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天津方案发布 海空两港链接全球
7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交通强国建设“天津方案”。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道刚介绍,到2035年,天津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市,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一是放眼世界,海空两港链接全球,建成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7000万人次;二是融入区域,两网三圈畅联京冀,建成高效率快速网和高品质干线网,形成“京津雄30分钟城际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高铁交通圈”和“3小时高速公路物流圈”;三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双城间轨道交通30分钟通达,基本实现建制村10分钟到公交站、乡镇15分钟上高速公路。到本世纪中叶,设施、服务、技术、管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实施意见》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各阶段重点任务要求,精准把握京津冀区域和天津城市发展定位,统筹考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区域协同发展、服务经济社会、方便百姓出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等各层次需求,提出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
第一,港口发展志在万里、世界一流。天津港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区海上门户、“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国际枢纽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港视察时作出的“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指示要求,天津港一方面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枢纽港,重点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积极发展汽车滚装和邮轮功能,以“北集南散,北优南拓”为导向优化港口布局,做大做强南部港区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和航空航天配套设备等产业,有序建设北疆港区C段、东疆港区智能一期、二期等一批先进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与规模应用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等一批智能装卸、运输设备,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实现码头岸电规模化发展和便利化使用;另一方面将打造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突出的国际航运中心,根据7月11日最新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评价报告(2020)》,天津排名全球航运中心第20位,排名中国大陆港口第6位,两年实现10个全球排位的跃升。未来还要重点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转口贸易,完善以天津港为中心的环渤海内支线网络,扩大中欧班列国际海铁联运功能,加快建设东疆世界级融资租赁聚集区,发展高端航运服务。
第二,航空枢纽融入区域、链接洲际。“区域航空枢纽、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是国家对天津的核心定位,未来天津航空运输将以提升三个“能力”为重点实现发展目标。一是提升自身设施能力。建设航空物流园及大通关基地、南货运区、东货运区,全面保障货物处理能力和效率;扩建天津机场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实现“三航站楼、三跑道”运行;完善天津机场周边集疏运路网,构建天津机场和国家会展中心直达轨道,实现会展经济和航空货运发展相互助推、捆绑发展。二是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建立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决策和大终端管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天津空域环境;重点发展国际全货机航线,加密至东北亚、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地区的国际航线,带动客机腹舱货运发展,实现与北京两大机场的错位发展。三是提升临空产业承载能力。与物流业深度结合,吸引大型航空货代、快递公司、跨境电商公司等落户天津,打造京津冀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与制造业深度结合,吸引电子等适航产业制作企业,做大做强“大飞机大火箭”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保税物流、贸易展示、金融结算等高端航空服务业,保障航空货运可持续发展。
第三,铁路网络密接京冀、通达全国。客运方面,“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2008年就建成了全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与“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的高铁联通。未来将进一步强化京津发展轴、畅通津雄发展轴,打通津承、津沧发展廊道,建设津雄城际、津潍铁路等高速铁路。形成京津雄30分钟城际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高铁交通圈。货运方面,积极承接北京货运中转功能转移,打通徐水—涞源—张家口、津蓟铁路北延等面向西部、北部的国家铁路货运通道;建设汉双、汊周联络线和汊沽编组站,优化整合南仓编组站、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等,全面提高铁路货运组织和集疏运能力。
第四,公路网络内通外联、广泛覆盖。完善路网建设要体现“四个全力支撑”。一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津石、唐廊二期高速等区域大通道,提级改造津淄、津歧公路等省际接口路,实现与京冀全方向、多通道、高等级互通;二是支撑城乡一体化建设,强化津滨双城与各区间辐射连通,加强相邻新城间直达连通,推进乡镇与高速便捷连通,实现全市域、多节点、深层次互联;三是支撑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工作;四是支撑港城交通协调发展,规划建设天津港货运专用通道,实现“北进北出、南进南出、过境绕城”快速集疏运功能。提升服务品质要做到“三个融合”。一是推进公路与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快进慢游”网络,加强与重点景区、红色旅游景点的衔接,推动旅游风景道、自驾车房车营地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旅游服务功能,健全旅游交通标识体系;二是推进公路与城乡客运融合发展,发展通村班线、接驳班线,支持旅客联程联运预定和支付平台发展,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主题式、体验式客运服务;三是推进公路与物流融合发展,深入推广网络货运、甩挂运输、挂车共享等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加快镇、村级配送点建设,实现乡镇运输服务站“多站合一、一站多用”。
第五,城市交通快慢有序、富有活力。一方面是构建“活力快网”。加快“织密”城市轨道交通网,推进4号线、7号线等津城地铁放射线及Z1线、Z2线等津滨连接线建设,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人口和岗位覆盖率超过80%;加强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推行“公交+地铁”优惠换乘,倡导发展城市交通“共享”模式。另一方面是打造“休闲慢网”。优化慢行体系,加密次支路,打通微循环,完善无障碍设施,提高城区滨水空间慢行可达性,有机融合城市绿廊、旅游景点和自然景观,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慢行绿道,构建高品质慢行体系提升市民休闲健身环境。
第六,交通科技智慧融合、创新引领。推动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有机融合,增强5G、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技术创新应用,加强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积极发展无人机(车)物流递送、城市地下物流配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无人码头、无人堆场,有序推进铁路、机场、公路等设施智能化升级。推动交通大数据共享应用,推进构建综合运输一体化大数据体系,加强交通大数据在交通出行、运输生产、审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增强数据跨部门共享,推进城市交通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加快“出行即服务”系统试点应用。
第七,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严格空间管控,强化土地、海域、岸线、空域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复合型通道建设。在双城管控区建设绿色交通廊道,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域探索建设绿色智能观光轻轨。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基本实现铁路专用线接入,全面形成以铁路、水路为主的大宗货物运输新格局。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实现码头岸电规模化发展和便利化使用,推动靠港船舶岸电使用100%全覆盖。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全部实现新能源化。
第八,治理体系科学规范、协同高效。这项任务主要涉及完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提升应急救援水平;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建立以信用为基础新型监管机制;构建综合全面的人才体系,打造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队伍,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队伍,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育凝心聚力交通文化,加强铁路老车站、老码头等历史交通设施保护利用和精神挖掘,营造文明交通环境等“软性”工作内容。
编辑:彭程远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