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打造千亿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的经验

中国房地产报 · 2017-11-21 10:18

  长沙市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分区推进、逐步推广、顶层设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领导、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措并举,形成有利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促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政府层面。长沙市建立了以副市长为召集人,住建、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在规划编制审批、年度计划制订、土地供应、项目立项等重要环节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确保政策制定科学化、政策落地快速化。

  土地供应方面,在每年建设用地供应面积总量中,长沙市明确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在每次土地供应前,市住建委会同市国土局、市规划局从拟挂牌地块中精选技术符合装配式建筑的优良地块,将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作为出让条件,报土委会通过后写入挂牌公告和出让合同。在2016年实施了三个地块的装配式建筑土地招拍挂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长沙市还结合“限房价、竞地价”,精选了4宗带装配式建筑条件招拍挂,并根据装配式建筑成本略高的实情,适当上浮地块限价,保障合理利润空间,确保装配式建筑落地大环境。

  项目立项方面,长沙市坚持政府鼓励和市场主导两手抓,一方面明确要求政府投资或主导的公共项目、重点推进区域市场投资项目必须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确保基本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从政策、资金方面鼓励和扶持市场投资项目主动采用装配式技术,逐步引导市场项目向装配式方向转型。

  提升品质方面,长沙市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各方面优势,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宅,提升住宅品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装修住宅建设的通知》,鼓励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个性化需求,并从预售许可、金融信贷、资金补贴、信用评价、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装配式全装修住宅的市场占有率。

  此外,长沙市还把产品质量摆在首位,把安全生产作为底线,完善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管理体系,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健全标准等配套因素,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强化对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监管。

  不仅如此,长沙市注重从规划上科学引领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围绕把长沙打造成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企业总部基地、全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和全国装配式建筑人才、设备、技术、管理输出中心的发展目标,长沙市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产业和产能三个方面分别制订了具体规划。编制了《长沙市装配式建筑产业规划(2015-2020)》,合理规划布局产业基地,将全市划分为重点推进区域(二环以内、高新区、经开区)、积极推进区域(市区二环以外)、鼓励推进区域(望长浏宁),结合区域实际,分阶段、分类型有序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与此同时,长沙市高度重视基地建设、企业培育、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等工作,统筹发展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及设备制造、运输、装修和运行维护等全产业链,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做大做强。

  长沙市既抓示范基地打造,又抓龙头企业培养。把装配式建筑基地和园区发展相结合,将装配式建筑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引入园区,并在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实力提升等方面给予支持,下大力气重点做好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挥行业聚集效应,鼓励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省级、国家级产业基地。该市鼓励引导本地建筑业企业转型发展,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促成国企和装配式建筑企业的业务合作,培育了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通过多年培育,打造了以远大住工、中民筑友、三一集团、三能房屋和东方红集团为代表的综合性龙头企业,有力带动了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

  政策层面。长沙市政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两型住宅产业化的意见》、《加快推进两型住宅产业化(全装修住宅建设)的意见》、《两型住宅产业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予以重点扶持,理顺了管理体系,实施了提前预售、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纳入绿色通道、优化招投标等扶持措施,对购买绿色建筑、产业化住宅、全装修商品住宅的业主给予60元/平方米补贴。并在科技专项经费中重点支持装配式建筑研发与技术革新,从2017年起拟定每年拿出3亿元财政补贴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

  截至目前,长沙市已拥有5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基地和11家省级基地,有装配式建筑生产骨干企业近20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形成以远大住工为代表的“持续发展型”、以中民筑友、三一集团为代表的“跨越发展型”、以三能房屋和东方红集团为代表的“转型升级型”装配式企业并驾齐驱的格局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开发、设计、施工的全套产业链。目前拥有以长沙万科、长沙先导洋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建设开发企业31家,以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中机国际为代表的设计单位15家,以中建五局、水利水电八局为代表的施工企业23家,以远大住工、中民筑友、湖南建工为代表的全承包企业12家,以及一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研究中心。

  而按照十三五规划,长沙市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并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这些为长沙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根据发展目标定位,长沙市将从产业推进、项目推进、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有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明确提出了要把长沙建设成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企业的总部基地,全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全国装配式建筑人才、设备、技术与管理的输出中心,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示范引领城市的总体目标。

  在建设目标上,长沙市从2017年起,政府投资类房建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单体建筑装配率不低于50%;重点推进区域新供土地商品房全部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造,积极推进区域新供地的商品房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造的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50%,鼓励推进区域每年新供地的商品房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造的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30%。到2020年,该市新开工建设的商品住房产业化比例达到45%以上。并在产业上,形成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施工、建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集聚区。到2018年,长沙市将培育7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6个省产业基地;到2020年,培育21个省级产业基地,其中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0个。对应产能目标方面,2018年,长沙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产值达500亿,到2020年,形成千亿级现代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水平全国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市依托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实力,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使得该市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水平一直领先全国。长沙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唯一一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研究中心,为长沙乃至全国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提供了技术与管理支撑。

  在抓政产学研融合方面,长沙市通过加强信息沟通、提供政策业务培训、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推进标准化、模数化等途径,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组织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建材生产、科研院所等涵盖产、学、研、销的建筑产业化上下游产业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联合开展全产业链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产品设计、部品部件生产和施工建设的技术水平。

  同时,该市通过政策扶持,不断研发创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学研转化机制。截至目前,长沙市相关企业已申请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专利超过2900余项,积极参与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技术标准100余项,技术领先优势突出。长沙市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也非常完备,囊括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产品涵盖了保障房、商品住宅、酒店、写字楼、农村住房、学校、综合管廊、桥梁等各种类型。混凝土结构生产企业以远大住工、中民筑友等为代表,钢结构生产企业以远大可建、金海钢构等为代表,轻钢结构生产企业以力环建材等为代表,木结构生产企业以东方红等为代表。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沙市引导装配式建筑企业以“开放、合作、引领”为导向,坚定地“走出去”,把技术、人才、装备向全国甚至海外辐射。目前,该市装配式建筑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制造基地达40个以上,覆盖了全国25个省级城市,部分企业已通过合作模式在海外建厂。如远大住工在澳洲悉尼、卢旺达、尼日利亚、俄罗斯投资建厂,开启了国际化进程,开发了塞班博华、帕劳别墅项目和塞班元一酒店项目等,中民筑友与碧桂园“森林城市”海外项目签订了装配式建筑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三一集团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建成PC样板房,并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等。

  据介绍,长沙市下一步将加强成果转化和行业合作,在规划引导下有序推进产业链建设。一是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加强产业发展交流,攻关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设全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二是以远大、中民筑友、三一、三能房屋、东方红、中建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明星品牌,建设全国装配式建筑人才、设备、技术与管理的输出中心。着力优化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降低施工建造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标准化设计、量化生产、同步全装修以缩短工期等举措,真正发挥产业化优势,因地制宜形成从单项到集成、由单一到多元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格局。

  在措施上,长沙市将推进管理创新。既建设“装配式建筑安全质量管理平台”,实现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储运、施工、装修、验收全过程的信息集成和动态监控,做到全产业链安全质量把控,又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到2018年,健全完善本地区涵盖装配式全过程的相关技术标准、图集和规范,建立技术产品目录和管理认定体系。

  具体说来,就是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率先试点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完善装配式建筑EPC招投标办法及相关指导文件,尽快适应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需要;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和管理,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推行成品住宅交付模式,引导与培育“一站式”采购装修、“集成”装修、“菜单式”等产业化装修模式;尝试引进成品住宅质量担保和保险制度,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追责赔偿机制。

  长沙市副市长廖建华指出,下阶段,长沙市一方面将继续壮大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积聚优势,进一步合理布点装配式建筑基地,到2020年全市将形成21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建设全国装配式建筑企业的总部基地。并进一步整合传统建筑行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增进企业专业化,提升整体竞争力。完备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开发、设计、生产、施工、建材和设备供应等企业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该市将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科学发展,抓好示范推广,因地制宜形成从单项到集成、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格局。持续落实政府投资类建筑全面装配化,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在装配式技术应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择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样板工程,开展社会投资类项目的示范。鼓励适合的建筑项目推进钢结构、木结构以及轻钢结构装配式技术使用,结合新农村扶贫搬迁、风景旅游区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因地制宜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在适合于工厂预制的城市地铁管片、地下综合管廊、道路桥梁和园林绿化的辅助设施等市政公用设施工程中全面推行装配式技术。


编辑:徐洁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17: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