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下综合管廊是怎么运维的

《中国勘察设计》李春梅 · 2016-05-26 09:28

  新加坡滨海湾地下综合管廊自2004年投入运维至今,全程由新加坡CPG集团 FM团队(以下简称“CPG FM”)提供服务。如何保障综合管廊的安全成为摆在新加坡政府和CPG FM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建设管理好这条综合管廊,CPG FM以编写亚洲第一份保安严密及在有人操作的管廊内安全施工的标准作业流程手册(SOP)为基础,建立起亚洲第一支综合管廊项目管理、运营、安保、维护全生命周期的执行团队。与此同时,具有30多年物业管理经验的CPG FM设施管理部总经理梁忠恕被新加坡政府选定为滨海湾综合管廊设计图纸审查小组顾问,从设计环节提供安全建设、运维的咨询意见。

  一、运维管理贯穿管廊周边地块开发建设的始终

  由于新加坡综合管廊建设完成、投入运营的时间早于周围的许多建筑的开发建设,所以在管廊运维期间,经常会有附近土地开挖打桩而影响管廊结构的稳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PG FM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两点解决办法:一是要求所有在管廊附近开挖的施工单位必须提交一份打桩的施工图纸给CPG FM;二是由CPG FM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分析后,才能开始施工。以上办法大大减少了管廊外部维修等不必要的花费和麻烦,有效地节约了运维成本。CPGFM曾通过审查管廊周围建筑工地的施工图纸,发现该建筑施工会破坏管廊的结构,立即给予制止从而减少了损失。

  另外,由于综合管廊在地下,很多沙井进出口很容易被其他建筑施工所覆盖(如下图所示)。为了避免这个问题,CPG FM建议在沙井盖周围装上传感器,以便当沙井被覆盖时,工作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作出反应。

  二、系统化、精细化管控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

  地下综合管廊使用寿命长达百年。如果把管廊设施视为生命体,那么,进行日常系统性、精细化地保养就能延缓管廊内的设施、设备衰老,减少其“生病”的几率,延长使用寿命。这就为投资建设方节省了日常运维的资金投入。如何确保综合管廊生命体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养、维护?CPG FM团队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和实践经验。

  在综合管廊运维管理所涵盖的接管期、缺陷责任监测期、运营维护工作期等三个阶段,运维管理所包括的人员管理、设施硬件管理、软件管理等三部分,均有标准流程手册进行指导和严格的考核机制作为保障。在多达30本的操作手册中,《质量保证SOP》和《主要通讯程序SOP》是根本要求,《运营和维护SOP》、《计费与征收管理SOP》、《结构SOP》、《安全与健康和环境SOP》、《特殊程序SOP》是支持系统。系统的、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有利于提前预测、排查、解决故障,延缓了设备、设施老化,延长了设备、设施的寿命,为投资方带来了更好的回报。

 三、打造智慧运维平台,为管廊生命注入新活力

  滨海湾综合管廊自2004年投入运维至今已有12年,目前的软件系统已接近10年~15年的生命周期,加之近年来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自2014年起,CPG FM与大学机构联手进行智能运维平台的研究和探索。

  该智慧平台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从操作人员进廊前的保安工作到入廊后的人员追踪,都可用闭路电视或传感器了解他们的行动且能自动分析报警。例如,运用装有探测头和GPS定位系统的自动飞行器。此飞行器不受天气限制且可以设定飞行路程,使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日常巡查,而且此飞行器上的探测头还可以进行智能拍摄,检测到管廊周围有异常能自动报警,使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了解管廊安全状况并能立即作出适当的反应;运用人工智能闭路电视分析仪。此闭路电视分析仪适用于管廊内所有一般的摄像头,如果摄像头拍摄到任何廊内工作人员不正常的活动情况或者超过其工作活动范围,闭路电视分析仪可以立即分析并报警,监控室内工作人员可以立即作出反应。这样既可以保证廊内工作人员的安全也可以保证管廊内不会发生任何违规的行为。

  运维智慧平台建设是个系统的研究、实施过程,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集中式的绩效管理平台,包括智能能源监测、智能照明、智能保安、智能运营等,这个平台能实时跟踪整个管廊的重要设备,减少开支、增加效率;二是可持续的管廊内部环境技术,包括环境监测、通风系统监测、空气质量、施工条件等;三是集中式数据库解决方案,包括智能数据存储、提高能效、可持续性&容量可变化性、运行速度快&系统可靠性等,可以不断分析改善管廊条件;四是智能监控仪表盘,可以融合所有监控系统,只显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信息。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