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吨市场成水泥产业转型升级核心驱动力

中华建筑报 · 2017-05-18 17:27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设立,被定义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随着各大央企纷纷表示要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可以预计,在未来很长一个时间段里,雄安新区的建设将为建筑设计、施工、装饰、建材等相关产业带来很大影响。未来对水泥行业而言,雄安新区的设立将对京津冀水泥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雄安新区:初中期发展面积略小,远期发展面积超浦东、深圳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容城、安新3县以及三县周边部分区域,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约占保定市总面积的9%)。与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相比,雄安新区初中期发展面积略小,远期发展面积则较大。目前,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的合计面积为1556平方公里,远期将向周边区域拓展。

  未来20年拉动需求至少1.4亿吨

  2016年,保定市水泥产量在750万吨左右,保定市场水泥基本自给自足,预计雄安新区现有水泥需求水平不足100万吨。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新区及周边的水泥需求将逐步抬升。2016年,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0.45和0.57万人/平方公里,而雄安新区仅0.08万人/平方公里,保守估计,未来将有超过750万人流入雄安新区。根据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水泥需求达到峰值时的人均水泥累积消费量一般在16到22吨之间,据此计算,雄安新区的水泥消费将在累积消费量为1.44~1.98亿吨时达到峰值。笔者认为,从雄安新区的建设周期来看,初、中期在3~5年左右,而远期将在20年左右,据此未来20年平均每年的水泥需求量在700万吨~1000万吨,随后稳定在900~1000万吨上下,人均1吨的水平。

  此外,按照人均住房32平米计算,未来流入的人口将带来房地产端近4000万吨的水泥需求,占拉动总需求的20%~30%,剩下的70%~80%基本以基建拉动为主。

  未来供给范围从保定本地向冀中南地区扩散

  截止2016年底,京津冀地区共有熟料产能1.06亿吨,但是由于水泥的产品特性,水泥销售陆路运输距离超过150km时效益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未来雄安新区的水泥和熟料供给将主要来源于150km以内,特别是分布100km以内的熟料生产线。

  由于产能过剩和环保等因素影响,雄安新区周边地区新增产能已几无可能,现如今在周边100km以内主要分布有保定的6条、北京房山区和天津北辰区各2条熟料生产线,以及保定、廊坊和沧州的6个粉磨站。但是以目前熟料和水泥的流动方向上看,北京和天津的产能主要供给本地,廊坊和沧州也往往需要来自于保定的供给,所以雄安新区现今和未来的水泥供给都将主要来源于保定本地。

  目前保定地区6条熟料生产线共有874.2万吨产能,如果雄安新区在未来的平均水泥需求量能够达到700~1000万吨,即使熟料生产线自有的水泥粉磨能力加上三个粉磨站的能力,水泥供给也较为紧张,水泥供给范围将会向石家庄北部,距离雄安地区150km左右的灵寿冀东、鹿泉金隅和辛集天塔山的7条熟料生产线扩散,甚至影响冀中南地区的熟料和水泥流动。

  节能减排形势依旧严峻 去产能大势所趋

  雄安新区建设在未来对水泥行业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水泥需求和产量的上升,届时区域内的产能发挥率必然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行业效益也有望进一步回涨。但是水泥需求增长、产量的上升必然会引起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环保矛盾,这就要求水泥企业要有更高的节能和降污能力,推动行业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标准。水泥企业不仅要坚持通过管理和技术等手段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以达到相关标准,更要严格的执行国家或区域的停窑政策和计划,特别是如今北方十五省在冬季采暖期的错峰生产,不能因为新区建设水泥需求的上升而落实不到位,严防企业违规生产。

  对于水泥行业如何去产能这个问题,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表示:第一,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去产能,不能因为行业效益的好转而放缓去产能的速度,水泥行业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是国家重点推动去产能的重点行业,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国家和各地区的去产能政策,推动去除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第二,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用市场化手段去除落后产能和彻底去除僵尸水泥企业。我们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都要从基本问题上入手。通过改革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建立起来。市场就两个作用,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纠正资源的误配,在再配置中提高效率,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建立一个所谓兼容的激励机制,使得人们有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有推动力,这样才有可能创新。第三,行业内应树立正确的去产能观点,明确去产量与去产能是不一样的概念。现阶段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限产限销来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效益,对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只对水泥企业、行业有积极作用,并没有达到国家去产能的初衷,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没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巨大的产能在未来随时都有可能突然引爆。所以,去产量决不能代替去产能,仍要推动过剩产能一步一步的有序退出水泥行业。

 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由于熟料生产线的新增产能受到严格的限制,而如今雄安新区内并没有熟料生产线和水泥生产能力,所以在未来雄安新区建设启动后,在当地建立粉磨站和搅拌站等方式就成为水泥企业进入的重要选择,这有望推动水泥企业产业链的延伸,达到水泥、混凝土、骨料三位一体。另一方面,未来雄安地区的水泥需求增长、产量的上升必然会引起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环保矛盾,这就要求水泥企业要有更高的节能和降污能力,推动行业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标准。同时由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对城市固废和危废处理的环保优势,这一项目也会得到部分水泥企业的积极推广。

编辑:孔雪玲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