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绿矿美金山来

中国矿业报 · 2020-09-21 09:32

金秋九月,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西部的马鞍山处处呈现出丰收的喜悦:山脚下的果园里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山坡上的矿山生态区郁郁葱葱、松涛阵阵;正在生产的矿区内绿树成荫、芳草萋萋。

而在5年之前,这里还是小矿林立、废弃矿坑遍地、山体裸露的不毛之地。

矿山生态修复现场

“通过这几年的矿山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创建,马鞍山多年来露天矿山开采形成的矿山废弃地,已蜕变为绿色青山,并通过栽植果树、发展林下经济和其他三产产业,现在正在转化真正的金山银山。” 信都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保拴说。

抓整合优布局从源头防控

信都区西部山区矿产资源赋存丰富,受历史“有水快流”政策影响,最多时矿山开采企业达200余家。由于当时开采加工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仅5万吨/年~15万吨/年。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在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特别是露天开采,既破坏了地形地貌,又损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残崖断壁、岩石裸露等生态环境问题。

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难题,2015年开始,该区从源头抓起,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关停了小型露天矿山,并采取停产、停电、停供火工品,暂扣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拆除变压器等“三停三扣一拆”超常措施,使全部45家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全部关停到位。

“关停并不是目的,也不能走一关就死、一放就乱的老路,必须统筹规划,疏堵结合,规范提高,搞好顶层设计。” 宋保拴介绍,我们对全区采矿企业统一进行规划布局,建设产业园区。结合石灰岩资源分布情况,将全区32家石灰岩开采企业、100余家石子加工企业规划为5个集中开采加工建材园区,使全区石灰岩矿山由32家减少到6家,所有石子开采加工企业全部进园区,对凡未进园区的开采加工企业全部关停取缔。

同时,该区还通过引进优势企业采取收购、兼并、重组、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对涉及多个采矿权的建材园区进行了资源整合,将原来园区内的多家采矿权整合为1个采矿权,并重新编制开采设计、环评报告、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目前,该区石灰岩矿整合工作已全部完成,为全区矿山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其中,会宁镇马鞍山建材园区由原来的邢台县天通矿业有限公司等7家矿山企业整合而成后,共减少采矿权6家,资源储量由5805.82万吨扩大为4.5亿吨,生产规模由原来的260万吨/年提升为800万吨/年。南石门镇前青峪建材园区由原来的邢台县姚平东方建材厂灰岩等4家企业整合而成后,减少采矿权3家,资源储量由原来的1054.59万吨扩大为8800万吨,生产规模也由原来的100万吨/年提升为300万吨/年。

对全区矿山企业完成资源整合并入驻园区后,通过采用湿式抑尘爆破开采、封闭式除尘加工等,避免了矿山扬尘对周边村庄的影响。园区内的开采企业及新型加工项目的建设还为周边村庄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将零散资源集约化,使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优质资源吸引来了优质的项目。旭东工贸公司在前青峪建材园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新型环保脱硫灰生产车间。马鞍山建材园区4.5亿吨的优质石灰岩资源,吸引了实力雄厚的企业前来投资建设新型建材示范园。大量的深加工项目落户建材园区,改变了过去粗放单一的石料销售模式,企业逐步向复合环保型企业发展,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更重要的是,整合后全区石灰岩数量由32家减少到6家,每个园区一个采矿权,实行统一开采,改变了过去‘多、小、散、乱’的矿业格局。统一规范的开采,加上复合型的深加工,将原来开采加工中废弃的矿渣、矿粉进行综合利用,即改善了矿山环境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园区内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治理修复方案,园区设计绿化面积达70%以上,通过边开采边治理,逐步实现矿山复绿,有效改善了生态会环境。” 宋保拴指着掩藏在青山绿水之间的马鞍山建材园区笑着说。

强治理创模式补齐生态旧账

多年来持续的“保护不够、开发过度”传统开采方式,在矿山地质环境方面造成了大量的历史欠账。如何通过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偿还生态旧账成为重中之重。

该区区委、区政府在多次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意见(试行)》,并确定“以实施矿山综合治理为目的,将全区所有矿山治理项目收归国有,委托县融资平台公司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的总体改革思路。

他们从创新治理主体入手,打破社会资金主导矿山修复治理的传统模式,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代表政府委托国有公司邢台县龙冈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主体,按照公司化和项目化运作模式,统一采用招投标方式明确施工单位,采取土地整治、植树绿化、引入项目、发展旅游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同时,提高治理标准。由龙冈公司重新制订修复方案,改变过去简单清理危岩、不重生态、不重环保的旧标准,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以生态修复为手段,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一处一策”逐个项目编制治理方案,通过引入新项目对矿山用地实行转型升级,以植入新的公益项目、绿色项目为整治路径,大力发展矿山公园、体育公园、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绿色生态项目,加快矿山治理转型。

“为了确保治理进度和效果,我们对治理项目实施月进度报告制度,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严防施工中擅自改变设计降低治理标准。对治理施工工程量、存在的问题、工作进度进行月汇总,每月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后的治理单位进行点对点督导帮扶,确保提前全面完成治理任务。” 宋保拴介绍。

纲举方能目张。该区在矿山环境整治过程中,以重点项目为龙头,进行全面规划治理。他们按照河北省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矿山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函[2014]46号)、邢台市政府《关于印发邢台市石灰岩矿保护与开发规划的通知》(邢政字[2015]9号)要求,对位于邢汾高速可视范围内的6家矿山企业和50余家小石子加工企业进行关闭,由政府主导对关闭后残留的石灰岩开采区进行修复治理。

“该治理项目地理位置特殊,南侧紧邻邢汾高速公路,治理难度大。区政府将太子井石灰岩矿区综合治理项目作为全区治理工作的重点突破口。针对崖壁治理行业难题,项目单位设计利用原地形开挖台阶、覆土绿化等工程进行治理,消除采矿遗留的山体破碎、高陡边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恢复山体生态环境。” 宋保拴介绍,目前该治理项目第一阶段的植树绿化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完成为绿化及抑制扬尘提供水源保障的取水机井2眼,挖树坑7.5万个,植树7.1万棵,安装育林板4.4万个,修筑护坡约3470立方米、土工栅格约4634平方米等。为提升治理标准,他们还引入体育公园项目,已与邢台市保安公司达成建设体育公园项目意向,建设集体育、文化、民宿于一体的训练基地和集徒手攀岩、飞碟、射击于一体的探险拓展基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北省政府下达该区2020年度26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面积3012.8亩的综合治理任务已全部开工进场,开工率100%。其中,9个治理项目已完成施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组织验收,完成治理面积1422.75亩;3个治理项目已完成治理,正在申请验收,完成治理面积74.17亩;其余14处治理工作正在按照方案要求的时间节点加紧施工,治理进度均超过80%,确保10月底前全部完成验收,全面完成2020年责任主体灭失矿山修复治理任务。

创绿矿重修复不添生态新账

创建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也是补齐矿业发展短板、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该区按照自然资源部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要求,积极推进大中型露天矿山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印发了《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组织辖区内3家大型灰岩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同时,积极邀请绿色矿山建设相关专家对该区创建工作进行实地指导,向3家矿山企业逐项解读绿色矿山评价标准。截至目前,辖区内 3家矿山企业的绿色矿山建设预申请已通过省级审查,绿色矿山自评报告也已通过市局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验收,评估得分均超过800分的国家绿色矿山标准。

该区在要求矿山企业创建绿色矿山的同时,还要求企业按照“先治理、后开采”的要求,累计总投资近2亿元对历史形成的废弃采场通过平台挖方、修建挡土墙、边坡整理、平台覆土、植树绿化、种植爬山虎等措施,进行高标准的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完成后的采场不再进行开采,在完成全部历史遗留废弃采场修复后再进行有序开采。同时,所有矿山企业在今后开采中将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采取自上而下阶梯式开采,通过边开采、边修复的形式,最终形成高6米、宽3米的若干个台阶,台阶外修筑80厘米高的挡墙,挡墙内进行覆土植树绿化,坡根种植爬山虎,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宋保拴说。

邢台中联新型建材示范园在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过程中,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和治理力度,重点对历史遗留的74万平方米的裸露山体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恢复治理,加大边坡及宕地修复和绿化力度,实施绿化、美化矿山和生态修复工程。截至目前,他们在矿山恢复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方面累计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共动用各种施工机械15000余台次,填平宕底250000余平方米,修建斜坡台阶18级3000多米,浇筑混凝土护坡18000平方米,荒山种植20000多棵侧柏,斜坡台阶种植800余株油松。为了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和抑制矿山作业扬尘,他们铺设引水上山管道1000余米、绿化管道3200余米、喷淋管路2000余米,建设储水罐2个,可储水量200立方米。

现在该示范园绿化面积达60%以上,绿植遍布每个角落,“花园式园区”的格局已经形成,呈现出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怡人景象。目前,该园区绿色矿山建设预申请已通过省级审查,得分超过800分。

编辑:何欣然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