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做好去产能的“加法”与“减法”

中国证券报 林伯强 · 2016-11-30 15:11

  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大国的产能过剩有其必然性,但快速增长往往导致需求大幅波动。在增长速度高时,预测值偏高是一个普遍现象,产能大幅度扩张也是按照对需求继续高速增长的预期来进行投资的,而一旦需求增长快速下滑,大规模产能过剩便不可避免。产能过剩大多集中在高耗能的基础设施相关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对GDP的刺激作用往往非常明显。当这些行业处于上升期时,地方政府有很强的激励通过各种政策优惠招商引资,因为这意味着更快的GDP增长和更多的税收和就业增长,从而导致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投资增长。进入2016年,黑色系商品价格疯狂上涨,不到一年间,动力煤、铁矿石、螺纹钢等价格都上涨了1倍以上,焦煤和焦炭价格更是达到了前期低点时的3倍多。价格上涨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出乎绝大多数市场人士的预料。

  是否永久性过剩?过剩多少?

  “去产能”成为今年最重要的产业政策。但是,相对于中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的产能到底过剩多少?产能是暂时过剩(在产业周期的底部),还是永久性过剩?至今缺乏相关的研究和判断。

  中国是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制造业大国,能源消费高度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重工业行业在产业链中多为上游行业,主要为整体经济系统运行提供能源和原材料。重工业产能和消耗很大程度上又通过其生产的中间产品转移给了中下游的其他行业,这就是说,重工业实际上“代替”其他行业消耗了基础材料。按照这个思路,重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要扣除通过中间产品转移走的部分,而处在整个产业链中下游的行业则要加上从上游行业生产的中间产品转移而来的这部分能源;由于重工业的主要作用是为下游行业提供能源和原材料,那么如果不从使用终端入手,仅限制高耗能产业的产能,这种做法能否真正行得通也有待商榷。事实上,与中国现代化生活水平提高的中下游行业所需的大量能源和原材料需要重工业来提供,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消费量决定了其无法像其他国家一样通过进口来满足中下游行业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

  任何生产活动都需要投入,最终也都会导致对产能的间接需求。中国经济转向由第三产业推动和由消费推动。此外,能源需求还会受到经济扩张与收缩周期的影响。比如在经济扩张周期,较多的能源消耗在固定资本形成上,导致能源消费较高;而在经济收缩周期,由于投资的收缩,沉淀在固定资本形成上的能源量就会减少。最近20年中,我国一共出现过三次能源需求(特别是电力需求)与GDP增长不同步的情况。第一次出现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第二次是2008年以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第三次则出现在2014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调整。每次能源需求大幅度下滑,对应的往往是经济的收缩周期,1998年和2008年经济在经过短期的调整后,能源需求都出现了强劲反弹。

  从直接消费来看,包含黑色系大宗商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部门在内的重工业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但经过投入产出调整之后,这些传统的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中间产品转移到了整个经济产业链的中下游行业,包含房地产和大量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建筑业,是真实能源消费最高的行业,其他处在产业链中下游的高端制造业和除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之外的服务业真实能源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目前产能过剩的产业为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提供所必须的能源动力和原材料。这些行业的消耗很大一部分通过中间投入品流向了其他行业,真正用于自身消费的比重相对较少。如果对下游产业的需求变动没有比较好的把握,而靠行政手段控制上游产业产能,很容易造成局部短缺和价格非理性上涨。

  对于现阶段中国而言,黑色系大宗商品是否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和速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相关的基础设施。选择不同的GDP目标会影响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而不同的环境保护力度直接影响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如果政府再进行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即使保持6.5%GDP增速,黑色系大宗商品也可能强劲反弹。

  如何平衡产能供需

  由于难以把握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所需要的产能规模,短期通过行政措施去产能的最大风险是矫枉过正。因此,现阶段应该有选择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减少浪费,也为国内“去产能”和国际上“产能走出去”赢得时间。

  中国的黑色系产能应该也是国际性产能。“一带一路”增加国际市场的产能空间和机会。对于火电、钢铁、石化、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过剩产能,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是解决中长期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举措,积极的“一带一路”措施可以提高行业景气预期。由于目前大规模过剩产能多为高耗能、基础设施改建行业,“一带一路”建设的西部和南部大周边地区多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国家,基础设施往往薄弱,可以实现多个基础设施相关过剩产业的横向联合走向国际市场。因此中国的产能空间应该还包括国际市场。但是,“一带一路”项目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完成,无法解决短期的国内产能过剩。

  那么,从政府的角度看,基础建设投资依然是利用黑色系大宗商品产能的最有效手段。但是,过去大规模、快速的基础建设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也造成了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今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这些基础设施是中长期中国社会发展必须要建设的;是解决眼前问题比较急需的,而且可以满足多重发展目标;这些项目可以有效利用过剩产能;最后这些项目还可以短期内动员大量资金投入和引进民间资本。

  中国依然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今后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比较的不是北京和纽约这样的大城市,而是中小城市、乡镇农村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巨大空间。乡村基础设施是一个长期选择,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但回报周期长,难以短期鼓励大量投资,政府需要更长期的投资规划。

  那么,短期有没有符合选择原则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就可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选择的基本原则。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是必须的;对于城市雾霾治理和减少城市车辆拥堵,城市轨道交通是急需的;由于对钢铁水泥等的大量消耗,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有效利用黑色系的过剩产能。由于目前城市房价高,实体经济低迷,政府是有政策动力的,如果将地下物业和轨道交通捆绑运营,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高回报,短期内可以动员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引进民间资本。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同时满足多重目标,包括解决交通拥堵、减少雾霾、石油替代、减少城市中心压力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和人口的规模都在不断膨胀,城市的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轨道交通是将分散的出行方式集中化,提高了运输量和运行速度。中国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就多达15个,要解决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可以说是唯一有效选择,目前交通拥堵的大城市,应该拿出以往建设地面基础设施的热情,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再通过大幅度提高地面交通的成本,引导城市人流在地底下流动。

  面对市场的狂热,需要保持理智。一方面,目前钢铁、煤炭等黑色系行业依然产能大幅度过剩。短期内市场实现平衡,更主要的还是由于政府的行政措施。而一旦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产能释放,价格还会下跌。另一方面,对于需求反弹以及经济企稳,目前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预期层面。需求的增长和产能供需平衡才是价格上涨的真实基础,黑色系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才有稳固的支撑。并且,需求回升本身也需要一个过程。

编辑:俞美玲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