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重在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革

中国建设报 肖正华 · 2016-11-24 09:19

  “我们是建筑、建材行业的企业家与创业者……我们将通过高效工业化的手段,提高建筑质量,减少建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采用兼顾全产业链的建筑设计,使用可再生的绿色建材,生产制造可循环利用、低排放的绿色建筑,推进低碳可循环经济,以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努力绿化整个供应链条,提高环境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承担责任,推动全社会低碳减排目标的共同实现……”

  11月21日,在由中建协认证中心主办,中、欧建筑工业化领域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企业家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欧建筑工业化论坛”上,欧盟驻华代表团、欧洲建筑工业化领域知名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化领域领先企业代表共同发表的《建筑建材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让人眼前一亮。

  除此之外,与诸多内容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的建筑工业化论坛不同,为搭建全新的建筑工业化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中欧在建筑工业化领域的学术及应用技术交流,推动绿色、可持续、开放、包容、共享且面向未来的建筑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有近10年历史的欧洲建筑工业化领域权威学术交流平台——Engineering Days在此次论坛上被首次引入中国,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沿的技术成果参考。

  建筑工业化迈入发展“快车道”

  众所周知,建筑工业化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就一直在倡导的发展方向。无论是过去的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提法,还是当下被广泛提及的装配式建筑,其核心跟本质都是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促进建筑工业化不断向前发展。

  此前不久,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近年来,国家层面如此重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相关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我国建筑工业化迈入发展‘快车道’奠定了基础和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投资、大建设,我国的建筑资产总值在2015年就已达到47.6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地产及建筑行业能耗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40%,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的8%,95%以上的既有建筑是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能耗水平比欧洲高6倍。鉴于此,在此前一系列实践和经验积累基础上,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可谓迫在眉睫,更是新常态下顺应宏观环境变化、践行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中建协认证中心董事长王海山表示。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中建科技集团董事长叶浩文、利勃海尔机械(徐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宏、德国普瑞福咨询公司董事长Mr.Prilhofer等企业家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也一致认为,作为下一轮工业化革命的主角,迈入发展“快车道”的建筑工业化,势必极大促进建筑产业链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进一步重塑,给建筑业投资、地产、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建筑业系统性变革时代到来

  日前,中国政府签署了《巴黎协定》,其中明确,我国将于2030年前后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众所周知,建筑及其相关的建材领域产生了世界上46%以上的碳排放,装配式建造和传统建筑方式相比,仅在减少建材浪费方面就能达到40%以上。这也是国家层面愈发重视建筑工业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国际经验方面,欧洲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也已有60多年的历史,现已实现装配式可持续绿色智能建筑和通过工业化建造方式使成本远低于传统建筑的装配式技术。多位来自欧洲的建筑企业负责人介绍称,如今名为HYBRID的装配式建造体系在欧洲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使用,其具备的模块化设计、高工业化生产、施工方便快捷、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建设行业的工业化程度。

  “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建筑工业化都是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建造方式转变的系统性工程。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核心问题是重‘技术’轻‘管理’,对传统建造方式依赖性强,也有些急于求成、缺乏耐心。未来,需要走绿色化、集约化、社会化、信息化发展道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表示。

  同时,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系统性革命,是生产方式的彻底性变革。尽管国家层面、地方政府都对建筑工业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批大型建筑企业也开始依托建筑工业化实现转型升级,并相继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眼前,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式滞后,设计、生产、施工、装配产业环节脱节等问题依旧存在,迫切需要解决。

  “在推进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系统性变革问题上,下一步需建立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以及与技术体系、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市场机制。除此之外,还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行技术、管理、市场的一体化。”叶浩文如是分析。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