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渐企稳 专家建议加快推进改革

中国证券报 · 2016-10-24 09:17

  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月度分析报告指出,结合2016年三季度数据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呈现企稳特征,周期性底部已经显现。沿着“权威人士”关于中国经济“L型”走势判断,中国经济可能已经或即将跨越“L型”拐点,进入“—”阶段。沿着更早关于中国经济“不对称W型”走势的判断,中国经济正在高风险压力下加速筑底,迎接中高速稳态增长的曙光。不过业内专家同时指出,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可忽视,化解各类风险,还需继续全面实施供给侧改革。

  经济企稳 风险尤存

  当前中国经济企稳有四方面重要表现。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一是从经济增长环比角度看,GDP三季度1.8%、二季度1.9%等数据都体现出经济转好;二是“三驾马车”之间出现一定的有机协调,比如工业投资有企稳态势,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等;三是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四是“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中国经济今年维持平稳增长,其中有两个重要支撑值得关注,一是房地产,另一个是基建加速。但目前经济企稳的基础和所受面还比较窄,或者说企稳基础并不稳。

  “比如,外部风险和国际市场冲击;国内债务紧缩风险;不同规模企业出现分化,兼并重组可能异化为大鱼吃小鱼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表示,2016年宏观经济企稳,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稳增长过程中各类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的基础之上,其可持续性取决于这些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和有序释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宏观风险或将来自于三方面:首先是短期来看,如何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在6.5%以上;其次是过度宣扬中国债务问题,带来杠杆率问题和流动性问题;最后是用行政化体系代替制度性改革。

  当前,我国居民杠杆率正不断创新高。从新增贷款来看,今年上半年增速加快。2011年以来,中国居民杠杆率已经上升了50%。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表示,杠杆率不断攀升,一是杠杆率发生过快,导致负债积累多;二是杠杆被配置到错误部门;三是与杠杆率上升相伴的是资产价格上升过快,一旦资产价格滑落,将出现强化去杠杆和金融加速器的效应。

  对于房地产市场,屈宏斌表示,21城接连推出调控政策,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反转不一定会持续。往前看,还要考虑到房地产出现新变化时,经济增长是否有新的支撑可以弥补,或者新的可以支持经济增长。进入2017年,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可忽视。

 加快改革成共识

  业内专家表示,化解各类风险,要继续全面实施供给侧改革。同时,金融改革也需提速,合理使用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工作在支持与配合“三去一降一补”上出实招、用实劲、见实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巡视员魏加宁认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商业银行去国有化,防止关联交易。同时,利率、汇率市场化,价格改革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意,市场经济不能违背价值规律。

  殷剑峰进一步提出金融改革的五个战略选择:一是要把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作为重点,“十三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工作更大力度支持和配合“三去一降一补”;二是要充分发挥并创新金融调节收入分配功能;三是要研究如何更好发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四是金融应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有更大作为;五是中国要在深度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金融监管体系完善中发挥更大作用。

  宗良提出,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又能够对内对外稳定市场预期,具体对策上可从六方面入手:一是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释放总需求;二是稳固推进“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三是货币政策要保持适度中性,短期不一定要加息,适时也可通过降准对冲;四是拓展宽财政的稳增长空间,重点加大对补短板领域的支持力度;五是有序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六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投资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还会依靠投资,但未来的投资和现在的投资也会不一样。”他认为,虽然现在转型正在推动,但还未成“气候”,判断是“星星之火”还是“燎原之火”的要点就是民间投资是否恢复,并且该领域要跟过去以及现在投资的领域不同才行。

编辑:孔雪玲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