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下达146亿支持土壤污染防治 将扶持行业龙头
今年4月,河北大城县和天津静海区连续被曝光的渗坑事件,使公众对土壤污染的关注度急剧提升。
6月21日,环保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有关情况。据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介绍,我国正在建设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已完成2万个左右基础点位布设,覆盖我国99%的县、98%的土壤类型、88%的粮食主产区,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到2020年底前,我们要实现布设点位覆盖所有的县(市、区)。”
在发布会上,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国家将采取何种措施来推动治理修复产业的发展”的提问时,邱启文回答称,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刚刚起步,需要形成若干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来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环保部正在抓紧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终身责任追究办法,计划年底出台。
全国已布设2万个监测点
与肉眼看得见的雾霾、黑臭水体相比,看不见的土壤污染到底如何确定量化的指标,是业界的一大难点。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土十条”)要求,2016年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邱启文介绍,本次详查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环保、财政、国土、农业、卫计委五个部门联合组织,对农用地详查重点区域借助0.5km×0.5km网格布点,一般区域借助1km×1km网格布点,比以往精度大大提高。
邱启文透露,目前我国已完成约2万个基础点位布设,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到2020年底前,要实现布设点位覆盖所有的县(市、区)。随着监测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同步公布土壤环境保护信息将很快能实现。
土壤污染修复将终身追责
土壤修复难度高、投入大、周期长,对于污染土地的修复工作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央财政在土壤污染修复上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相对于此前每年几十亿元规模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去年以来投入的资金规模已破百亿。
邱启文介绍,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下达财政预算约146亿元,支持地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随着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增加,“土十条”的不断实施,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空间备受关注。此前有消息称“土十条”带动土壤修复市场的空间超过5000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土壤修复行业,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国家将采取什么措施来推动治理修复产业发展”,邱启文回答称,国务院印发了“土十条”,要求土壤污染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方针,不主张盲目大治理、大修复,而是重点针对拟开发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有序开展治理和修复。
邱启文认为,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才刚刚起步,需要从环境评估、环境调查、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还有修复效果的评估等环节,构建和完善整个产业链条,需要形成若干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来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
针对刚刚起步的土壤修复市场,邱启文提出国家将从三个方面强化监管,包括信息公开、加强信用的约束、强化责任追究。他强调,环保部正在抓紧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终身责任追究办法,计划年底出台。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