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市场现状和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危废行业政策的逐渐完善,我国危废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危废处置的方式之一,引起了许多水泥和环保企业的关注。近日,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郑建辉在2017第五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与与会嘉宾分享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市场现状和前景分析》。郑建辉分别从危废产量庞大、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现状、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前景分析三部分开始阐述。
一、危废产量庞大 处置能力欠缺
目前,我国的危废生产量巨大,但实际的处置能力十分欠缺。
从产量上看,在2016年开始正式施行的第三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共有46大类479种危废,种类繁多,后续还有细分的可能性。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2015年工业危废产生量在3976万吨左右。
郑建辉认为,这个数据还存在严重的低估。2007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工业危废产生量已经超过4574万吨,另外统计还需加上医疗废物45万吨以及其中的漏报、瞒报情况。环保部固废与化学品管理中心估计也认为,危废实际产生量已超过1亿吨。中国水泥研究院做了一个保守的测算,2016年工业危废产生量超过8800万吨。若算上医疗废物,危废实际产生量超9000万吨。这个数字也远远超过了目前官方的统计数据。
从危废的处理能力上来看,目前危险废物的常见处理方式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综合利用主要方式是金属回收、燃料利用、油脂再生等。无害化处置主要方式是专业焚烧、填埋、水泥窑焚烧等。在综合利用方面,根据官方数据,2015年50%的工业危废被综合利用;30%左右的工业危废被无害化处置,但仍有20%没有得到处理。若是以估计的8800万吨的危废的量计算,没有经过处理的量将超过了5000万吨,相当于产生量的60%,数量十分庞大。
郑建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综合利用仍是危废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无害化处置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无害化处置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
但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危废经营能力利用率极低。根据中国水泥网的统计,截止今年9月危废经营能力已达6676万吨,较2015年增长26%,但其利用率不足30%并在持续下滑。郑建辉认为危废经营能力利用低的原因在于:
一是产废单位自行处理尚纳入到许可监管范畴。如2015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的173家化工企业自行利用处置占76%,大部分自行处置没有交给第三方。除此以外,因危废处置费用高昂而产生的非法倾倒也未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危废处置价格一般在2000~3000元/吨,有些地区甚至超过6000元/吨。
二从利用率角度来看。综合利用方面的利用率低,且综合利用(资源化利用)的能力已经饱和。而无害化处置的利用率虽高,但处置能力存在缺口。
三是经营能力存在区域性差异。例如山东省危废产量最大,但其经营能力远远不足;陕西拥有资质的能力虽有79万吨,但实际处置能力只有13.5万吨。而宁夏处置危废的资质有139万吨,统计的危废产生量不到10万吨,剩下的只能通过外省调动。
二、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现状
那我国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现状如何呢?郑建辉讲道,截止2017年9月,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投产能力达179万吨。其中,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30家,分布在16个省市,核准经营能力151.5万吨,占全部企业核准能力的2.3%左右,平均处置能力5万吨/家。目前投产的项目涉及31条生产线,占全部生产线的1.7%,4000t/d及以上占60%,占全国的2.6%。其中陕西虽然核准了8家企业,但是只有2家在处理危废,也就18.50万吨。目前仍有15个省市未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
而从涉及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企业来看,半数以上为民营企业,国企占40%,民企平均年处置能力6.5万吨/家,高于国企65%。从参与方式来看,其中2/3为自建模式,1/3的企业与第三方合作(如环保企业),收购模式还比较少。
从危废处置收入与效益来看,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比起生活垃圾、污泥来收入更为可观。处理危废价格从2014年的2800元一吨涨到2016年的4500元一吨,而生活垃圾补贴收入仅在100元/吨,污泥处理在165元/吨。
从销售净利润来看,2016年红狮环保销售净利润率高达90%,2015年的西安尧柏环保也在76%,而2016水泥行业稍微好点的企业销售净利润率也不过在10%左右,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获利能力十分强。
郑建辉指出,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逐渐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目前环评&在建的项目达357万吨,是现有核准经营能力的两倍,未来两年全部投产后形成526万吨/年的能力。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能力爆发式增长,将覆盖25省市,占危废市场9%的份额,其中以浙江、福建、江苏、河南最大。
而目前涉及的企业中,有20家企业集团参与水泥窑协同处置,其中金隅冀东危废处置能力最大。当环评&在建全部投产后,企业集团数量将会到46家,形成以红狮、海创、冀东金隅为首的龙头。
对于主要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红狮控股2016~2018年计划投资额达3亿元。“十三五”期间,海螺创业将依托海螺集团和尧柏集团分布在全国的水泥生产基地,率先在西安、渭南、汉中、商洛各水泥生产线建立污泥和工业废弃物协同处置系统,努力将尧柏环保建设成为海创固废处置项目培训基地。而金隅冀东未来围绕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污染土壤四大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成旗下所有水泥企业的绿色转型。力争实现100万吨危险废物处置能力、100万吨生活垃圾处置能力、100万吨生活污泥处置能力;努力实现服务于10多个省市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发展目标。
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前景分析
郑建辉在交流会上着重强调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拥有无害化、资源化、节约化的显著优势。跟填埋场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能够免除二次污染后患,不占用大量土地(征地),节约安全填埋场造价及运营成本。跟专业焚烧炉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充分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生产过程,降低能源消耗低和运营投资,且在高温窑内停留时间长,燃烧充分,能够减少排放。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发展成熟,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
郑建辉指出,危废处置行业政策依赖度较高,但好在近年来政策法规逐渐完善。2013年6月国家发布了两高关于危废违规排放的司法解释,“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被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污染环境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新《环保法》、《土十条》等出台进一步也完善了法律法规。对水泥企业开展危废处置的政策引导也逐渐加强,半数以上省市鼓励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
郑建辉认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未来有机会占据19%左右的危废处置市场。2016年12月8日环保部印发《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本技术政策发布之后新建、改建或扩建处置危险废物的水泥企业,应选择单线设计熟料生产规模4000吨/日及以上水泥窑。截止2017年9月底,我国4000t/d以上的生产线有740条。扣除掉已经或准备上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污染土的生产线以及跨区域水泥企业集团的生产线(采用自建模式)后,中国水泥研究院对剩下的生产线根据地理位置条件作出筛选,认为有120条具备很好的条件,以平均6万吨/条建设,可增加处置能力720万吨,加上现有的和前期准备中的共530万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能力未来有机会超过1250万吨,占据19%的危废处理市场,未来空间巨大。
而从市场规模来看,以危废处理收入2500元/吨计,目前危废处理市场规模达2200亿,其中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市场规模420亿。
郑建辉在交流会最后表示,在此背景下,大型跨区域或区域龙头企业可以利用机遇实现新的业务发展;中小型的企业(生产线数量较少)可以与第三方企业进行合作。但需明白的是,泥窑不是专门为危废处置设立,而是依然以生产水泥为主,这就需要有基本的水泥需求支撑,否则企业库满将不得不停窑。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