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校园”建设正当时

中国建材报 · 2020-08-07 10:16

八月正值汛期,多地降雨量明显增多。为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内涝,近年来,很多学校变身“海绵校园”,不仅解决了以往暴雨积水的问题,还使校园多了更多植被,景观层次感大大提升。

据了解,“海绵城市”概念在2012年“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首次被提出,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而“海绵校园”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校园的地面形成如同“海绵”一样的吸水功能,实现雨水的自然迁移。

盘点近年来全国“海绵校园”的建设情况,可以说成效显著。“海绵校园”代表着一种新的方向,为今后的校园建设起到了示范效果。

2016年,江苏苏州首个“海绵校园”建成。作为2002年建成的校园,地下排水管网老旧是一直困扰草桥中学师生的难题。海绵校园工程给草桥中学师生带来的第一个福利就是下雨校园地面无积水。除此之外,校园建筑的屋顶绿色植被覆盖,不仅可降低径流系数缓解热岛效应,更美化了校园环境。

2017年,湖北武汉28所中小学完成“海绵化”改造,青山26所,汉阳2所。其中,红钢城中学原有的路面铺装陈旧,且以混凝土、花岗岩、塑胶、水泥砖为主,场内无集中绿地,易产生积水。经过改造后,人行道路全部换成透水路面,新增百余平方米雨水花园,300多米雨、污水管道改造,上百平方米的蓄水模块,绿化提升近900平方米。改造后大大提升了排水防涝能力,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

2019年,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完成了“海绵城市”示范点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本项目建设包括透水铺装、生态停车场、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蓄水池等“海绵”设施工程的建设。新校区南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各海绵设施的规模:下沉绿地2328米,人行道铺装2876米,广场透水铺装4116米,生态停车场3782米,蓄水设施600米。而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设计目标为50年一遇降雨无内涝,3年一遇排水不积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不小于7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SS≥40%;雨水资源替代城市自来水供水量比例≥3%,在提升校园“海绵景观”功能的同时,加强了“海绵”教育示范宣传的功能。

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也为了让“海绵”概念进一步走进校园,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通过现场分析,确定一零一中学作为海淀区首家综合性“海绵校园”试点,预计8月下旬开工建设。

据了解,一零一中学“海绵校园”具体改造项目包括在校园湖泊内构建“湖体水质循环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在湖泊岸坡带,重新规划湖体岸坡景观布局,合理铺设岸坡带雨水径流路径,在人行道路上铺设透水砖,打造阶梯形生态护岸和雨水收集净化渠,实现“海绵”与景观间的相互融合;在校园南部近湖区,通过构建路面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净化回用技术体系,充分利用校园湖区消纳雨水的功能,将雨水充分净化后排入湖泊;在校园北部远湖区,建设雨水调蓄池及配套雨水管线和径流路径,将雨水引入调蓄池消纳、净化并储存,示范意义明显。

“海绵校园”的成功案例在全国还有很多,伴随着2012年“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8年来,“海绵城市”发展对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相信“海绵校园”建设必将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编辑:彭程远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