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先应邀出席后疫情时代武汉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建材集团 · 2020-10-10 10:06

10月7日,“后疫情时代武汉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暨合并组建20周年大会”在“英雄城市”武汉召开。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及相关地方政府、行业机构的有关领导,部分在汉两院院士和部分高校的领导,部分央企和世界500强企业的领导,武汉理工大学各地方校友会负责人和校友代表等700多位嘉宾出席大会。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主持。  

会上,周育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清杰分别代表集团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招商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国交建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京汽车集团等企业、部分市政府、银行等共计20多位代表也与学校签署了相关重大合作共建项目协议及重要科教项目合作协议。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湖北省副省长肖菊华、武汉市长周先旺等见证签约。  

周育先在题为《创新合作共赢未来》的演讲中介绍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型企业,具有改革精神的市场化企业,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公司。在创新方面,集团的基础建材领域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升级;新材料领域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工程技术服务领域是加快“走出去”步伐,稳定全球产业链。在服务国家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周育先谈到四点体会:一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二是坚持战略理性与经济理性相结合,三是积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四是坚持开放创新。在合作方面,周育先表示,中国建材集团将继续拓展与武汉理工大学在多领域的合作空间,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凯盛科技董事长彭寿代表优秀校友发言,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等校友对学校进行捐赠。  

活动期间,周育先还出席了武汉理工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咨询会,参观了学校的光纤传感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姜德生院士与王发洲副校长分别介绍了光纤与建材领域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周育先表示,学校的科技创新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各有侧重,集团内企业应多与高校开展创新交流活动,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方面更要深入合作。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会秘书兼总经理助理光照宇、科技管理部总经理郅晓,中国建材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益民,中材节能董事长张奇,南方水泥党委书记、总裁,北方水泥董事长肖家祥,北新建材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兵等共计40余位集团内的理事单位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以来离任的部分校领导、现任全体校领导、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等25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文字实录  

创新合作共赢未来  

周育先在武汉理工大学战略合作会议上的演讲  



尊敬的忠林书记、菊华副省长、先旺市长,各位院士、各位同仁、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建材集团向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深度融合和跨越发展20周年,向本次战略合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高校,也是我国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等行业科技创新的基地、人才培养的摇篮、协作共赢的伙伴。中国建材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有着良好合作和深厚友谊,多年来在重大科技研发、标准制订、创新平台建设等深入合作,共同促进和引领了建材行业的创新发展。“十三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牵头承担的2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武汉理工大学参与了13项,占比65%。武汉理工大学还为中国建材集团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集团总部、二级公司和37家重要骨干企业高管团队中,74人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我本人也是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同时我们连续8年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招聘会,累计提供近1000个工作岗位,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优秀人才。  

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稳健成长行业领军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商、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开发商和综合服务商,概况可以归纳为三句话。  

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型企业。拥有26家国家级科研院所、3.8万名科研设计人员,荣获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工业大奖,培育了7项规模居世界第一的产业。连续10年入围世界500强,今年最新排名第187位,蝉联全球建材企业榜首。  

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具有改革精神的市场化企业。近年来先后获批9项国企改革试点,截至2019年底,集团内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达到80%。  

中国建材集团是一家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公司。在全球设立172家境外机构,水泥、玻璃工程国际市场占有率达65%,是我国建材行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  

2  

勇担使命创新攻坚  

其次结合集团实际,谈一下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作为我国建材行业唯一央企,中国建材集团积极践行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夯实“三足鼎立”业务格局,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方面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以来,集团充分发挥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全力创新转型,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六稳”“六保”作出积极贡献。  

在基础建材领域,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升级。中国建材集团带头执行国家政策,在水泥领域重组近千家企业,同时大力推进技术革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有力促进了行业布局优化和生态健康。近年来,集团积极引领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升级发展,打造了泰安中联、遵义赛德、槐坎南方等一批智能化生产线和一批花园中的工厂、森林中的工厂、草原上的工厂。比如今年上半年建成的槐坎南方智能化水泥生产线,劳动生产率提高200%,能耗和环保水平全球领先。  

在新材料领域,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中国建材集团通过持续技术攻关,高性能碳纤维、锂电池隔膜、超特高压电瓷、高精密氮化硅陶瓷球等新材料实现工业化量产,涌现出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世界最薄0.03毫米柔性玻璃、转化率全球最高的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图像光导识别材料等代表性成果。多项技术和产品保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庆阅兵等国防军工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今年疫情以来,中国建材集团以优质建材紧急驰援全国39个城市83家抗疫医院,其中北新建材在武汉抗疫医院建设刚刚启动时就快速响应,从大年初二起日夜兼程为火神山、雷神山、方舱等医院送去了石膏板、轻钢龙骨、矿棉板、涂料、粉料、“鲁班”万能板、防水材料等全套产品;高精度红外镜头、5.0中性硼硅药玻、陶瓷平板膜、高效玻纤过滤纸等10多项高新材料用于抗击疫情和疫苗研发。  

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加快“走出去”步伐,稳定全球产业链。中国建材集团秉持合作共赢三原则,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拓沿线市场,创新合作模式,持续推进市场、资本、人才的国际化,以优势产业为抓手,不断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的规模和层次。今年以来在海外平稳推进270多项工程,管理了全球75条水泥生产线,提供100多个国家建造水泥玻璃生产线所需的备件供应和售后服务,维护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在服务国家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和科学家座谈会上,分别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两种精神是相通的,比如都包含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企业要以企业家精神激发活力,以科学家精神创新创造,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尤其是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实现育新机、开新局,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就更为重要。比如集团彭寿院士就带出了一支具有报国热情和攻坚精神的科研团队,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玻璃新材料领域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二是坚持战略理性与经济理性相结合。一方面,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和攻关力度,尽锐出战攻克“卡脖子”技术。尤其是央企,在捍卫我国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在补齐产业短板、突破技术围堵上责无旁贷。比如我们的碳纤维业务持续投入十年,直到今年才有盈利。另一方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围绕国民经济主战场,突破产业化关键环节,发展量大面广的产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经济支撑。如果企业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没有良好的利润和现金流,也无法支撑国家战略,即使支撑也是短暂的、一时的。  

三是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创新是高风险事业,也是长期事业,必须通过改革释放科技人员蕴藏的巨大创新潜能。中国建材集团出台了中长期激励约束指导意见和系列配套指引,建立了约束激励“工具箱”,有5大类8种激励工具,包括股权激励、分红激励、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等,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科学家、技术人员,有利于爆发他们积极性、创新力的机制。  

四是坚持开放创新。中国建材集团的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坚持产学研用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坚持央地合作、国民共进、中外融合,形成科技攻坚体制和联合创新体。我们与中国商飞、中国石化、国家电投、百度等企业,在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新材料及核心装备、智慧物流等方面展开合作,与武汉理工大学等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加强课题研究,形成了创新链合理分工、产业链优势互补、价值链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3  

深化合作互利共赢  

最后谈一下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明确了企业和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也明确了创新的方向。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过程中,校企合作的作用更为重要、前景更为广阔、任务更为紧迫。中国建材集团将继续拓展与武汉理工大学在基础建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充分发挥央企的市场优势、资本优势与高校的人才优势、研发优势,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联合研发、成果与产业合作为切入点,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与武汉理工大学的人才交流,欢迎更多毕业生到中国建材集团工作,也希望武汉理工大学为中国建材集团的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追求卓越”,衷心祝愿学校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再造卓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编辑:李佳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