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酸盐水泥助推神舟飞船
昨天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76圈后,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平稳落地,两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同样是金秋十月。两年前,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畅游太空100多个小时,为中国航天续写了新的辉煌。在这之中,水泥行业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因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修建发射台导流槽所用的铝酸盐水泥就是我们公司的产品。”登封熔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亭说。该公司从1990年就开始给我国的西昌、酒泉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水泥产品。令人称赞的是“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用该公司水泥修建的导流槽完好无损,仍可再次使用。这次“神六”的发射塔架的导流槽还是用的这个公司的水泥。
发射“神六”使用的导流槽切面呈棱角模糊的“W”状,中间的倒“V”形是位于火箭正下方的发射冲击区,顶部距地面5.5米,两边有两个通道。
导流槽通道宽20米、长60多米、高20多米,全部用耐火材料打造。平常人在里面走一趟,会累得像下了一次煤窑。据了解,修建一个这样的导流槽要使用耐火材料数千吨。
“神六”发射倒数第6秒时,发射台下方18米深的导流槽里,水流从密布槽壁的607个喷头里喷涌而出,将在30秒内汇成200立方米的水面。火箭点火时,火焰和热气流如果直接上升,会对火箭造成损害,而导流槽的作用,就是通过水流的压力把火焰和热气流导向发射台两侧的出口。威力强大的火焰和热气流可以将导流槽里的水推出地面约0.5公里远。
前苏联的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采取大型水冷式钢板导流槽,形状酷似人造峡谷,间隔5~10公里开凿水井,以提供水源,工程十分艰巨,而且钢板只能一次性使用。美国宇航局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采用钢板导流槽,冷却水由10多公里外的几个深水井供给,并设立一个储水约11000立方米的水库,以此保障火箭顺利发射,但其工程投资之巨可想而知。我国发射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时的导流槽,采用水冷却的钢板作为冲击区,周围是普通耐火材料,但发射一次后全部损坏。
目前,我国使用的混凝土导流槽能够经过多次使用而不用修补,平时无需维修保养,且造价低廉。而这一奇迹就是河南的耐火材料创造的。
一般的耐火材料耐高温、耐冲刷通常不能兼顾,但登峰熔料有限公司的耐火混凝土做到了这一点,温度越高强度越高,同时烧蚀率低,硬化速度快。
“从神舟一号到如今的神舟六号,我们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做的导流槽一直在使用,数次发射也没有受损。”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亭兴奋地说。
专用水泥来自河南小厂
王建亭参与航天事业是在1994年。当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导流槽经过4次长征2号捆绑火箭和1次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后,导流槽烧蚀损坏严重,耐火砼成片剥落,钢筋网外露,形成凹坑,直接影响运载火箭的安全发射。
有关部门就找到王建亭让他们修补。王建亭说:“其他单位做不了,他们一查国家的相关档案,发现我们出口的一种产品可以修补。”
当时他们产品的包装袋上印的厂址是“登封县王村乡王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人一看,有点失望。谁知,发射试验一结束,登峰熔料有限公司的人就被请进了发射中心贵宾接待室。
之后,国防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决定选用郑州登峰熔料公司的耐火砼原材料,对导流槽进行彻底的修复处理。经过数次发射考验后,国防科工委认定:“修复后的导流槽导流面的耐蚀性能良好,可以经受多次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能重复使用。”
“921”载人航天试验工程实施后,为确保火箭发射的可靠性,新的火箭发射台比以前的发射台要大一倍,并决定首次采用大型双面导流槽,导流槽冲击区耐火混凝土强度由原设计标号20MPa提高到40MPa(即将原国家军工标准提高了一倍),对材料烧蚀率、热震稳定性和大气耐火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按照总装备部有关部门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议,王建亭再一次接受挑战,在聘请的国家级专家周季婻、原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安毅民、国家级热工专家刘旦等的指导下研究攻关,研制出了符合总装备部要求的双面导流槽所需要的新产品。从此,西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的导流槽耐火材料均使用王建亭公司的产品。酒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921”工程指挥部还先后给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和登峰熔料有限公司发来感谢信。
“干这些工程,我根本没有考虑经济问题。这是政治任务,不能用经济代价去衡量。‘两弹一星’让我们神气到什么程度?航天是关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问题,参与就是光荣。”王建亭说。
图:神舟六号巍然矗立在发射台上。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