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情况分析(下)
一、大要案件显著增长,作案主体相对集中
1.大要案件明显增多。2000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总值较上年增长了23.34%。在12.22万起立案查处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中,案值为10万元以上的案件4898件,占4.01%,较上年增长了0.82个百分点。具体是:案值在5~10万元的8852件,10~30万元的3152件,30~100万元的1173件,100万元以上的57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2.39%、47.91%、57.66%、167.76%。
2.个体工商户、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为制假售假的三大主体。这三类经营主体制假售假案件总计12.63万件,占案件总数的54.80%,其中,以个体工商户最为突出,占案件总数的44.94%。
二、质量问题仍非常突出
在9.04万件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中,由商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侵权案件为5.24万件,占案件总数的57.92%。主要表现:一是在商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计2.69万件;二是生产国家明令淘汰商品或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计6965件;三是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计4579件;四是对消费者因质量等问题提出修理、重做、更换、退货、退还货款或赔偿等要求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的,计1.39万件。
在44.67万件消费者申诉中,涉及质量问题的申诉居首位,计25.93万件,占消费者申诉总量的58.05%。其中,19.51万件商品质量申诉涉及的商品类别主要是:日用百货类6.76万件(鞋、服装、儿童玩具、化妆品居多)、家用电子电器类4.01万件(通讯器材、电视机、空调机、电冰箱居多)、烟酒饮料食品类3.33万件(烟、酒、饮料、肉类制品居多)、家用机械类2.14万件(摩托车、汽车、钟表、热水器居多)、农用生产资料类9028件(农机具、配件、农药、种子居多)、建材类8723件(装饰材料、日用五金、水泥、木材居多)、医药和医疗用品类4360件。
此外,服务消费领域的质量问题也日渐明显。在12.72万件消费者对服务消费的申诉中,涉及质量问题的申诉共计6.43万件,占50.51%。主要集中在:电信服务8913件、家电维修服务5967件,其次为餐饮服务5005件、洗染服务4950件、摩托车修理服务3846件、理发及美容美发服务3340件,上述6项申诉合计3.20万件,占此类申诉的49.84%。
在服务类申诉中,对电信服务的申诉较为突出。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分析,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消费者对电信服务质量不满意。主要是收费项目不透明、声讯服务欠佳、电话卡管理混乱、计费失实、收取的管理费用过高、退货和修理困难、广告宣传不实或误导等。二是通讯器材质量较差。消费者对通讯器材的申诉为1.53万件,在60余种商品中排位第三,仅次于服装和鞋,是上年同类申诉的两倍半。主要问题是手机、寻呼机、充电器、电池等电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假充真,以旧充新,手机接收信号弱,液晶显示不全,IP电话卡质量差等等。
三、商品消费领域中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数量明显多于服务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在服务消费领域所占比重呈缓升趋势
2000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消费者申诉44.67万件,其中商品消费申诉为31.95万件,服务消费申诉为12.72万件,比重分别为71.52%和28.48%,商品消费申诉是服务消费申诉的2.5倍;而上年商品消费申诉和服务消费申诉的比重分别占74.59%和25.41%,服务消费申诉缓升幅度为3.07%。同样,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9.04万件,其中商品消费案件为7.47万件,服务消费案件1.57万件,商品消费案件是服务消费案件的4.8倍;商品消费案件和服务消费案件占案件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2.61%和17.39%,而上年商品消费案件和服务消费案件分别占85%和15%,服务消费案件缓升幅度为2.39%。
四、制假售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食品加工用料质量低劣,滥用添加剂,甚至掺入有害、有毒物质,直接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一些中小厂家在食品加工中,为了降低成本,美观商品,滥用糖精、色素等添加剂;有的用病死或毒死的畜禽肉加工熟肉类制品。去年底,各地市场陆续出现“有毒食品”,不法分子变本加厉,利用基础油、白油、石蜡等工业用油抛光、加工“毒大米”、“毒瓜子”、“毒饼干”、“毒茶叶”等有毒商品,给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后果。2000年,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厉查处了制售有毒食品的违法行为。如山西太原古交市工商局接到消费者由于食用添加矿物油的有毒饼干,造成上吐下泻、双手起泡的举报后,紧急行动,一举查获案值60多万元的毒饼干案件。郑州市工商局在查获的制售劣质香肠案中发现,该加工厂不具备卫生基本条件,用病、死猪肉为原料,并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铁红“及“亚硝酸钠”等化工原料加工香肠出售。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工商分局查获的一批“精白面粉”,是不法分子购买劣质面粉后超标掺入“增白剂”制成的。
2.保健品、药品、医疗器械假冒伪劣问题严重。河南永城市工商局捣毁的地下家庭阿胶制假窝点,用铁锅熬制牛皮渣子,制成所谓“阿胶”,并冒充“山东东阿阿胶”向安徽药材市场销售。广州市芳村工商分局查获3个假冒阿胶片窝点,没收假冒阿胶11.5吨,案值300万元。经检验,假冒阿胶的主要成分是皮具制品(如皮鞋、皮带等)的下脚料。河南省义马市工商局查处的一些厂矿医院使用的针剂已过期了10年。宁夏银川、石嘴山、吴忠等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医疗单位和经销医疗器械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查获了近40余万元的假劣产包、手术包、注射器、纱布、棉签等过期的、不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3.汽车配件制假售假猖獗,给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去年,全国汽配制假活动一度抬头,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充斥市场。为此,国家工商局组织在北京、上海、重庆、沈阳、广州、深圳、成都、昆明8城市开展打击生产假冒汽车配件专项执法行动,查获假冒的汽车刹车片、火花塞、减震器、电瓶等汽配件3.37万余件,案值达1200余万元。福州市工商局台江分局查获外籍华人无照经营涉嫌假冒进口汽车零配件案,当场查扣4卡车汽车配件,案值200万元。
4.柴油、机油、水泥、电线、低压电器等工业产品制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河南省商城县工商局去年底端掉了一个生产劣质柴油、机油的地下冶炼、销售窝点,此窝点设备先进、齐全,生产能力强,大型储油罐、电动抽油机、进出输油管、储油池等应有尽有。不法分子专门从湖北、安徽等省收购废机油,大规模地冶炼伪劣柴油、机油,有恃无恐地进行制假活动。湖南省查获的地下土炼厂,用废旧机油掺水搅拌,冒充机油出售。上海市宝山工商分局查获的掺假水泥窝点,现场查获的1000余吨水泥是用煤灰掺水泥制成。电缆外皮塑橡弹性差,低压电器低劣是电器毁损甚至发生爆炸的重要因素,各地工商局相继查获了一大批此类案件。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