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风劲吹舒广袖 长江“清废行动”催生建材发展新机遇
5月下旬以来,昌耀新材、田鑫建材、中材节能二期等上十个固废资源利用项目在湖北沿江地区“一字儿”排队般陆续开工,宜昌猇亭、枝江姚家港、荆门掇刀、孝感云梦、咸宁嘉鱼、黄冈麻城、黄石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推进……
湖北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只是长江沿线实施“清废行动”以来当地环保产业快速布局的一个缩影。记者检索官方媒体报道的公开信息,近一个月来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11个省市新开工环保项目近百个,其中建材项目达半数左右。业界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建材工业将迎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大好机遇,并将在持续推进固废处置利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全是大势所趋
此次沿江环保项目不约而同集中开工,其实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记者调查发现,最近开工建设的绝大多数项目都储备了很长时间,甚至有的都签约好几年了,但投资商一直在观望,迟迟没有开工或推进缓慢,其中的原因极其微妙却又十分简单。
大量的建筑垃圾填到湖里或倒进长江、磷石膏直接堆存在山沟、污泥和废石渣冲到耕地……固废污染及危害触目惊心!“大家都认为环保治理势在必行,但谁也不愿意先去‘吃螃蟹’!”一位地方官员说道,“谁要先动都是两头吃亏,一头是企业关停整顿必然减少财政收入,另一头还要倒拿投入搞治理;而新上环保产业项目对地方财政增收十分有限,更多的是还要给予税收减免或优惠。”因此,政府没有积极性,环保治理乏力,环保产业步履维艰。
今年5月9日至15日,生态环境部组织“清废行动2018”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现场督察,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796个固体废物堆存点位进行现场摸排核实,共发现1308个问题。从问题分布情况看,在长江经济带11省(市)均发现不少问题,其中上海35个、江苏187个、浙江17个、安徽88个、江西336个、湖北386个、湖南69个、重庆33个、四川60个、贵州65个、云南32个。督察发现的问题中,主要涉及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污泥和废渣等随意倾倒或堆放。
上述数据显示,湖北的问题最多。如果留意一下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湖北最大的固废污染源主要包括磷石膏和冶金渣、建筑垃圾及基坑土、生活垃圾、污泥和淤泥、农作物秸秆等,其中磷石膏是最大宗的工业固废。
正在加紧建设的湖北三迪环保新材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该公司磷石膏资源利用核心技术持有人赵建刚说,湖北宜昌-荆门-襄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磷化工产业集群,磷石膏存量和新增量都非常巨大,但以前环保监管不是太严,基本上以堆存方式为主。他带着专利技术前来寻求合作,好几个地方都是口头欢迎,却一直难有结果……去年,合作项目终于在枝江姚家港循环产业园落地,但仍有不少人对项目前景质疑。今年4月底,习总书记视察长江经济带,仿佛亮起一盏明灯,一下子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的光明前景……仅宜昌市境内,就新上了五六个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
建材工业是固废处置利用最佳渠道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世界上本没有废物,固废是其实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对建材工业而言,固废可以说是建材资源的“金矿”。权威统计数据证明,建材工业是我国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最重要的领域。以水泥行业为例,当前我国水泥年总产量已达到25亿吨,以平均掺入20%的工业废渣作为混合材计算,年可消纳工业固废5亿吨;如果算上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等,消纳的固废总量会更高。预拌混凝土和墙材,也是消纳固废的主力军。不仅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矿粉等可作为混凝土和墙材的掺和材,建筑垃圾、石粉、尾矿渣等也用作骨料。农作物秸秆、园林废枝叶、锯末等生物质废弃物也可用作复合墙板和装饰建材。
据有关统计资料,近三年来湖北的工业副产石膏年产生量超过5000万吨,建筑垃圾(含建筑基坑土)年产生量近3000万吨,石材尾矿渣及其他固废年产生量逾千万吨。巨量的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来填埋,还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基于此,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技术、钢渣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石材尾矿渣回收利用技术等一系列循环产业技术应运而生,石膏砌块、石膏水泥增强球、石膏基水泥缓凝剂、纸面石膏装饰板、人造大理石、人造花岗石、非烧结混凝土砌块和透水砖、建筑基坑土烧结砌块等绿色建材产品被研发出来。
武汉武新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武钢产生的钢渣废料生产出高品位矿渣微粉,俏销全国各地。该公司与武汉大学合作研发的高强度透水砖,也已成功进入市场。而武汉车都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生产的透水砖,同样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香饽饽”。地处“磷化之都”钟祥的湖北春祥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磷石膏资源生产纸面石膏板,每年变废为宝创造效益5000多万元。目前,湖北像春祥化工一样利用磷石膏生产石膏装饰板的建材企业有10多家,年产纸面石膏板近3亿平方米。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则是水泥制品企业成功利用磷石膏资源的开拓者,该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专利技术,可有效降解磷石膏中的有害成分,有关产品批量投产后年消纳磷石膏上千万吨。
华新水泥则是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先行者,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协同处置生产线有近20条,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让百万吨生活垃圾变成水泥”。葛洲坝水泥也不甘落后,誓言要“做水泥行业环保领跑者”,将在三年内实现水泥窑线协同处置固废业务全覆盖,目前已建成老河口、宜城、松滋三个协同处置项目,预计到2020年建成全部九条协同处置生产线,并将通过改良工艺和装备,进军危废无害化处置利用的高端市场。业界权威评估,“目前,湖北已成为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第一大省。”
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北在工业固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置利用上走在了前列,但建筑垃圾(含建筑基坑土)、工业污泥、生活污泥、疏浚淤泥、生物质垃圾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却有些差强人意。而浙江、江苏、重庆等省市,利用建筑基坑土、城市污泥和江河湖泊淤泥成功开发出了空心砖、烧结砌块、优质陶粒、陶粒保温板,甚至做成了装配式墙板;而烧结陶粒直接利用了污水厂污泥池产生的甲烷和农作物秸秆微粉作生物质燃料。这些都值得湖北乃至全国其他省区市学习借鉴。
固废无害化处置利用须政策法规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更是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大家共享发展成果的福祉所在。
固废污染不除,何来绿水青山?
各地应以“建设美丽中国”为蓝图,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因地制宜制定行之有效的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和路径。据了解,地处长江经济带的四川、浙江、江苏等省出台了地方法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湖南、湖北、贵州等省也在酝酿出台相关地方法规,还有一些省市提出了“固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
值得推广的是,有些省市在“固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不仅规划了固废无害化处置利用设施等硬件设施建设和政策激励等软件措施,还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建筑基坑土和污泥烧结墙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废渣透水砖、木塑复合材料等环保建材产业,并强制性要求市政及公用工程率先推广使用,让环保建材投资者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与此同时,各省市还要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固体废物处置利用中的主力作用和标杆作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给予倾斜性支持,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和重点工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系统,这也为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编辑:唐益平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