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费走了 环保税来了

2017/12/29 09:51 来源:玉林新闻网

环保税的出台是基于对环境保护的迫切和长远考虑,征收环保税,首要目的不是取得财政收入,而是使污染者和破坏生态者承担必要的污染治理与环境损害修复成本,引导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明年元旦起,我国首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将正式实施。环保税税额标准如何确定?开征环保税,对企业影响几何?能否通过税收杠杆达到保护环境的初衷?玉林新闻网记者就此采访了玉林市地税局。

  绿色税制首开先河

  记者从地税部门了解到,环保税的出台是基于对环境保护的迫切和长远考虑,征收环保税,首要目的不是取得财政收入,而是使污染者和破坏生态者承担必要的污染治理与环境损害修复成本,引导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今后谁污染环境,谁照章买单纳税”将成为今后的新常态,过去排污费征收刚性不强,有效监管不足的现象将成为历史。

  这从环保税的“主角”——应税人就可以看出,其一是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并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其二是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其三是贮存或者处置的固体废物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其四是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噪声。

  地税部门介绍,此次环境保护税法的总体思路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据了解,原来的排污费制度存在执法刚性不足、有地方政府或部门干预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进行环境保护费改税。环保税以法律予以规范,任何部门无权擅自减免,特殊情况需要减免的,也有严格的办理程序。而作为国家意志的环境保护税法,纳税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而非普通居民,目的是为改善公共环境,可谓“群众基础最好”的税种。

  环保费改税并非是为了增加税收,真正目的是倒逼企业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产品成本核算,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最终达到环境治理与保护目的。据了解,环保费改税后,预计玉林的企业家都将细算笔账:是缴纳环保税,还是节能减排更划算!一家公司老板表示,只要征收标准不大幅提高,他更倾向于纳税,“纳税比交费正规,可避免‘关系费’‘人情费’造成的不公平,相比隐形负担,企业更愿承担显性负担。”

  开征触动排污大户“神经”

  2016年,玉林市征收排污费的污染物有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噪声污染三大类。钢材、水泥制造和服装水洗,这三大行业2016年在玉林市缴纳的排污费比例较大,占全市排污费的48.34%。目前我市规模化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鸡、鸭、牛、猪,由于规模化养殖场所大部分都在农村,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测困难,规模化养殖场所水污染物排放没有安装污染监控设备,因此玉林市环保局现行征收排污费普遍采用特征值系数法征收,没有达到规模化养殖场所的散养户则不征收污染费。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统筹考虑广西的环境承载能力,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2017年12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气污染物环保税的征收标准是1.8元/当量,水污染物环保税的征收标准是2.8元/当量。噪声排污费按国家最低征收标准是350元/超一分贝,依此计算,2018年玉林市全面开征环保税后,预计可以入库环保税1900万元。

  企业支持开征环保税

  为鼓励排污企业少排放、多治理,环保税法在原排污费优惠政策(即低于排放标准50%以上减半征收)的基础上,增加一项低于排放标准30%以上的,减按75%征收的优惠政策,同时,取消了排污费中超标加倍征收的惩罚性政策。而排污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技术升级改造和加大环保投入,也可享受增值税抵扣等优惠政策。

  氨水脱硝,静电除尘,布袋收尘……在北流海螺水泥公司,曾经黑烟滚滚的烟囱只冒着淡淡的白烟,办公室旁植物的叶子上也未见厚厚的灰尘,公司针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烟尘等四种主要的污染排放物投入不同的治污设备进行治污处理,每年投入治污的费用为1300万元,全部由企业投入。“环保税的征收管理办法制定应该更加细化,有利于企业申报。”公司负责人提议在环保税开征前,加强环保税申报缴纳的培训;同时希望国家多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制造业做大做强。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玉林水泥、钢材企业早在建厂之初就自觉将治污作为经营中的重要一环。广西中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2015年以来治污设备的投入近1亿元,现在每年用于正常的运行费用为50万元,用于集中处理污水和静电除尘。“希望环保税的开征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编辑:吴戈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9 10: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