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可否成为新地标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地标性建筑也雨后春笋似的在各地涌现,并不断刷新着纪录,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架势。然而,人们在被地标不断拔高的凌云壮志所鼓舞的同时,也越来越被一种来自地下的隐忧所困扰。
大家都还记得那场夺去70多条生命,让160多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的“北京7·12暴雨”。面对巨大的损失、惨痛的教训,有人会说这是老天的责任,60年一遇的暴雨来得太急,也有人会说百姓也有过失,防灾意识薄弱使得人们对暴雨的危害始料未及。但不管怎么说,由城市建设欠账、失误造成了“肠梗阻”和“血栓”却是不争的事实。一场大雨就能使我们的幸福生活淹没,着实让决策者、规划者、建设者颜面全无!不能不说,我们的城市太过追求光鲜亮丽的面子,而忽略了扎实可靠的里子。
再看看越来越多的地标建筑,巍峨雄伟者有之,梦幻绮丽者有之,状貌奇特亮瞎人眼者也有之,有的地标还有另外的名字,有的称呼“形象工程”,有的唤作“面子工程”,有的美其名曰“政绩工程”。地标固然可以撑面子、树形象、显政绩,但前提是不能忘了里子,忽略了里子,面子也会打折扣。有的城市建设工程在没有充分调研论证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马,结果靠拍脑袋开始以拍屁股收场,要么一声叹息,要么推倒重来,于是就出现了“开膛路”、“拉链街”等等城市“怪胎”,不仅造成巨额浪费,还给百姓生活带来困扰。既失了面子、毁了形象,也没了政绩。
地标的功过是非自然是见仁见智,有待历史的检验,但城市建设,当然也包括地标建设,绝对不能忽略了我们建材行业和建材人的“功绩”。万丈高楼平地起最不能或缺的就是建材。似乎建材行业从来都是只“供面粉”不“蒸馒头”。但这“老黄历”就真的不会改变吗?最近《中国建材报》刊载的两篇消息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篇是驻山东记者张运科的文章,他报道说,随着当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相继展开,特别是装配式建筑的兴起,水泥制品行业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同时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面临着新机遇。山东水泥制品行业紧紧抓住这一市场转机,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引导行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另一篇是关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宜昌市夷陵区签订协议,双方共同出资10亿元,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智慧城市综合管廊业务基地”的消息。
两篇文章里有两个值得我们关注的信息,一个是各地正在掀起“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热潮;一个是建材行业直接参与承担了这些建设工作,也就是说建材人在“供面粉”的同时也蒸起了“馒头”。这些努力可以使我们身躯粗壮的城市变得头脑聪明,血脉通畅,使“开膛”“拉链”的滑稽剧再也不会上演。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多点几个赞。其一,建设城市管廊可以强壮城市筋骨,健全毛细血管,可以说是一个关键环节,对有“面粉”优势的建材企业来说简单、方便、顺理成章。其二,我们建材人用切实的行动向城市建设的顽疾开战,城市建设告别初级粗放,为百姓创造可持续性的美好生活将不再是一句空话。其三,目前,建材行业肩负去产能、去杠杆,供给侧改革的重任,“蒸馒头”也为我们建材人开创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做好“面粉”的同时“馒头”也越做越多,越做越大,将来开享誉世界的“馒头工厂”和“美食店”也未可知。
客观地说,大多数地标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提高了城市的格调品味,增强了城市的功能,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功不可没。我们所批评的是因一些人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片面追求速度和高度而建的地标。
希望我们的规划者、决策者、建设者多为科学发展计,多为市民百姓计,多为千秋万代计。不仅要建好高耸入云的地标,也要建好深入地下的地标。但愿默默无闻的“地下管廊”早日成为城市建设的标配,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标。
编辑:徐洁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