,上海碳市场发展迅速。...

盘点2014年中国碳交易市场 全国市场框架已定

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回顾2014年,中西部两个试点市场的最终启动使得7个试点碳市场的设计版图最终完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