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欧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比较

中国水泥研究院 姜莎莎 · 2017-10-23 13:26

  欧洲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在十九世纪初迅速推进,到二十世纪后期城镇化发展步伐显著放缓,本世纪以来欧洲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在70%以上,城镇化率年度增长水平仅维持在0.2%左右,基本趋于稳定。欧洲城镇化发展起步早,因此近几十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稳定在低位水平,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建筑业、房地产行业遭到重创,投资与产出始终保持逐年下降态势,直到近两年,投入产出出现明显回升,同时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也逐步回升。中国经济及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欧洲有较大差异,201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7.35%,相当于欧洲20世纪6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经济发展结构的巨大差异,同时加之经济发展背景和发展思路的不同,导致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阶段与发展路线与欧洲国家有很大差别。

一、中国RMC消耗稳增长,欧洲维持低位稳定

1、中国RMC消耗仍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渐下降,同时在投资方向的不断调整过程中,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水泥消耗量逐渐下降,2014年中国水泥消耗量同比涨幅出现显著下滑,2015年更是出现了同比负增长,尽管2016年全年增速回升,但2017年前三个季度又出现水泥产销量同比下降的情况。

  图1:中国GDP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势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水泥研究院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预拌混凝土的使用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中国混凝土预拌化率仍然偏低,近十余年在社会不断推广散装水泥应用、禁止现场搅拌的作用下预拌化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近几年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提高,禁现力度加大,集中搅拌所占比例继续快速提高。虽然水泥消耗量下降,但随着预拌化率的提高,预拌混凝土产量能持续保持同比增长。

  图2:中国RMC产量及增速走势(万立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2、近几年欧洲经济显现出不稳定的复苏迹象,预拌混凝土消耗量无明显变化

  近几年,欧洲经济显示出复苏迹象,但仍存在较大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欧盟28国GDP增长率自2013年开始呈上升走势,但2016年增速又出现回落走势;制造业方面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率在2013年有负变正出现明显好转,但在接下来得两年增速快速回落,2016年至今又呈现明显上升走势;整体营建产出水平在2014年有回暖走势,2017年上半年营建产出恢复到2009年水平,但仍低于金融危机前水平。

  图3: 欧盟28国经济呈现不稳定的复苏迹象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水泥研究院

  美国GDP在2013年开始实现连续三年的2%以上的增长,2016年降至1.84%,2017年上半年再次回升至2.21%;近三年,美国建造支出较金融危机后几年明显增加,2016年建造支出已经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最好水平,建造支出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住宅投资及运输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尽管存在不稳定性,但欧洲经济已经较金融危机之后的两到三年有明显好转,建筑、房地产投资也出现一定程度回暖,然而,欧洲预拌混凝土消耗量并未因此出现明显上涨。2015年,欧洲(20国)预拌混凝土供应量累计3.57亿立方米,较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减少1.14亿立方米,且自2013年至2015年预拌混凝土累计供应量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图4:近十几年欧洲(20国)RMC供应量(百万立方米)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美国人口较多,预拌混凝土消耗量较大,2015年预拌混凝土消耗量为2.6亿立方米,是欧洲20国总消耗量的73%,与欧洲RMC消耗走势不太相同,美国RMC消耗量在金融危机前一直保持较高消耗水平,金融危机之后RMC整体消耗量较之前下降了1亿方左右,且长期保持2.3亿立方米/年的消耗量,直到2015年上涨了0.3亿立方米。

[Page]

二、中国RMC人均消耗水平是欧洲的2倍以上

1、欧洲RMC人均消耗量0.65立方米/人

  欧洲(20国)人均RMC消耗量在20世纪初保持在0.7立方米/人的水平,在金融危机前几年,人均消耗水平呈微幅上升的走势,在2006-2007年一度上升至0.9立方米/人,随后快速下滑,截止到2015年稳定在0.65立方米/人的消耗水平。

  欧洲RMC人均消耗水平的走势与水泥人均消耗水平走势基本一致,2015年人均水泥消耗量375.8kg/人,从近十余年消耗水平来看同样也是在2007年达到顶峰,550kg/人,当年水泥消耗总量为2.88亿吨。

  图5:近十几年欧洲(20国)RMC及水泥人均消耗量走势(立方米/人,Kg/人)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美国RMC消耗总量尽管比较高,但由于人口总量也比较多,因此,人均RMC消耗量只比欧洲20国平均消耗水平高0.16立方米/人。

2、中国RMC人均消耗量是欧洲的2.1倍,水泥人均消耗量是欧洲的4.5倍

  中国无论是水泥还是混凝土,人均消耗水平仍然比较高,近几年尽管有涨跌反复的现象,但与金融危机前后相比仍有较大增长。2015年中国人均RMC消耗量1.33立方米/人,是欧洲平均消耗水平的2倍多,水泥人均消耗量1.71吨/人,是欧洲平均消耗水平的4.5倍;2016年消耗水平有所上涨,RMC人均消耗量1.38立方米/人,水泥人均消耗量1.74吨/人。

  图6:近几年中国RMC及水泥人均消耗量走势(立方米/人,吨/人)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三、欧洲水泥用于RMC的比例是中国的2倍以上,混凝土预拌化率70%以上

1、欧洲近54%的水泥用于RMC生产,混凝土预拌化率73%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国家平均只有10%的水泥用于生产预拌混凝土,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水泥用于RMC生产,2015年这一比例为53.7%。从近十五年的变化来看,用于RMC生产的水泥所占比例保持上升走势。从各国情况来看,20个欧洲国家中水泥用于RMC生产的比例超过70%的有3个,其中爱尔兰达到85%;超过50%的有13个。

  图7:欧洲水泥用于RMC比例走势(左)及2015年各国水泥应用于RMC比例比较(右)(%)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欧洲混凝土预拌化率较高,2015年达到72.84%,较2008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从各国预拌程度来看,瑞士、以色列基本保持在100%的预拌化率,爱尔兰、土耳其预拌化率也保持在85%以上,2015年只有荷兰低于50%,葡萄牙、西班牙基本能保持在50%左右。

  图8:2015年欧洲国家混凝土预拌化率(%)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2、中国预拌混凝土水泥消耗量占整体水泥消耗的1/4左右

  中国预拌混凝土的水泥消耗比例是在推行散装水泥及禁止现场搅拌之后才有了显著提升,2009年用于RMC的水泥比例只有16.3%,2016年这一比例为25.43%。占比偏低主要是由于中国水泥散装率仍然偏低,2016年中国水泥散装率为58.05%,预拌混凝土应用散装水泥的比例为44%。

  图9:近几年中国用于RMC的水泥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

3、中国单位RMC水泥含量高于欧洲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为了节约成本以及降低资源消耗,中国混凝土行业一直在研究减少水泥用量的技术和方法,目前普遍应用减水剂来减少水泥用量。然而与欧洲相比,目前中国单位预拌混凝土的水泥含量仍然偏高30公斤左右。

  图10:中欧单位RMC水泥用量对比(kg/m3)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Page]

四、混凝土企业及产品对比

1、欧洲单个企业设备规模大于中国,产量规模低于中国

  从预拌混凝土企业数量及规模来看,欧洲单个企业拥有的搅拌站数量、搅拌车数量及泵车数量均高于中国,这从侧面反映出欧洲混凝土企业与中国混凝土企业有很大的性质差别,欧洲混凝土市场和建筑市场需求令混凝土企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混凝土生产企业,为了保持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已经完成了功能转变,由单纯的产品供应者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例如预拌混凝土企业建立运输车队,包括装有车载泵或拖泵的车辆,以帮助承包商进行混凝土浇筑。

  图11:中欧单个企业设备数量及产量对比(万立方米、台、个)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2、欧洲搅拌车规模升级,但仍普遍小于10立方米

  欧洲混凝土搅拌设备普遍小规模化,与中国最常见的是12方的搅拌车不同,欧洲80%以上的搅拌车为10立方米以下。与之前相比,欧洲混凝土搅拌车规模已经有所上升,2006年以前,欧洲混凝土搅拌车普遍在8立方米以下,小于8方的搅拌车占比达到90%,之后6方的搅拌车普遍升级为8方,8方搅拌车普遍升级为10方,2015年大于8方的搅拌车占比为85%,其中8-10方的占比68%。

  图12:欧洲混凝土搅拌车普遍低于10方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3、中低强度等级产品应用广泛

  与中国预拌混凝土产品应用现状类似,欧洲中低强度等级产品应用广泛,目前强度等级在C37(基本相当于中国的C35)以下的产品比例接近90%。

  图13:欧洲预拌混凝土应用比例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4、近几年产品售价稳定,高于中国平均价格100元/立方米

  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欧洲预拌混凝土售价在金融危机前后是近十几年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金融危机之后逐步下行,近三年维持55-56欧元/立方米左右稳定运行,较峰值期下降15欧元/立方米。与中国预拌混凝土售价相比,近两年欧洲售价平均高于中国100元/立方米左右。

  图14:近十余年欧洲预拌混凝土价格走势(欧元/立方米)

  数据来源:ERMCO,中国水泥研究院


编辑:jirong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19: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