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打“组合拳” 走出去创“新模式”

中国建材报 曾蕴瑶 · 2017-03-22 13:41

  你能否想象,在遥远的“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的一家水泥生产线,运转中产生的一切信息,都可以通过一个系统,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栋写字楼里看得一清二楚,延时仅有500毫秒。运行中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位于北京的监控系统就会发出预警,技术专家可及时对处于萌芽状态的故障进行维修。

  这套 “千里之外”也能“运筹帷幄”的系统叫做远程专家系统,它不仅可以全程监控生产线的运行,还可以为生产线的运营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开发这个系统的公司就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中建材智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众所周知,中国建材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集团,也是世界建材领域的航空母舰,在国际产能合作上勇于做开拓者,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充分发挥全球一流的建材技术工艺和配套装备优势,承担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水泥、玻璃、光伏电站、余热发电、新型房屋等示范项目,不仅提升了央企的国际化水平,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创新EPC模式,以“工程+投资+服务”为方向,境外工程服务不断向技术改造延伸、向生产管理延伸、向投资延伸,将中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装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带到国外,发挥大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上的平台作用。

  为了更全面的报道,记者来到了中建材智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员工500多人,虽不算庞大,但各方面呈现出了鲜明的专业化、年轻化与国际化。业务着眼全球市场,专注工业服务,通过运用智慧服务理念,致力为全球的建材生产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开头提到的远程专家系统只是智能服务平台的一部分,这里还聚合了工业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仿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MEP生产执行平台、远程专家诊断系统、智能巡检系统、效能对标APP实现了生产运营阶段故障预防及诊断、远程监控及维护、实时的质量把控,以及行业内对标分析,为各项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大大提升了生产管理能力;备件、维修及升级改造方面通过线上采购平台、区域库存APP、属地化仓储及维修基地构建完整的供应链和快速服务响应机制。

  走出去+生产服务

  填补了工业服务的空白

  中建材智慧工业的服务平台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尤其“中东”、“北非”等核心区域市场,提供平台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业服务。目前在沙特、埃塞俄比亚、约旦、卡塔尔、阿曼分别设有分公司、事业部、项目部、维修基地及海外仓,实现了服务属地化,服务超过60个国家、100条生产线,业务遍及全球。

  中国建材集团科技管理部总经理郅晓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作为建材行业的央企来说,‘走出去’一方面看重市场,另一方面肩负着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责任。时至今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并不是空白,即便是非洲的较落后国家也早就被一些发达国家开发过了,因为地域的优势,周围邻国比中国进入市场更早。比如埃塞俄比亚已有15家水泥企业,我们进入后,虽然有后发优势,但希望找出一条属于中国建材集团的新路径,与当地企业打差异化,而不是与当地打价格战。”

  为此,中建材为两国的合作方式,做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郅晓认为:“建设工程的目的是产出质量过关的产品,不仅要使用好设备,使用好当地的原料,还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真正做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传统的工程总承包模式,虽然建设速度很快,但往往厂子建成后,当地的管理者们不懂如何运营,工人们不会操作,没有一个成熟的工业环境,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再高级的工厂并不能发挥作用。”

  “这就需要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恰恰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利用技术服务优势打开国际市场的突破口,中建材智慧工业是以生产服务为主,生产线建成后,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内容,如何把当地人员调配到最优,如何把原料利用得最好,如何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如何在运行过程中做到更安全、更绿色,都需要我们的生产技术服务,这正是我们和当地市场形成差异化的地方。”郅晓说到。

  其实早在十年前,中国建材集团就建立了第一条总包生产线。中建材智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情况:“当时埃塞水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可以说是比较低的,有的工厂虽然有五六百名员工,但运转率只有40%,产品质量绝大部分不达标,而且价格非常高昂。”

  对此,中建材智慧工业来到埃塞俄比亚,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进入埃塞以来,我们建设和服务了多条生产线,获得了业主的认可。我们的专家团队指导当地水泥技术人员操作如何调试到最优、怎么去供应零配件、怎么去做维修……帮助企业提高了产量。虽然只有十几个人的团队,但是经过服务后,生产线运转率大幅度提升,熟料成本每吨降低1.14美元。有的项目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窑运转率提升到了87.5%,创两年来最优水平。我们托管企业生产的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经常是卡车排成队等上几天几夜才能买到。”智慧工业的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到。

[Page]

  走出去+科技输出

  提升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3月8日~10日,首届中埃水泥高峰论坛在埃塞俄比亚首都阿迪斯亚贝巴顺利召开,当天,埃塞俄比亚工业部和科技部部长参加论坛并致辞,当地所有的水泥企业厂长级以上的管理人员踊跃参加,30多家当地媒体广泛报道,在当地建材行业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向和积极互动。

  为什么会如此吸引埃塞俄比亚的建材人?记者了解到,此次峰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埃联合材料创新实验室合作备忘录签署。该实验室将成为中国建材集团在非洲集检验检测、建材产品和设备认证、智能控制中心、技术成果转移孵化和人才培训服务的平台,中建材智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执行单位,将以此为契机,提升区域市场的技术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并成为中国建材集团先进技术成果输出的服务平台。

  “我们与埃塞水泥行业的合作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推动点。埃塞的工业部部长要求在当地建立一套检验检测的标准,并提供技术服务;科技部要求我们对当地人进行技术培训,并制定评级体系。”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于是,我们与当地政府充分沟通后,研究出来了一个模式:共建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和实验室,承揽核心的生产服务。其作用一是解决了人员的培训问题,二是对接了我国的标准体系,提升当地落后的标准体系,推动了当地建材行业的发展。有了这个应用平台和实验室之后,我们希望用智慧工业来做生产服务的总包,包括生产运营,备品备件的管理,以及未来新产品的开发。”

  这是一种“打组合拳”走出去的模式,智慧工业实验室项目负责人说:“我们积极推进建立成果引进、吸收、转化的科研平台,携手埃方建立材料科学实验室,教育培训学校,针对建材工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前瞻性和前沿性技术进行攻关,实现新材料、智能产品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及落地,推行建材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监测及产品认证。”

  这样的模式前期资金投入虽不是很大,效益反而比其他的方式更好。“以科研先进入当地,再对当地的技术和市场、当地的企业能力和水平,包括当地的各种政策不断的深入了解,协同当地各种资源,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循序渐进的发展产业化,不仅占领了先机,而且降低了风险,同时还可以挖掘市场的需求。更重要得是这样的合作模式,一开始就可以规范好市场,通过技术门槛的提高,让市场有一个健康良性的循环,不仅是水泥市场,其他建材产品的市场都会向着良性发展。”智慧工业实验室负责人说到。

  采访中,智慧工业相关负责人带记者参观专家远程室。一间一百多平米的房间正前方是巨大的显示屏,上面清晰的显示了水泥企业运行的数据,前面是一个操作台,两名技术人员正在监控运行情况,整间屋子就像水泥厂的中控室。

智慧工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仅仅是日常查看项目运行的状况,完全不用出国,通过这个远程专家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各个项目现场生产运行的数据,找出管理水平最优的企业,也诊断各个项目运行的问题。目前还是人工结合数据的方式,下一步数据量越来越大,等足够完善的时候,希望用自动化的方式替代人工。”

  走出去+人才培养

  担负起国家战略的央企责任

  中建材智慧工业在埃塞经营项目的同时,不忘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当地培训大量员工。

  中埃水泥行业高峰论坛的第二项成果就是中埃水泥培训研习社第一期高级生产经理培训班顺利开班。第一期研习班为期5天,主要培训当地水泥厂高级管理人才,45名副总级别以上的管理者报名参加,中国水泥行业的专家们将结合当地水泥企业,围绕预防维修体系,精益生产、质量体系建设等内容开展课程。

  据了解,中埃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和实验室建在埃塞俄比亚首都阿迪斯亚贝巴的科技大学校园内。郅晓表示“当地科技部非常配合,对两国在建材行业的合作也特别急切,指定了科技部下属的科技大学作为我们的人才培训基地,先期提供一栋五层办公楼作为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和实验室场地。我们希望借助中国建材集团的26家科研院所把先进的技术服务理念和标准集中输出,为当地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也希望中国建材集团的优势新材料技术成果能够在埃塞转移输出,使CNBM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科技成果加速器和孵化器,诞生一批高科技公司,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埃塞建材工业整体发展。”

  “我对埃塞未来的建材工业发展非常有信心,在那里我看到通畅的道路两旁,一边是大片正在建设的新型住宅楼,一边是正在兴建的产业园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郅晓表示:“不仅对水泥、商品混凝土的市场充满希望,墙体材料、复合材料、集成房屋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遍地都是发展的创新机遇。”

  埃塞俄比亚是非盟的总部,对非洲有巨大的影响。“我们希望人才培养模式能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材料工业水平,中国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比如水泥清洁生产技术、特种水泥的新技术、绿色节能的技术、智慧工厂的技术……这些技术如何结合当地的原料燃料和操作的习惯,实现最优的开发应用,对此中建材愿意与埃方一起努力,把企业间的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希望和当地政府部门对接,把我们先进的技术真诚的输出过去,帮助振兴埃塞水泥行业,提升当地材料工业水平。”郅晓表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建材集团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拥有26家国家级科研设计院所,3.8万名科技研发人员,33个国家行业质检中心,8000多项专利,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标委会,在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上中建材有很大的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非常关注民生、需要大量的惠民设施建设和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以及绿色节能的房屋来满足当地的民生需要,对于中建材来讲有很大的市场机会,为中国材料工业的技术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希望在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峰会上能与更多国家的科技部门达成新模式的合作,不断把国际产能的技术创新合作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坚信我们会不断的完善这个模式,坚信在‘一带一路’不断深化的合作中,一定有中国建材集团的众多科技成果和先进服务技术的身影。”郅晓感慨地说到。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1: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