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18-20广西]2018冶金固废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 2018-06-14 16:49

  我国目前冶金固废年排放量近6亿吨,约占工业固废年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针对目前冶金固废规模化应用少、整体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等系列问题,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等单位,组织召开本次大会,旨在为致力于冶金固废处理与利用的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相关单位,搭建一个技术交流、项目合作和学术探讨的重要平台,促进冶金与建材行业的深入交流,促进冶金固废规模化及高值化应用。

  为了更好的促进交流和合作,主办方将广泛征集国内外科研院校的冶金固废处理与利用技术优秀成果,并积极调研企业技术需求,汇编成册。会议期间将专门组织技术对接交流会,方便大家交流探讨。

  一、会议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

  协办单位:

  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

  承办单位:

  中国硅酸盐学会工程技术分会冶金固废专业委员会

  建材工业废弃物利用技术研发中心

  媒体支持单位:

  《钢铁研究学报》杂志社、《世界金属导报》杂志社、《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社、长江有色金属网、中国联合钢铁网、我的钢铁网、冶金渣与尾矿微信平台

  二、时间地点

  1、时间:7月18日,全天报到、布展

  7月19日-7月20日,专家报告、技术项目洽谈、生产线参观

  2、地点:广西省北海市北海莱丽酒店(北海海城区长青路11号)

  三、交流主题

  本次大会将围绕钢渣、矿渣、冶金尘泥、铁尾矿、电解锰渣等黑色冶金固废,以及赤泥、镍铁渣、电解铝固废、铜渣、铜阳极泥、铅锌渣等有色冶金固废处理与应用相关的关键共性技术与装备以及技术难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拟交流的具体内容如下,会议之前还会不断增加,敬请关注:

  (一)黑色冶金固废

  1、钢渣:人工彩砂制备及产业化、活性提高、有价组分超重力分离、余热回收、超细粉制备、透水材料产业化、脱硫剂制备、陶瓷微晶玻璃制备、沥青混凝土等技术。

  2、高炉矿渣:活性增效技术、120级矿渣微粉产业化及应用实践、热态高炉矿渣制备保温岩棉技术等。

  3、铁尾矿:生产泡沫陶瓷防火保温板、代替砂石做混凝土砂浆骨料应用、制备高强陶粒、有价组分回收等关键技术。

  4、冶金尘泥:有价元素富集提取、制备氧化铁红磁性材料、转底炉还原处理等技术。

  5、电解锰渣:锰、氨氮的回收及固化处置技术;制备水泥缓凝剂、水泥混凝土掺合料、蒸压砖、路基材料等建材资源化大宗利用技术。

  (二)有色冶金固废

  1、赤泥、铝灰及大修渣的处理与利用技术

  (1)赤泥选铁、制微晶玻璃保温纤维、制备硫铝酸盐水泥、做路基材料等技术及实际应用案例;(2)铝灰中金属铝及氧化铝等有价组分回收、聚合氯化铝生产、制备陶瓷耐火材料等资源化利用技术;(3)大修渣中氰化物与氟化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其尾渣利用技术。

  2、镍铁渣:生产S95矿渣微粉、制备陶瓷微晶玻璃及其在水泥混凝土和筑路材料中的应用。

  3、铜渣、铜阳极泥:铜、铁、金、银、碲等有价金属回收、制备水泥熟料、替代砂石制备砂浆及混凝土等应用技术。

  4、铅锌渣:铅、锌、镓、银、铟等有价金属回收及无害化处置;替代铁矿石和萤石做水泥熟料;制备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等资源化利用技术。

  5、氰化尾渣:金、银、铜、锌等有价组分回收、制备烧结陶瓷应用技术。

  四、目前已确定的部分专家报告(排名不分先后)

  1、钢铁冶炼高温渣余热回收及尾渣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研究进展

  --廖洪强 教授 山西大学

  2、钢渣的全组分梯级利用研究

  --吴少鹏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3、矿产资源利用后剩余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

  --张雪峰 教授 内蒙古科技大学

  4、以镍铁冶炼渣为基料制备新型耐火材料和隔热材料的研究

  --李光辉 教授 中南大学

  5、赤泥、铜渣等有色冶金渣清洁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进展

  --张廷安 教授 东北大学

  6、尾矿生产微晶发泡板材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张金青 主任 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中心

  7、镍铁渣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及路径

  --李宇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8、钢渣有压热闷处理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实践

  --郝以党 教授级高工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9、利用球磨双闭路系统生产超细钢渣微粉

  --王玉峰 总经理 金泰成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10、电解铝固废无害化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

  --陈喜平 教授 郑州大学

  11、镍铁渣对土壤重金属的固定作用

  --杨慧芬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12、S120超细矿渣微粉制备及其产业化应用

  --姜其斌 教授级高工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13、钢铁厂尘泥有价金属提取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龙红明 教授 安徽工业大学

  14、红土镍矿镍铁渣环境特性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刘万超 所长 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15、铁尾矿砂高掺量无骨料道路基层的应用

  --黄菁华 总经理 湖北科创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16、赤泥在路基材料中的应用和实践

  --发言人待定

  17、利用镍铁渣生产S95级矿渣粉实践

  --李喜才 教授级高工 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

  18、钢渣尾渣(泥)制备轻质高强陶粒及其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李灿华 教授 安徽工业大学

  19、活性增效剂在钢铁渣粉中的应用

  --刘国华 副总经理 南京成弘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20、尾矿和赤泥在土壤修复中应用技术讨论

  --刘建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1、铜渣研究新进展

  --姜平国 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

  22、电解锰渣建材资源化利用

  --发言人待定

  23、基于矿冶固废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制备技术

  --郭利杰 主任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24、氰化尾渣有价元素回收及有效利用

  --发言人待定

  25、利用镍铁渣制备陶瓷材料的研究

  --裴德健 北京科技大学

  26、Fe2O3-CaO-SiO2系铁酸钙(SFC)作为热敏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丁祥 安徽工业大学

  27、NaOH块样焙烧法提取钒渣中钒铬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季益龙 安徽工业大学

  28、铅锌渣有价金属提取、无害化处置及其规模化利用

  --发言人待定

  29、利用电炉镍铁渣和高炉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

  --伊耀东 北京科技大学

  未完待续……

  五、同期活动

  1、展览展示

  大会同期将举行展览会,涉及冶金固废处理与利用相关的破碎、分选、粉磨、除尘、脱硫脱硝设备及外加剂、资源化利用产品等,为参会企业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的交流和洽谈平台。

  2、技术项目对接洽谈会

  根据主办方前期的调研及企业的反馈情况,大会同期将针对性举行技术项目对接洽谈会,包括钢渣超细微粉制备及人工彩砂产业化应用技术、钢渣和镍铁渣微晶玻璃及陶瓷制备技术、钢渣梯级利用及沥青混凝土产业化应用技术、电解铝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镍铁渣生产S95矿渣利用技术、活性增效剂在钢铁渣粉中的应用等等。

  3、参观考察

  本次大会将组织参观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辊压机+球磨机联合粉磨利用镍铁渣生产S95矿渣微粉生产线,年产量25万吨。

  六、大会征集

  为了促进大会的学术与技术交流、延伸交流范围,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科技成果、技术需求。征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钢渣、冶金尘泥、矿渣、赤泥、铜渣、铅锌渣、镍铁渣、锰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废处理与利用技术、综述、理论基础研究、实际应用案例、先进装备工艺等。

  请相关单位于6月20日前将论文/科技成果/技术需求发送至组委会邮箱:coalash3@126.com。科技创新成果和技术需求信息将汇编成册,在会议期间供参会代表使用和交流。

  七、广告宣传

  为了让参会企业有更深入的交流和宣传的机会,为此大会主办方特设立了大会发言、展览展示、论文集广告等一系列广告宣传形式,有需要的企业可与主办方联系。

  八、会议报名

  1、报名方式

  填写参会回执表并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发送至大会组委会,或通过大会官网、官方微信平台均可报名。

  2、注册费

  备注:

  (1)注册费包括:会务、餐饮、茶歇、考察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团体优惠:同一单位3人及以上参会并提前汇款,优惠价2000元/人。

  (3)发票:提前缴费可在会议现场领取发票,现场缴费会后统一邮寄发票。

  3、缴费方式:

 九、联系方式

  会议咨询:廖述聪 1365116432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吴小缓 副所长 13651286930

  投稿咨询:张  杨 15652351615  廖述聪 13651164324

  电子邮箱:coalash3@126.com,电话/传真:010-65748832

  大会官方网址:www.iswchina.com,大会官方微信平台:冶金渣与尾矿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