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凝石”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2005/09/08 00:00 来源:作者 谢思敏(法学博士 律师)

......

  凝石技术是不是原创性技术?可不可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来予以回答。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任何一项新技术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有相关技术而凭空诞生,而是毫无例外地都要在吸取、改进、融合和提升若干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则是指改进、融合、提高之后的创新部分。对于任何“原创性”技术,要求其相关的所有细节都是“原创”是不现实的。一般判断一项技术是否具有“原创性”,一是要看它是否有原创性思想作支撑,而是要看它是否能够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经济难题。只要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才是真正的“原创性”技术。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不多,而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技术就更少。
  凝石技术是一项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技术,因此必须对其自主知识产权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首先,凝石技术以仿地成岩思想为指导,并抓住了“复杂成岩流体多组分协同效应”和“固体废弃物火山灰化改性”两大技术关键问题。第二,凝石技术按照凝石仿地成岩设计的五项原则对成岩剂组成和功能、主体物料的组成、颗粒的级配以及凝石产品的性能进行设计,通过“二元化”的加工工艺生产出凝石产品,从而解决了已有相近技术(如碱激发水泥技术、地质聚合物技术等)长期不能解决的成本过高或性能缺陷的难题,实现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突破。
  虽然凝石用于重要结构混凝土的数据还有待进一步积累,但用于全尾砂采矿充填可以取得同用量水泥时3~4倍的强度,并具有早凝早强的特点,用凝石生产建筑砌块可以使胶凝材料用量降低一半以上,以及用尾砂代替河砂制备混凝土可以取得水泥尾砂混凝土2倍的强度等性能,使生产和使用凝石产品有可能解决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重大难题(如大幅度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禁用实心粘土砖问题、城市建筑用砂极度紧缺问题等),这对于国民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
  凝石的名称也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凝石技术是在仿地成岩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包括指导思想、材料设计、加工工艺和使用方法在内的一个系统的技术体系。凝石技术不使用强碱性物料作为激发剂而不同于“碱激发水泥”和“地质聚合物”的原始概念,凝石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充分模仿了大自然成岩流体中盐类物质的多组分协同效应。因此,该项技术应该有自己的名称,而不是沿用“碱激发水泥”和“地质聚合物”的原有名称。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新事物与旧事物有本质的区别时理所应当应该有自己的名称,而不是去生搬硬套旧事物的名称。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开始接触这个新事物的人群很容易地把这个新事物与旧事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建立新的研究核心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一项新技术再好,如果名称与某项旧技术没有区别也难于从法律上进行保护,更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反过来看,一项新技术哪怕创新点再小,但只要名称取得好,这项技术的创新点就有了明显的标识,就会使创新点的保护和推广易于进行。因此可以说对于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来说,名称是其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社会中许多重要的技术和产品的名称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沿用了国外的名称,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主要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多年来总是处于跟踪和引进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在产品和技术项目命名过程中保守的势力始终占主要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命名对产品和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为什么国外人总是能够不断创造新的概念,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而我们却不能?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的今天和对于我国这个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的大国来说,在概念创新的问题上如果再过分保守、固步自封就会误国误民,使我国永远无法真正在科学技术、工业产品、经济管理等领域成为引导世界主流的强国。
  那么“凝石”这个名称究竟合不合适?是否反映了其本质的科学内涵?“凝石”发明人孙恒虎教授说:“凝石就像凝结起来的石头”。因此,“凝石”两个字实际上包涵了人为可控的凝结过程和凝结后的产物应该具有像天然岩石一样的耐久品质两方面的含义。因为凝石技术是在仿地成岩的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整个技术的核心是强调模仿大自然岩石的形成过程,即凝结过程,和岩石结果,即岩石。因此“凝石”的概念反映了该项技术本质的科学内涵。
  其实对于一个产品或一项技术并没有必要苛求它的名称意该有多么科学,而是要顺应历史,顺应社会环境,顺应国家、企业的利益需要,以创新、简捷和形象的方式进行命名,如微软的“视窗”系统、娃哈哈集团的“非常可乐”。这样的例子在建材制品中就更多了,如“舒乐板”“劈裂(离)砖”等。如果去追寻“水泥”和“混凝土”的科学内涵更显得没有价值了,但是大家习惯了就明白了。法国学者J.Davidovits 70年代发明了一种以轻烧高岭土和碱为主要原料的胶凝材料并命名为Geopolymer 。我国将类似的胶凝材料称为“地质聚合物”、“矿物聚合物”、“土聚合物水泥”、“地聚物水泥”等多种不同名称。实际上国外不同地区的不同学者也还有许多不同名称。那么哪个名称反映了其本质的科学内涵呢?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其称为Geopolymer 。
  孙恒虎教授所发明的这种胶凝材料及其生产技术无论是从科学原理上(仿地成岩),还是技术路线(模仿大自然成岩流体中盐类物质的多组分协同效应,而不是依赖碱的作用),还是加工工艺(二元化)都与传统的碱激发水泥和地质聚合物技术有明显的不同,并且已在生产上验证具有很低的生产成本,和在工程上初步验证具有良好的性能,那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新名称呢?
  从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角度来看,提出原创性发明的发明者,作为专利权所有人或者专利技术的所有人,本身就有对其原创性发明的命名权,这也是不言自明的。
  简而言之,凝石技术可以称之为我国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凝石技术本身当然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欢迎各界学者、人士提出批评意见而不是遭遇封杀。我们相信凝石技术中蕴涵闪光的创新思想和强大的生命力将日益发挥光大。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4 0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