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 国企民企携手“走出去”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沿线各国和全世界引起广泛共鸣,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今年5月,我国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这一倡议向纵深发展。
因此,今年两会期间,民主党派关于“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提案引人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民建、民革、九三学社、民盟、农工党、致公党等多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提案,均聚焦了“一带一路”战略。
从提案的主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一带一路”的生态保护两大主题。此外,在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集体提案外,全国政协的不少企业家委员也聚焦了上述两大主题。
支持民营企业和商会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在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势头上扬的形势下,‘一带一路’建设有望带来一个新的包容性全球化时代,成为推动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一个重要机遇。
南存辉在提案《关于支持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提案》中提出,完善境外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境外股权资产的境内交易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外保内贷”的融资方式。同时,对企业 “走出去”项目,在金额范围内的债务融资进行贴息等。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由于特殊地缘政治环境所形成的挑战与风险。
为此,民建中央在《关于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积极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提案》提出,推动筹建海外开发署,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合作项目能够落地生根。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原则,强化企业主体在海外统筹布局的作用,适时推出“一带一路”建设正面清单。瞄准重点国家和领域,开展示范性项目与工程建设。
民建中央提出,建立双边经济合作区,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格局。建立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的项目库,完善配套的金融扶持体系,推进民营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针对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全国工商联在《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提案》中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全国工商联建议,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建立海外侨商协会和民间商会的投资联系网络。建议由商务部牵头,由外事、统战、商会组织等部门整合各自资源,建立与海外华商协会的联系,形成稳定而密切的联系机制。鼓励、支持“走出去”企业成立商会等相关民间组织。
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上,致公党中央向此次政协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贸易合作的提案》和《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的提案》。
其中,前者建议完善农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体系,提供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以农业政策为导向,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境内外农业相对接,以开放的姿态鼓励企业进行农业投资,扩大同沿线国家、地区农产品贸易的规模。
同时,民盟中央在《关于建设运河文化经济带 贯通“一带”“一路”两大板块的提案》中提出,建议开展以运河为纽带的文化经济区域建设,整合资源,在东南地区形成贯通“一带”“一路”两大板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格局,实现科学有效的“三通”——“互联互通”、“古今联通”和“融会贯通”。
此外,民盟中央在《关于深化“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的提案》中提出,加快“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落实,既坚持以经济影响力为支撑,也应重视人文的力量,建议从“知己知彼,促进交流”的方面夯实研究基础,保障“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
绿色发展引领“一带一路”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一主题外,“一带一路”的生态保护是今年两会关注的另一重要主题。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时表示,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民盟中央在《关于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保建设的提案》中提出,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敏感区和脆弱区的耦合区域,也是水土流失多发区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特别容易受到开发建设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保护生态资源。
为此,民盟中央提出四项政策建议:建立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配套法规和政策体系;完善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多元保障机制,逐步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三融”推进;着力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按照水资源容量合理规划布局;加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是对迁徙候鸟的保护和对物种入侵的预防。
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关于绿色发展引领“一带一路”的提案》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必须进一步突出强调“绿色原则”。
资料显示,“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干旱、半干旱地区广布,沙漠化和荒漠化问题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六大经济走廊中,“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严寒区段长约2300公里,其中荒漠区段长约400公里;全长1万公里的“新亚欧大陆桥”,有近5000公里是干旱、荒漠化、严寒区段;“中巴经济走廊”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1300余公里为严寒高原、干旱和荒漠区段。
为此,王文彪建议,生态产业完全可以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的另一个核心抓手。建议组织有实力的生态环保企业,形成掌握核心生态技术、优势互补的企业集群,组团前往相关区域投资建设。支持中国企业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共同成立民间的“一带一路”技术、人才、产业合作平台。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