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行业形势和存在问题,思想引领 行稳致远

中国建材报 · 2018-03-13 09:48

  经冬复历春,行业传佳音。来自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的消息说,2017年建材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5万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利润5173亿元,同比增长17%。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是行业上下集中产业智慧、多渠道共同努力所取得的。

  欣喜之余,我们也看到建材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和存在的现实困难。最主要的问题是: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行业运行存在下行风险。从2017年全年来看,建材行业增速呈走缓态势,大部分过剩产能只是暂时关停,并没有真正实现去产能的目标任务,化解过剩产能依然是行业面临的最大难点。

  面对行业形势和存在问题,大家都在积极想办法。宋志平更是站在新时代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整个行业的命运与前途的角度来思考。为此,他一直孜孜不倦,劳心费力。我们在与宋志平的访谈对话中,感到了他的大局意识,他的深思熟虑,他的实事求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建材行业正好可以结合行业自身特点,适应新时代发展新要求,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经济理论上的滞后一定会带来经济政策层面的被动甚至败仗,而经济政策层面的败仗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的倒退。宋志平说,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支撑,一个行业和一个企业要想做百年老店、实现长远和高质量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行业企业的领袖人物,宋志平已经把宏观环境和建材行业自身的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来思考改革、创新与发展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在理论和实践自信的基础上,给行业在新的一年及未来如何发展指明方向,探索出一定的路径,供行业同行们来思考。这已经成为他内化于心的一种习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其实这也是一位企业家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一见面,宋志平就对记者说,最近他在思考,没有成熟的符合实际的经济理论的支持,我们的改革与创新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很难顺利完成的,所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等经济思想成为指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

  在此基础之上,宋志平才又谈到行业企业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三去一降一补”,发挥政府引导、协会促进、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鼓励改革创新,真正实现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水平,提高产品标准质量,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产业产品供给结构等,才是实现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此外,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要有改革和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用好的机制来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

  前几天,有记者问他,宋总,改革有那么多风险,您怎么还改革?宋志平回答说,是因为责任,不改革企业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员工就没有生路。

  一切源于责任。当年,宋志平大学毕业后在工厂放着好好的技术员不当,却自告奋勇当销售员,并不是他喜欢销售员那份工作,而是他看着车间仓库里积压的产品发愁,责任感也油然而生。后来,他来到中新集团,当时企业资不抵债,也是源于责任,9年后把中新集团带进了世界500强。宋志平去国药,也是源于责任,在那里促成了四家央企的四合一重组。说起来,两材重组其实也是个难事,两家企业各自发展了十几年,合到一起谈何容易,但也是责任感使然,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沟通,最后大家终于走到一起,实现了无缝对接。

  宋志平说,改革是个苦差事。当下,建材行业更是面临着艰巨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任务,需要有更多的人出来担当和努力。宋志平在中国建材集团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信心。

  适应经济形势和行业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提质量、调结构,这其实就是建材行业迈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几个关键环节。同时,用机制来推动改革创新的动能转换。只有这样,建材行业的发展才能够更可持续,更稳定,更健康。

  2018年春天,与宋志平董事长的这次访谈和对话,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也让我们从中国建材集团不断成功的改革创新实践中,感受到了建材行业新时代的春天真正来临了,建材行业正在豪情满怀地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踏上一个由大到伟大的新征程。

编辑:唐益平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