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预拌混凝土行业之乱象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城乡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环境要求不断提高,与之相应的建筑行业规模也逐步扩大。而在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中,作为主要材料的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尤为重要,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保证水泥混凝土质量就是保证一个建筑物质量安全的基本条件。然而,有多家山东省菏泽市各县区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商给记者反映,由于菏泽市住建局(菏泽地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主管部门)的不作为,致使许多不具备条件没有生产资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能顺利拿到资质证书,并生产经营;另外,由于监管缺失,数百家没有资质的三无混凝土生产小厂家也可以正常生产,给菏泽地区的水泥混凝土市场平衡造成极不稳定因素。不仅混凝土的质量无法保证,容易引发建筑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也造成了当地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国家税费流失等诸多不利影响。当地预拌混凝土生产商也多次向菏泽市住建局等部门就此事进行反映,可始终没有得到菏泽住建局的明确答复。无奈向媒体求助,希望能引起社会关注,早日解决菏泽地区混凝土行业乱象。
5.1劳动节前夕,记者来到山东省菏泽市的曹县、单县、成武、巨野、牡丹区、郓城等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访。
图为菏泽住建局违规下发的核查函和违规发放的资质证书
(2017年2月28日的核查通知,竟然1月12日就发放了资质证书)
据一位张姓混凝土生产商介绍:近两年来,国家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基建投资放缓,水泥混凝土需求下降。在水泥混凝土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菏泽住建部门却不顾市场需求,不顾国家三令五申的产业政策,在没有经立项、环评、用地、建设规划等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就盲目批准下发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数十家,甚至对个别搅拌站在没有得到县住建部门现场核查汇报之前就下发了资质证书。从张先生给记者提供的菏泽市住建局给巨野县住建局发的一份《关于对山东鸿运达建设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核查的函》和山东鸿运达建设有限公司《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日期看出,本应该在2017年2月28日之后巨野县住建局现场核查通过后才能发放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却早在2017年1月12日就审批发放。而巨野县住建局给菏泽市住建局汇报的材料来看,山东鸿运达建设有限公司根本不符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审批要求,但山东鸿运达建设有限公司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确又提前早产,其中缘由,耐人深思。而达不到生产资质条件的山东鸿运达建设有限公司还能正常生产,并进入到成武县文亭湖一号、金海岸、田集电厂、交通路面及巨野棚户区改造部分工地等重点工程。据郓城一位姓李的混凝土生产商反映:郓城金鑫路桥混凝土公司在不具备资质条件下取得生产资质后,无实力生产,靠非法四处出租资质得利。山东顺华路桥公司竟然在未取得生产资质的情况下,非法制造菏泽市节能降耗类建筑材料和产品登记备案证明证书标号HKJB-00080904,往巨野、郓城一些工地销售混凝土。使用这些未真正取得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水泥混凝土日后出现问题究竟由谁来负责!
当地环境被三无混凝土搅拌站严重污染
(图为位于成武县的两家非法混凝土搅拌站)
据另一位姓王的混凝土生产商反映:根据《菏泽市预拌混凝土专项规划》规定,菏泽市十个县区2010年至2020年一共规划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32家,而目前菏泽地区有生产资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就有100多家,还正在申请的有十几家,更为严重的是还有500多家没有任何手续的混凝土搅拌站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冒了出来,这些混凝土搅拌站没有任何手续,更谈不上生产资质,基本占用的是基本农田,每个搅拌站占地10到40亩,每年向当地村民缴纳每亩1000到2000元的租金。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建设。”而在菏泽地区,国家明文禁止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竟然被买来或者租来进行工业生产,国家规定在这里竟成一纸空文。记者在曹县了解到,在短短的十公里距离之内竟然有四家混凝土搅拌站,与《菏泽市预拌混凝土专项规划》中规定的不低于十五公里一家的规定明显不相符。这些搅拌站设备简陋,生产原料随意堆放,没有料棚和覆盖措施,四周也没防尘网,生产时产生的噪音震耳欲聋,粉尘到处飞扬,污水、废浆任意排放,农业生产道路被压坏,给当地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群众怨声载道,意见很大。在成武县一家名为文明料场的搅拌站旁边,被污水污染的河水发黑,臭味扑鼻,河面到处飘着死鱼。而当地监管部门对此现象却不管不问,任由发展。
建筑物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这些非法的三无混凝土搅拌站无任何登记,相关部门很难监管,其质量也难以保证。据牡丹区一位混凝土生产商介绍,以2016年5月份期间每立方混凝土的生产原材料、税收和人工开支等成本核算一共是大概290元左右,就是说如果一家正规企业每立方卖到290元就一分不赚。然而,一些三无搅拌站把价格订到260元以内,这样的价格肯定在质量上难以保证。记者了解到,由于水泥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今年3月在成武县孙寺镇陈庄村,在建的陈庆祥等三处民房购买的水泥混凝土原本是C30标号,可实际标号连C20都达不到,导致混凝土不凝固,造成巨大的损失,至今没有处理完;成武县南鲁镇大王庄小学由于使用了当地无资质的混凝土,导致工程强度严重不达标,与今年4月份拆除重建,造成严重的浪费;同样是今年三月,郓城县潘渡镇任屯小学在建教学楼时监理方发现混凝土达不到施工硬度标准,为了避免乙方受到更多经济损失,叫停施工,并对施工混凝土进行两次权威检测,检测结果都无法达到混凝土硬度,最终爆破拆除重建,当时多家媒体进行报道。众所周知,学校建设是民生工程,关系到数百名孩子的安全,幸亏监理方发现的及时,要不然后果难以想象。
据菏泽市混凝土行业资深人士王先生分析,目前整个菏泽地区水泥混凝土年需求量在2千万立方左右,而整个所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量却达到年产量近3亿立方,其利用率不足10%,致使产能严重过剩。而这2千万立方的水泥混凝土其中有1千万立方是三无搅拌站和达不到生产资质的搅拌站生产的,不仅对建筑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更为重要的是造成了国家的财政税收的流失和土地资源浪费。据不完全统计,菏泽地区三无混凝土搅拌站占用破坏的耕地就有1万5千多亩,按每亩土地可以供应5个人的粮食来算,1万5千多亩土地足可供应7—8万人的一年粮食需求;税收方面按每立方340元的价格,再按总价的0.05元税收计算,1千万立方的税收就达到1亿7千万之多,如此数目之大的税收就这样白白的流失。
众所周知,一家企业的生产经营需经过立项、规划、国土资源、环评、建设、工商、税务、安监、物价等多个环节审批通过后才能开工建设和生产,而早在2014年6月,山东省政府就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各地区发改委不再办理预拌混凝土立项手续。2009年菏泽市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预拌混凝土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第四章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规定:未取得规划许可证明文件的、不具备国家规定相应资质的等等由县级以上各主管部门予以处罚。那么菏泽市后来审批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手续又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在县级住建部门在还没现场核查完毕而且核查不通过的情况下,企业却拿到了手续?全市500多家三无混凝土搅拌站肆无忌惮的生产是当地主管部门没发现,还是知道却装聋作哑?为什么目前还有多家在建的混凝土搅拌站毫无节制的得到审批?其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也希望菏泽当地主管部门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早日解决混凝土乱象,给正规预拌混凝土生产商和社会各界一个满意的答复。
就此事的进展,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