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山西—华北水泥低洼市场形成记

中国水泥研究院 · 2016-07-21 08:13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期尧舜禹时代尧王立都平阳划分九州、制定法典,大禹治水,仓颉造字都是发生在山西,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是晋国所在,分立之后的三晋又都是雄于当世的大国。近代史上山西票号可称为中国金融之鼻祖,煤炭资源丰富成为山西经济支柱产业。出身于票号的资本家山西忻县人渠本翘从英国手中赎回山西多地煤矿采矿权,成立了山西人自己的矿物公司,从此改变了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可以说渠本翘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分水岭,在他之前山西为天下首富,产业结构是以票号业、贸易业和南北货运为主,在他之后山西的产业结构变成了采矿业、冶炼业,而这一产业结构一路便走了100余年。山西两山夹一川的地形使得这里的人们少受战乱之苦,东有巍巍太行,西、南有黄河为堑,北跨绵绵长城,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但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地形使得这里的文化、经济形成一种超稳定结构,而这种较为稳定的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时代令山西成为“中国的中东”,但长期忽略市场规律使得山西逐渐落伍,20世纪80年代以前山西的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处于中上水平,到20实际90年代中期却沦落为全国倒数第一。

  煤炭产业长期占据山西省经济发展支柱地位,同时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又是全国煤炭产业的重中之重,因此,山西省经济发展一方面由煤炭产业引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煤炭产业。煤炭一项就支撑着山西省工业的半壁江山,加上与煤炭密切相关的焦炭、冶金、电力,这四大传统产业在全省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到70%以上。近两年,就像东北地区进入了重工业基地转型困境一样,山西省也出现了“脱煤”经济转型瓶颈,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正是近年来山西经济发展变化的最主流解释。然而煤炭产业并不是山西经济发展滞后及下滑的唯一牵制力,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计划经济思维严重、缺乏有效市场竞争都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五”期间,山西省水泥行业在全国新型干法熟料快速发展的阶段却保持相对缓慢的发展,而在2009年38号文红线出台前后却出现熟料生产线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导致山西省市场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令供需关系发生逆转,由水泥缺口迅速演变为产能过剩。下面我们通过需求与供给两条线的发展历程来回顾山西省水泥行业的发展变化,并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需求端--投资拉动水泥效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求增速进入下降甬道

  1、工业投资占比较大,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水泥需求低于全国水平

  从山西省固定投资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占比长期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只有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两个阶段山西省第二产业固定投资占比低于第三产业,这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走势出现明显不同,“十一五”期间工业投资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的走势。从近十年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山西省煤炭行业投资占整体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在12%左右,而从全国情况来看煤炭行业投资占比只有1.4%。从而可以看出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差异,也正因此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行业的拉动效果也与全国整体情况不同。  

  图1:山西(左)及全国(右)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拉动水泥的三大板块--房地产、基建和农村投资来看,当前山西省房地产投资占全省整体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几乎一半左右,基建投资(含电力)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几个百分点,但从细分行业来看主要是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占比较高所导致,拉动水泥需求的主要基建行业交通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2:基建、房地产行业投资占全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比重长期低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重之和(除上文提到的两个阶段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低于第三产业),因此,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对水泥的拉动效果相比较,山西省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水泥消耗量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3:山西、全国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水泥消耗量变化情况(吨/万元投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会员单位:请登录继续阅读!

非会员单位:请进入中国水泥网网上商城公共资源库购买继续阅读!



  2、需求端投资增速进入低位运行阶段

  从需求端发展周期来看,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去的20余年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2-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体量小增长速度波动较大;2002-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尽管增速也出现较大波动,但整体来看增速维持较高水平,并在国家四万亿刺激政策之后出现增速历史高位;2014年至今是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增速迅速放缓并将持续维持略低水平平稳运行或继续下降。

  图4: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及累计同比增速(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各个细分板块来看,山西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本世纪开始进入较为稳定的快速增长阶段,但2010年开始也出现了增速下降的走势,2011年甚至出现投资量断崖式下跌,随后的几年内投资量呈增长趋势。

  图5:山西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及累计同比增速走势(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房地产开发投资在2001-2005年及2008-2013年保持两个阶段的快速增长,2014年开始出现投资增速快速回落,从2016年1-5月份投资情况来看增速基本与2014-2015年持平,保持相对低位稳定运行;而从历年房屋施工面积及增长情况来看,自2013年施工面积增速开始进入新一轮明显变换的周期,但2016年1-5月施工面积再次出现同比快速增长,同时新开工面积也呈现同比大幅增长,预计2016年全年房屋施工面积较去年将有明显增长,房地产对于水泥需求的拉动或有明显提升。

  图6:山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及房屋施工面积及同比走势(亿元,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山西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在2011年降至谷底后2012年快速回升,2015年累计同比增长19.18%,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而从2016年1-5月交通、水利等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次回落,水利重大项目数量也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这两者投资增速的回落或将导致山西省2016年整体基建投资增速回落,从而影响水泥需求增速回落。

  图7:山西省基建投资几同比增速(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Page]


  二、供给端--“十二五”前期供需关系逆转,行业遭遇严重亏损

  1、投资与产能

  2010年以前的山西水泥行业--乐享供小于求的水泥短缺时代

  山西省熟料生产线建设时间滞后于全国其他地区,截止到2009年底,山西省有42条新型干法生产线,熟料产能约2200万吨,其中有30条都是2000t/d以下的规模,4000t/d以上的生产线只有2条。

  省内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大规模投资及建设发生在2009年,2010年之前,晋中和晋南地区由于很多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尚未投产,水泥市场需求存在缺口,河北石家庄、豫西和晋北的企业都运输部分熟料和水泥进入晋中和晋南,水泥供需较为平衡。

  图8:山西省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同比增速(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山西省建材行管办

  同时2009年以前,国内大型水泥企业鲜有在山西布局的,山西省内水泥企业一方面是老牌国有企业,还有“十五”期间快速涌现的民营企业。例如始建于1934年的太原狮头水泥、建于1958年的大同水泥、以及1986年建厂的晋牌水泥(前身是山西水泥厂),这三家老牌国企是“十五”之前山西省境内的主要水泥企业,而随着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发展这三家老牌水泥企业也逐渐走向没落,大同水泥2008年破产倒闭。2000年之后民营资本开始在水泥行业活跃起来,智海水泥、新绛威顿以及福建民营企业吉港水泥等快速在山西省内布局新型干法熟料产能,但规模较小,均为2000t/d或2500t/d。

  2010年以后的山西水泥行业--群雄逐鹿,产能瞬间严重过剩

  在民营资本水泥企业快速兴起之后,大型水泥企业冀东水泥率先入晋,紧接着山水水泥挺近山西,随后华润借助能源合作之机进入山西水泥市场,金隅的“大十字”战略令其纵横华北市场跨进山西市场,中联水泥也联手本地老牌国企狮头水泥入晋分一杯羹。然而,就在诸侯纷纷入晋产能尚未投放完毕之际,山西省水泥行业就已经预见到了产能过剩的前景,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的建设来势凶猛,从图8可以看出2009-2013年山西省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顶峰。直到2014年山西省水泥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出现大幅下降,2015年却又见回升走势,并且截止到2015年年底仍有9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建,其中7条为日产5000吨的规模(2015年已有3条日产5000吨的熟料生产线基本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山西为目前全国少数还在大量投资建设水泥生产项目的省份。

  图9:山西省历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及新增情况(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协会,中国水泥研究院

  截止到2015年底,山西省共有水泥生产企业146户其中水泥粉磨站84户),在产的水泥熟料总产能6005万吨,水泥总产能12729万吨(熟料生产企业兼有水泥产能7141万吨,水泥粉磨站产能5588万吨)。另有仍未被淘汰但近两年一直停产的20户水泥企业的水泥窑(其中有6户改为只粉磨水泥)和18户水泥粉磨站的共计522万吨水泥熟料产能及1423万吨水泥产能。2015年,山西省水泥产能利用率只有28%(按照在产产能1.27亿吨计算),产能过剩率达到257%(全国平均水平为过剩45%);熟料产能利用率为37%,远低于全国67%的产能发挥率,产能过剩率为167%。无论是水泥产能还是熟料产能,山西省水泥行业产能发挥率之低已属全国之最。  

  表1:山西省水泥、熟料产能及产能利用率与全国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研究院,山西省建材行管办

  2、产量与价格

  “十二五”总产量超过“十五”与“十一五”之和

  “十二五”期间山西水泥产量实现大幅增长,从年度产量增速来看2010-2012年均大幅超过全国整体水平,“十二五”五年产量总和超过了2001-2010年10年的产量之和。然而山西省水泥产量增速的抛物线在2013年开始急剧下降,2015年产量同比减少20.58%,除去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其同比跌幅仅次于辽宁,产量水平是“十二五”期间最低的。由下图可以看出,山西省水泥产量在2010年开始快速冲高,2014、2015年出现快速回落走势。

  图10:山西省水泥产量及增速变化(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山西省可以分为晋北、晋中和晋南三个大区,晋北包括大同、朔州和忻州三个城市,晋中包括吕梁、太原、晋中和阳泉四个地级市,晋南包括临汾、长治、晋城和运城四个城市。随着大规模生产线建成投产,三个大区均由水泥缺口快速演变为供过于求。目前晋中熟料产能最大,超过2800万吨,其次是晋南地区2000万吨,晋北地区熟料产能不到2000万吨,晋中是山西水泥消费最大的区域。

  价格沦为全国低谷,行业亏损严重

  从近几年历史数据来看山西水泥价格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出现最高值之后开始逐步下滑,自2014年6月份开始,山西水泥价格成为全国垫底省份,并维持一路向下的走势。2016年,山西省水泥价格继续下行走势,在4月底5月初价格跌倒最低点之后5月中旬开始出现明显上扬走势。而此次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供给端企业为了减亏而做出的推涨,并非需求端拉动涨价。

  图11:近几年山西省P.O42.5散装水泥价格走势(元/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

  省内分城市来看,当前晋南的运城、临汾处于价格高位,这与其地理位置靠近陕西有关,目前山西与陕西的水泥价格差可达30元/吨;而接近河南北部的长治则价格较低,晋中太原、晋中等市价格处于全省中等水平,晋北大同之前价格处于全省地位,但今年5月份以来当地企业价格跳涨积极性较强且落实情况较好,一跃成为省内价格高位地区。

  图12:重点城市近期价格走势(P.O42.5散装,元/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2013年开始山西省水泥行业利润出现亏损,2015年成为全国水泥行业亏损最严重的省份。2015年全省水泥行业产品销售收入60.7亿元,占全省建材工业比重36.5%,同比下降34%;实现利润总额为-21亿元,比上年增亏9亿元;亏损企业64户,亏损面高达7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1.5亿元,占到全省建材行业亏损总额的86.3%,同比增亏7.6亿元,增长了54.8%。2015年山西省水泥行业亏损总额已占到全国水泥行业亏损总额的10%。

  表2:2013-2015年山西省水泥行业收入及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山西省建材行管办,中国水泥研究院

[Page]


  三、企业格局--集中度较差,企业难以改变现状

  山西省尽管算不上水泥大省,但以其自身的产能规模来看企业数量偏多,产业集中度偏低,截止到2015年前5家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不到45%,各省市排名倒数第一。同时依然有很多小规模的熟料生产线,4000t/d及以上的熟料生产线产能占比不到一半。

  图13:2015年各省前5价熟料企业产能集中度排行(%)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山西省大型水泥企业布局来看,区域先行者冀东水泥入晋之初企图通过在晋南、晋北、晋中三个区域布点将京津冀与内蒙连接,但后来进入者山水水泥却用截断连接之势在晋东南、晋中、晋北布局,在太原西、北面形成一道屏障大大削弱了冀东水泥晋北、晋中之间的联动。华润水泥在山西的布局则是由点到面的模式以及围绕太远经济圈的覆盖模式,这令晋中区域产能迅速过剩,竞争一时间尤为激烈。金隅水泥后来进入同样三点布局,布局点也均有各自的考量。这些大企业进入后纷纷将原来的小规模生产线改造提升为4000-5000t/d规模,或新建大规模生产线,这使得山西省当地原来的2500t/d及以下的水泥企业备受威胁。

  图14:山西省水泥生产线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1、区域先行者冀东水泥--三点布局连线全晋

  冀东水泥在确立了“三北战略”之后,先后整合京津冀市场、进军东北和陕西,而山西一直是华北战略的空白点,冀东进驻山西不断填不了华北战略的空白也使得山西成为串联山西、内蒙古和京津冀的重要布局。运城为冀东水泥进入山西的突破口,公司与闻喜海天商贸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冀东海天水泥闻喜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一条4500t/d生产线,生产线于2009年8月点火投产。随后冀东水泥转战冀北大同,通过并购重组大同水泥、兴建两条5000t/d生产线成为晋北市场的领军者。之后返回晋中收购太原双良鼎新,并在阳泉新建一条5000t/d生产线。

  图15:冀东水泥山西省布局及生产线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冀东水泥占据大同之后通过对晋北市场的掌控辐射内蒙和张家口市场;通过进军晋中太原和阳泉雄踞山西最大水泥消费市场,同时可以阻挡冀南地区低价水泥进入太原扰乱市场;晋南运城布局一方面与豫西地区进入者形成竞争局面阻挡,另一方面可以输出至陕西东部水泥高价市场。

  然而,随着后来山水、金隅的进入,冀东水泥的竞争优势受到很大影响,2012年冀东水泥山西大区被重新规划,大同冀东划入内蒙大区中,同年山西省产能过剩之势越演越烈,冀东水泥在加强内部运营管理的同时也在努力降低能耗指标,同时也在积极调研农村市场。

  2、规模最大者山水水泥--措施最佳时机却以规模取胜

  山水水泥其实早在2008年以前也非常看好山西市场,但由于当时正值香港上市和进军东北市场,所以错失了进入山西的最佳时机。随着辽宁的整合结束,山水开始再度考虑进军山西市场的战略布局。2009年山水在晋东南布局长治、晋城两个地级市,填补了大企业在晋南市场布局中的空缺,也促使了后来山水水泥在豫北地区的收购。随后,山水水泥辗转晋西北地区,分别在朔州、忻州和吕梁地区各筹建一条5000 t/d、2500t/d和5000 t/d的新型干法线,在太原西面和北面形成一道屏障,削弱了晋北地区水泥进入太原的优势,也直接导致冀东水泥在晋北和晋中之间联动的困难。同时山水集团也大力寻求本地企业的合作项目,潞城的晋牌水泥就是这样加入到山水集团中的。

  图16:山水水泥山西省布局及生产线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山水的多点布局全面截断冀东水泥三点一线的联通,也助推了全晋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升级。产能全部投产后,山水水泥在山西省的熟料产能在930万吨左右,是山西省熟料产能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占全省熟料产能比例为15%左右。尽管是单家企业熟料产能占比最大,但由于其所在的晋中及晋南地区熟料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仍然不能形成较高的市场话语权。

  尽管山水的大规模布局令山西省产能过剩雪上加霜,但大企业的大规模进入令山西水泥市场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小规模生产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同时随着环保、能耗等指标的逐渐提高,2000t/d以下规模的生产线已经有很多或退出市场或产能置换为大规模生产线。

  3、华润水泥--借助能源合作空降山西,多板块入晋布局

  2009年华润与山西联盛集团联手共同组建了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携煤业、炼焦、化工、电力、水泥、贸工农、房地产等7个产业重磅、全方位覆盖式进入山西,华润水泥借机进入北方市场。华润水泥2010年开始正式实施北方战略,并于2011年成立华润水泥山西大区。2010年华润水泥将柳林福龙水泥的两条5000t/d生产线收入囊中,剑指陕北市场;2011年在长治潞城新建了一条5000t/d熟料生产线。进入初期,华润水泥计划在方山、临汾、忻州建设熟料生产线及混凝土搅拌站,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建设计划被搁浅。

  表3:华润水泥山西生产线布局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华润进入山西之时山西省水泥产能过剩已经开始显现,华润集团进入山西意在煤炭能源行业,2010年华润电力通过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同金业集团签订《企业重组合作主协议》,约定华润联盛、中信信托、金业集团以49%、31%、20%的比例出资成立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并以此为重组平台收购金业集团的资产包,该资产中最“值钱”的三个煤矿。然而据传华润在收购山西金业集团资产的过程中存在不正当利益,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而水泥产业投资计划的搁置一方面或因煤炭板块的重组,另一方面也必定是华润水泥看到了区域产能过剩及需求不足令企业停止产能扩张的步伐。

  4、金隅股份--群雄并立之时入晋,寻找恰当点布局

  金隅股份进入山西或许有主动的成分也或许存在被动的成分,在“大十字”战略后,金隅完成京津冀大本营的布局,同时也北上吉林东北、南下河南,而截止到金隅股份进入山西之前,京津冀区域受到冀东水泥的不断挤压,东北地区也无法得到更大的竞争优势。而在山西地区此时恰是群雄逐鹿之时,上大压小、产能置换仍有较大空间,于是金隅水泥首先在岚县与昌通建材共同出资设立岚县金隅水泥,作为金隅股份进军晋西北的桥头堡。岚县位于忻州西部,在此区域内尚无其他企业布局。随后金隅收购孟电集团在山西陵川一条3200t/d生产线,将河南沁阳金隅与河北邯郸金隅连成一线。这两个点布局成为金隅股份成功突围进入山西的重要布局,随后在左权布局继续呼应河北市场,在广灵抢先华润水泥一步拿下富城水泥布局晋北。

  表4:金隅股份在山西的生产线布局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十二五”初期,按照山西省水泥主管部门的规划,未来山西省将形成“五大水泥集团”,但其中并没有金宇水泥存在,山西省水泥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中国建材并没有纳入山西省“五大产业集团”的行列,但最终中国建材收购了当地最大水泥狮头股份,他表示当时山西水泥市场格局还尚未形成,还没有一家大企业能够对当地市场起到议价低位,因此各大企业纷纷看好在此布局。然而在2012年之后,山西省熟料、水泥产能一夜之间严重过剩,随后水泥需求持续疲软却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后来进入并积极布局的金隅股份目前不知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

[Page]


  四、未来发展展望

  1、2016年需求量或将有所好转

  近年来山西省工业投资比重再次进入下行周期,煤炭行业改革成为导致工业投资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整体投资结构向第一、第三产业倾斜。从山西省2015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7%,但从其中细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速为12.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2.1%,近几年第三产业中投资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明显增加,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近两年占第三产业投资比例达到45%左右,因此房地产不仅支撑了山西省国民经济发展,也成为支撑水泥需求的主要力量。

  图17: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投资占比(左图)及其投资增速(右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近年来房地产投资、房屋施工面积及新开工面积变化来看,山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尽管增速同全国一样出现大幅下滑,但依旧有很大规模的投资在支撑,同时房屋施工面积也依然有很大规模,2016年上半年也维持了较好增速。2015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出现同比小幅下降,2016年1-5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再次大幅回暖。同时第三产业中的基建投资2016年1-5月份也出现同比大幅增长的走势,房地产与基建投资的向好走势似乎预示着2016年水泥需求将比去年有明显好转,然而从单月投资走势来看5月份房地产投资、房屋施工面积及新开工面积、基建投资都出现增速大幅回落走势,如果下半年投资增速能够维持现状停止下滑全年水泥需求必定明显高于去年;如果下半年投资增速保持下降走势则2016年山西省水泥需求或与去年持平或小幅下滑。

  2、新冀东、山水双雄鼎力,市场整合或将进一步加强

  金隅股份与冀东水泥合并之后形成的新冀东在山西将成为熟料产能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山水水泥与排行第三的华润水泥熟料产能差距在500万吨左右,而新冀东与华润水泥的熟料产能差距超过600万吨。待金隅股份与冀东水泥股权与资产交易全部完成之后,山西水泥市场格局将呈现新冀东、山水水泥双雄鼎力的局面,小规模水泥企业的市场话语权进一步得到削弱。

  2014年开始山西省水泥产量出现同比下滑现象,2015年产量继续同比下滑,且下滑幅度更甚于2014年。面对需求乏力及产能竞争激烈的局面,小企业及部分大型水泥企业均有退出市场的意愿,然而如何退出市场,如何找到产能承接方是产能退出面对的直接难题。长期来看,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都将令山西省小水泥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无论是小企业主动退出还是通过大企业出资设立退出基金,方式可能多种多样,结局却似乎只有一个,山西省的水泥市场格局或许不再是“十二五”初设想的“五大水泥企业集团”,数量或许将更少。

  从产能层面来看,2016年1月份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发布第1号公告显示山西省用4个在建项目570万吨产能,包括临汾山水的4000t/d熟料生产线、蒲县龙祥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5000t/d熟料生产线、华润水泥(忻州)有限公司的5000t/d熟料生产线和山西西山华通水泥有限公司的5000t/d熟料生产线,来置换已经或即将淘汰的32个落后产能项目共计575万吨产能,其中计划于2016年淘汰的有2个,共计74万吨熟料产能,其余30个共计500万吨产能均在2011-2013年已经拆除)。也就是说过去三到四年内淘汰的熟料产能有一部分用于当前在建产能的置换,这使得过去的产能淘汰打了一个折扣,对违规在建项目是一个肯定。而未来用落后产能置换新建产能的空间也将大大缩小,市场需要解决的是制定现有产能之间的加减法则,山西水泥行业能否在去产能的背景下诞生新的市场领导者我们拭目以待!

附件:山西省水泥行业报告——《山西—华北水泥低洼市场形成记》

编辑:jirong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