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4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2024年5月份,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服务业、消费和进出口均有增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速,就业和物价形势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总额等关键指标均显示增长。然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挑战。未来,政策将继续聚焦稳增长、促改革和防风险,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经济首季开门红,全年增长目标底气何在?

中国经济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但面临需求不足和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数指标显示经济回升向好,如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均有所增长。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表现出强劲增长,就业形势改善,进出口总值提升。国际金融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认为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面对挑战,政府推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房地产调控,并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以巩固经济回升态势。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仍有空间,市场规模、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中外政经人士共议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110多位全球政经领袖参与,就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全球气候治理、人工智能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聚焦中国持续发展的动能与前景,探讨国际合作与机遇。...

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超过今年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中国资深经济学家赵广彬日前表示,随着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力显效以及私营部门投资增长,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超过今年。...

终端需求疲态难改;何坤皇:去产能任重道远 促转型迫在眉睫;新疆:预计2023年水泥需求增长5%以上

终端需求疲态难改; 1.水泥冷暖大佬谈|何坤皇:去产能任重道远 促转型迫在眉睫 2.新疆:预计2023年水泥需求增长5%以上 3.两家水泥企业拟被列入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 4.多项补贴支持广西水泥外销,广东水泥市场再增压力...

水泥冷暖大佬谈|何坤皇:去产能任重道远 促转型迫在眉睫

虽然水泥需求总体是趋于大幅下降,但是水泥作为主要的基础建筑材料,在我们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需要它,百姓需要它。我们应该对行业发展抱有正面的看法和态度,只要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就一定可以更好融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消费复苏亮眼 增速仍处领跑

从全球范围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跑。...

延续恢复态势 中国经济积聚向上动能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正积聚向好动能。下半年不确定性有增无减,中国仍需做好准备应对挑战。...

全球经济“凉热不同” 中国经济活力亮眼

在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开局良好,折射出中国经济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色。中国经济展示韧性、超越预期,为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世界经济带来信心和机遇。...

[调研]2023年4月砂石骨料行业调研纪要

2023年4月,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进行了砂石骨料行业调研。...

2023年水泥市场:重拾共识 稳大局

水泥行业应该如何应对才能稳住市场态势? ...

李强谈中国经济前景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何坤皇:探索绿色生产新模式,努力转型做先锋

以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近年来,塔牌集团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全链条减少碳排放,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GDP增速为何是5%左右?楼市风向有何变化?

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化解工作将继续,今年也将是继续落实资产负债表优化的一年。...

“六个关键词”探寻中国经济“信心之源”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焕发生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将来自中国”……在中国经济运行的沉雄脉动中,国际机构和媒体也敏锐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纷纷表示看好中国经济。...

塔牌集团:未来二三年将是重新构建水泥行业新平衡、新秩序的动荡期、整合期

2月20日,塔牌集团召开2022年度总结表彰暨2023年度工作动员大会,塔牌集团董事长钟朝晖代表董事会发表讲话,董事、总经理何坤皇作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徐政雄主持大会并作纪检监察工作报告。...

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投资仍是“稳增长”重要落点

近日,多家外资机构发布了对中国2023年经济的整体预测,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国家发改委:展望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展望全年,孟玮预计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回稳向好基础将不断得到巩固。但她同时提醒,当前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促进四季度经济持续恢复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三季度中国经济恢复向好,杠杆率逐步企稳

应警惕金融周期的见顶回落。在金融周期见顶的过程中,常规逆周期宏观政策有效性减弱,建议短期加大政策力度恢复市场信心,长期应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实现债务和产能的出清。...

中国经济一季报今公布 疫情冲击下GDP增速如何?

2022年GDP增速目标为5.5%左右,在近期疫情多发的影响下,一季度GDP会录得怎样的增速?...

稳增长目标下 房地产“稳定器”托底经济增速

高速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支柱”地位不动摇...

4万亿的故事能否重现?

2022年央行将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注重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连平:今年经济增速有望超预期,一季度为货币政策偏松操作窗口

迈入崭新的2022年,各项宏观指标将呈现何种走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如何演绎?...

宏观政策精准发力 经济实现开门红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增长动能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总量超110万亿元,中国经济底气更足

2021年经济形势比预见的复杂、困难比预料的更多,但中国顶住了压力,防住了风险,经济行稳致远也有了更大底气。...

2021年水泥市场运行分析与2022年展望

2021年水泥行业经受了重要考验,上半年供需两旺,整体延续较高景气度,下半年供应端面临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叠加煤价飙升,水泥价格涨至高位,同时需求走弱,水泥产量降幅加大,全年来看,由于煤价上涨,叠加产量小幅收缩,预计水泥行业效益将会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水泥行业整体上可能面临供需双弱局面,行情走势更加平稳,但得益于水泥价格中枢抬升和成本压力有所缓解,行业效益将会得到一定修复提升。...

详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2年怎么“稳字当头”?

会议除了对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七方面政策进行部署外,还就共同富裕、资本、初级产品供应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五方面问题进行着重阐述。...

多重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活力依旧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性恢复,增长步伐稳健。由于在全球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现了稳步前行的趋势。...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不能搞运动式的减碳,要遵循绿色转型规律

9月1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在“2021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表示,我们既要低碳或者零碳,又要实现较高的增长。在双重约束下,只有采取低碳或者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同时实现高生产率,力争减碳和双赢,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张立群:着力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首季报迎来了“开门红”。那么接下来我国经济走势如何?基建、房地产等与水泥行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将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

[专访]张立群:水泥需求依然旺盛,行业仍需持续探索绿色转型

那么接下来我国经济走势如何?基建、房地产等与水泥行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将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中国水泥网在“2021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会议报道当天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

两会前瞻: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怎么定?高质量发展成关键词

全国两会大幕将启,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如何制定、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目标是否会“复出”受到广泛关注。...

[两会]张立群:今年设置GDP增长目标有必要且有条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设置GDP增长目标有必要,而且是有条件的。”他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8%以上,在此基础上,两会预计会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社科院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5%至5.5%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最新预测报告称,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经济下挫之后,今年世界经济将在此前较低的基数基础上增长4.5%至5.5%,中国经济表现相对将更胜一筹。...

2021 中国经济一马当先

展望2021年,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中国经济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走势如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总结] 2021年基建和房地产怎么走?商混需求是增是减?

2020年中国经济面对疫情冲击以及内外部环境冲突下,中国率先控制疫情,贯彻 “六稳”“六保”方针带领经济社会回归正常,使得我国经济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受疫情防控影响,经济萎缩6.8%,二季度反弹回升,到三季度回升至4.9%,四季度增至6.5%。...

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揭晓 GDP总量或突破100万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GDP总量为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

2020年年初,我国最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5月底曾一度跌至近12年来的低位。而后,随着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社会全面恢复,人民币汇率又走出一波升值行情。至202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渐平稳,在6.5附近波动。...

2021-01-13 中国经济 GDP
2021中国经济趋势报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继续提高

随着需求回暖、5G网络和大数据中心等大批“新基建”项目加速推进、企业利润上升,加之新开工和到位资金继续向好,先行PMI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这都为投资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固定资产投资依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制造业投资将成为新亮点。...

张立群:构建新发展格局重中之重是扩大内需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国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谋划好,要牢牢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进一步解决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

世界银行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7.9%

2021年,随着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增强以及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善,经济活动扩大到私人投资和消费,中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7.9%。...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领头雁”

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画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领头雁”“压舱石”。...

明年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张宏表示,目前中长期合同量占到全国煤炭市场的70%以上,剩下约25%为现货交易,这部分煤炭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波动,并不影响全国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

2020-12-04 GDP 中国经济
我们将迎来一个怎样的“十四五”?

中国依然会努力争取并且能够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而强调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说明我国对宏观调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国际机构为何普遍看好中国经济

庞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固、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区域协调及城镇化、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 “十四五”或重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总的来看,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还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国际机构为何普遍看好中国经济?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我国应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提高抗风险能力。...

2020-10-19 宏观经济
 1 2 3 4 5 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