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泥业:见惯风雨 笑对转型
近两年来,广东省水泥产能迅速扩张。据相关消息报道,目前在建和拟建的水泥项目已有56个,2005年底前投产的在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预计可达13条,熟料总产能为6,802万吨。
尽管广东水泥目前对比全国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优势,供求量大,价位高,但巨大的产能与市场的现实承受能力若不能很好地相应结合,广东很可能继北京和江浙后成为又一恶性竞争水泥市场,从而导致价格一路走低,利润趋薄,甚至亏损……这将不利于整个行业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加之广东正处于大力推广新型干法窑的阶段,立窑企业关闭将导致市场行情不稳定,广东水泥行业的前景似乎处于层层迷雾笼罩之中,但这依旧不足以阻挡水泥企业对广东水泥市场的憧憬与期待。
应对 理性对待扩张热潮
虽然相对全国水泥的亏损形势来说,广东水泥业经济运行仍处上升状态,但广东市场今年以来也出现价格下降的苗头。据业内人士预测,到年底随着施工旺季的到来,水泥供求量将会增大,水泥价格将稳定下来,但明年春季的情况将比今年更不乐观,春季是施工淡季,加上转型期的持续,水泥价格有可能再次回落。
除了价格下降的威胁,广东水泥市场还面临着一股蜂拥而至的投资热潮,近年来,海螺、台湾环球、台泥、香港华润、新疆天山等多元资本纷纷涌入广东水泥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续建和新开工的广东水泥工业建设项目投资额近60亿元,规划拟投资项目约达100多亿元。对此,广东一些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并不担忧,表示投资热潮对其有一定影响,但冲击不大,因为水泥市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一些水泥生产企业则表示,他们将紧紧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面对外来资本的涌入,这些企业已经做好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如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简称珠水)去年投资了8000多万完成了3个改造工程,包括:引进生产60万吨的水泥粉磨生产线、建造容量为50000吨的熟料储存库、将电收尘器改良为布袋收尘器,改造工程完成后,去年的水泥日产量由原来的5000吨跃至7000吨。据介绍,今年珠水还将扩建2条日产5000吨的熟料生产线。
机遇 升级换代做强企业
“这是战略要求,现在是升级换代的时期。”在分析广东水泥今年的市场行情时,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庄义汉如是说。
我国的水泥厂在20年代末3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湿法窑,但由于其计量技术不够准确,水化热高,到建国初期已寥寥无几。50年代,土立窑诞生,当时采用的是人工加料、卸料。到了80年代,土立窑发展为机械立窑,当时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建材学院等专家都大力推广该技术的应用,由此到达了中国水泥立窑生产的高峰,整个水泥工业的发展以立窑为标准。比起湿法窑,立窑水泥的质量和水化热有明显的优势,但从整体上说,其质量和分散的生产规模还是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80年代末,广州珠江水泥厂与河北、安徽、柳州的三家企业不约而同地引进了新型干法窑。由于水泥原料中的碳酸盐分解时会吸热,若将其移至窑外分解,能充分利用窑尾废气的热量,能耗将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水平,且这种新型干法窑适用于大型生产,有利于水泥企业的资源优化。
我国作为世界水泥生产大国,年生产量自1985年以来已经连续20年名列世界第一,到2004年产量突破9亿吨,达9.7亿吨(约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5%),消费9.63亿吨。但能耗的问题一直在阻碍着我国成为水泥强国的步伐。随着电子设备不断更新,制造业迅猛发展,我国提出“由大变强”、“绿色环保”的新口号,也决定了整个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从立窑转型到新型干法窑。目前,立窑企业仍然比转窑多,占了广东七成的市场份额,要通过市场手段挤出立窑,部分水泥企业面临淘汰。今年正是转型的痛苦期,广东水泥市场过剩,从而导致不少企业水泥出厂价下降,当中也包括广州市珠江水泥有限公司,据介绍,珠水水泥每吨价格下降50元左右,按照每月出货量16万吨来算,总共损失了800万。
面对水泥行业正处于“升级换代”的现实,一些企业的态度仍然十分乐观。珠水打算以两大市场竞争策略应对:坚持质量第一,练好“内功”;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广州越堡水泥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则表示,该企业会根据市场调整的需要,把好质量关,保持工艺的先进性。这两家新型干法窑水泥企业均表示在转型期间,市场的调整手段会对立窑企业造成冲击,但对转窑企业的前景是十分有利的,他们相信广东市场仍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会抓紧机会在转型阶段挖掘更大的市场潜力。
编辑:gaoh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