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灾区”的博弈 ——北京金隅水泥经贸公司采访札记

中国建材报 韩凤凤 · 2016-11-12 00:02

  2015年华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建材行业全行业亏损,利润率-6.4%,亏损42.1亿元,为全国六大区域中效益最差,成为全国的重灾区。

  华北区域,正是金隅水泥的主战场。身处这样的重灾区,承担着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板块所属企业的水泥、砂石、外加剂、助磨剂等相关产品统一销售、供应和物流管理工作的环渤海地区京津冀经济圈最大的水泥供应商——北京金隅水泥经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压力很大”。

  根据2015年的形势判断,2016年华北地区的水泥市场依旧会充满硝烟。随着一场博弈大幕的徐徐开启,金隅水泥经贸人提前谋划,全方位布局,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所带来的各种可能。

  创新驱动

  全力提升金隅水泥市场竞争力

  正如预期,2016年市场需求依然低迷,量价一度持续走低。“面对来自各方的巨大挑战,水泥经贸公司突出以效益为中心,统筹协调优势资源,科学汇集掌握市场需求,创新营销服务体系,控制成本,加强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金隅水泥经贸公司党委书记范国良说。

  要在逆境中生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内外兼修,对外要开拓市场,对内要降本增效,做到开源节流。范国良介绍说,今年年初以来,公司首先创新理念、超前谋划,实现了营销模式转型升级。围绕“两个满足”,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满足”就是满足客户需求,满足生产企业运转需求。两个“转变”,即从简单的满足市场需求型向创造市场需求型转变,从传统的推销型销售向增值服务型销售转变,精准划分客户群,满足客户差异化服务需求。

  2016年公司强化产销衔接,合理调配水泥资源,结合用户对特种水泥的需求,协调金隅鼎鑫、邯郸金隅等新增水泥品种5个,有效填补了市场空白。“这些都是水泥行业的高端产品,虽然目前需求量还不大,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或许可以探索、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范国良说。

  公司科学管理招投标工作,通过深化区域联动与行业协同、升级工程信息数据库推进、拓宽与10余家大型集团的战略合作等措施,提升重点工程市场占有率。“今年年初以来,公司参与了北京新机场、京沈铁路、京张铁路等11个项目的投标工作,中标率达83%,新签订合同总量200万吨,有效保障了重点工程的利润水平。”

  在创新营销模式的同时,公司还通过创新采购模式等措施,有效控降成本,发挥了板块规模效益。

  金隅水泥经贸公司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逐步建立了以陕煤资源供应鼎鑫等南部地区企业,以山西煤炭资源供应承德金隅等北部地区企业,以蒙煤资源保障北京地区企业的煤炭采购渠道。同时通过协调使用高硫煤、加大水洗煤用量、跨区域采购等措施,协助生产企业优化煤炭采购方案,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公司还以冀北、冀中、冀南三个建材基地为依托,形成了区域内生产企业相互配合协调的采购工作机制,大大增强了金隅水泥平抑原材料市场价格的能力,同时密切关注区域内战略资源动态,成功取得了高碑店电厂2016年粉煤灰、脱硫石膏等战略物资的承包采购权。此外,通过尝试以液态渣替代粉煤灰,预计全年就可节约资金600万元以上。

  担当责任

  做行业自律的引领者

  “金隅水泥可以说是华北市场的龙头企业,不仅如此,国企的头衔,让我们每行一步都要体现出国企的责任与担当。停窑,我们带头;自律,我们牵头。”范国良说,毫不夸张地讲,今年以来,金隅水泥的各家企业已经牵头开了100多次会,就是为了发挥大企业的引领作用,实现市场价格的理性回归,区域企业的整体减亏,推动华北水泥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受区域内水泥产能过剩影响,各生产企业为保生存,纷纷利用降价、赊销等手段竞争客户资源,总体造成区域内无序竞争加剧,市场环境恶劣,由于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许多水泥企业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水泥行业只有“去产能、调结构”、“协同合作、提质增效”才是唯一出路。

  金隅水泥经贸公司认为,生产企业应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建立稳定供给机制,探索传统生产方式与环境有序兼容有效路径。不论是在淡季还是旺季,要随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企业库存情况,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实施,真正去掉富余产能,使供需关系得到实质性改善,提升价格水平,使企业的利润水平回归到合理的状态。

  为此,金隅各家水泥企业做了大量工作。

  在行业协会领导下,以区域引领者的责任和担当,凭借金隅水泥的整体资源优势和在京津冀地区的行业地位优势,金隅水泥经贸公司与冀东、河北省建材协会组织召开《河北省水泥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动员大会》,动员区域内企业要顺应供给侧改革的思路,积极参与和推动“错峰生产”,努力解决产能过剩的难题。

  北京分公司多次牵头组织北京、承德地区水泥企业召开协同沟通会,扭转恶性低价竞争的局面,达成了协作共赢、竞合发展的新局面。

  保定分公司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以“三沟通”为手段,使区域行业自律建设,走入了协同协商共通的良性轨道,也使区域产品售价逐渐出现了理性回归。

  石家庄分公司协同鼎鑫、赞皇两个企业加大与政府、协会的沟通力度,在协会的领导下牵头召集冀东、曲寨、中联、山水、天瑞等企业建立协同机制,召开沟通协调会议达70余次,建立完善限产提价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共同监督各减产停窑、提质增效执行情况,维护市场秩序。今年以来,鼎鑫、赞皇截至10月末均错峰停窑时间达90余天,全年错峰时间超过150天。

  宣化分公司协同广灵金隅在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地区召开多次的沟通协调会,由广灵金隅率先垂范、尽显大企业风范,带头限产、限量,赢得了各厂家的信任和尊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以金隅为首的多家企业不断强化大局意识,摒弃落后的竞争观念和做法,大家握手言和,加快融合,通过多次艰难沟通,最终在水泥市场限产增效上达成共识,成功由原来的主要竞争对手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对区域市场的稳定和良性秩序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截至目前区域效益同比已经大幅减亏,几乎每个企业都尝到了协调发展带来的甜头。”范国良欣慰地说。

  强强联合

  发挥金隅冀东综合实力做大做强

  “金隅和冀东一直将对方视为华北水泥市场上最强劲的对手。其实我们在年初就预料到,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上,双方免不了要打几场硬仗。”范国良说,“没想到,4月份,金隅冀东联合重组的消息传来,对手一下子变成了‘自家人’。这让我们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两家企业的目标变成了一个,竞争也好,协商也罢,两家企业的步调终将一致,形成一股更加强劲的力量,共同维护华北市场的共同利益。”

  金隅和冀东作为区域内最大的两家水泥企业,在京津冀水泥的熟料产能分别占29.1%和29.8%,重组完成后熟料产能将达到1.1亿吨,水泥产能将达到1.7亿吨,将跃至全国水泥产能前三甲。

  金隅和冀东同处京津冀区域,都肩负着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国有企业盈利、提升行业效益的重要使命。联合重组是改善行业秩序的有力手段,重组后,生产线分布均匀覆盖京津冀全部区域,优化产能、降低成本、资源互补,夯实了综合实力,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金隅水泥经贸公司借助重组战略契机,加强沟通交流,数十次组织金隅、冀东销售人员对所处销售大区进行工作对接,特别就京、津、秦、唐、承、保、石等销售交叉区域定期组织召开市场销售分析会,透彻分析目前水泥市场情况、市场预期、客户管控、合同履约等工作。着力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和客户维护力度,净化本区域市场,抑制和遏制低价倾销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维护行业利益,规范市场公平竞争,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强化金隅冀东在京津冀的主导地位,切实提高企业效益和盈利能力,实现做大、做强、做优。

  一张简单的成绩单展示了重组后金隅冀东前三季度的业绩:水泥(熟料)销量3411.2万吨,其中水泥销量2798.4万吨,销售收入达58.2亿元。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们看到了金隅冀东重组带来的经济上的收益,市场上的和谐,可以预见,新的金隅冀东水泥必将不负众望,开启金隅水泥板块崭新的篇章。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