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将再建8个地下综合管廊
市民文化服务中心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
经南九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综合管廊很宽阔,检修工人可完全自如地作业
据郑州晚报报道,日前,郑州成功入围2016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其他城市还包括广州、石家庄、青岛、杭州、成都、合肥等。
综合管廊建设完成后,水、电、气、暖、通信光缆等都在一个综合管廊内,需要维修或者迁改管线时,就不用破路挖沟了。5月17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召开新闻专题通气会,通报郑州市区综合管廊试点专项规划。
郑州成地下综合管廊试点
今年3月,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启动“2016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要求各省择优推荐1个城市参与竞争。
经省政府推荐后,郑州市政府成立工作组,历时40余天编制完成约16万字的申报材料,收集了100余份相关文件形成文件汇编,并深入征询专家的意见建议,认真修改完善申报材料,按照要求上报财政部、住建部接受资格审核。
经过公开答辩、专家现场评审后,郑州和广州、石家庄等15个城市一起入选。
据财政部2014年底发布的有关规定,“国家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
“郑州入选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后,将有机会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补助。”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项目经过验收后,国家每年将给予4亿元的财政支持,3年累计12亿元。
先行先试经验颇丰
总说“郑州郑州,天天挖沟”,其实刚进入本世纪,郑州就在规划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
2000年,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亲自主导规划建设郑东新区,前瞻性地在CBD副中心规划了综合管廊。
2010年2月起实施的《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规定,“依附道路建设的地下管线,应当与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同步铺设;有条件的,应当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郑州市的试点工作主要在郑州经开区、郑东新区等区域。
2013年8月,河南省首个地下管道综合管廊项目在郑州市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正式启动。同年郑州市率先完成570平方公里、总长度2.3万公里的地下管线探测,建立了三维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摸清”了管线底数。
2014年,郑东新区CBD副中心基础设施工程综合管廊工程开工,目前3.2公里主体工程完工。
今年2月,郑州航空港区双鹤湖中央公园项目正式开建,该项目的先期工程——中原地区最大的地下管廊工程也正式开工。
地下综合管廊也叫做地下公共管沟,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地下管廊继续挖不停
郑州开掘地下管道综合管廊的“脚步”正在加快。
2015年12月郑州市编制了《郑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提出了“大系统、小集中”的规划理念,协调与城市开发建设、地铁、隧道等大型设施建设的关系,最终确定郑州市综合管廊“十字+环”的整体布局结构。规划2016-2020年郑州市建设214.3公里,其中2016年建设总长度58.6公里(含试点项目44.1公里)。远期至2030年规划建设综合管廊575.5公里。
郑州市目前已确定2016年新开工8个地下管道综合管廊项目,总长约44.1公里,总投资约59.5亿元,分为旧城改造、合村并城、新区建设三类。这8个项目均计划在2016年开工建设,2017年年底前竣工,2018年运营。
2020年前,建设地下管廊超200公里
按照规划,到2020年前,郑州市将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14.3公里。其中,2016年建设58.6公里(含试点项目44.1公里)。
远期规划至2030年,计划建设综合管廊575.5公里。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该市将结合地下空间开发、道路管线改造、新区建设等进行综合管廊示范区建设,完成建设目标。
远期由点到面、联结成网,形成综合管廊骨干网络,全面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进度 今年开工的8个试点项目总长约44.1公里
郑州市今年将开建8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总长度约44.1公里,总投资约59.5亿元。8个试点项目分为旧城改造、合村并城、新区建设三类。
旧城改造类:二七商业区项目和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南区项目。
合村并城类:金水科教园区项目、二七马寨新镇区项目和惠济花园口组团项目。
新区建设类:郑东新区白沙组团项目、航空港区会展高铁商务区项目和航空港区园博园片区项目。
合村并城和新区建设两大类别的6个项目为单层地下综合管廊;旧城改造的2个项目分为两层,地下一层为综合管廊层,地上二层兼具商业开发。
目前这8个试点项目已获初步设计批复,具备开工条件。
4个在建项目两个主体已完工
目前,郑州市正在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有4个,其中两个项目主体工程已经竣工。
郑东新区CBD副中心综合管廊项目,采取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和框架结构集成化施工,主体工程3.2公里已建设完成。
作为河南省首条综合管廊的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综合管廊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一期主体工程2.2公里已建设完成。
郑州市民文化服务中心北区的中环廊工程,是集综合管廊、交通环廊和地下空间开发于一体的项目,目前两公里长的环廊段正在建设。
航空港区双鹤湖片区综合管廊项目为郑州市最长的管廊项目,全长6.1公里,目前在建。
此外,郑州市规划预留了20条主干道穿越南水北调管廊位置。其中,航空港区郑港三路穿南水北调管廊已建成投运。
PPP投资模式成为资金保障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综合其他城市经验,郑州市将8个项目整合为3个项目包,投资以PPP模式为主,建设运营采用EPCO模式。
在建设郑东新区的地下管廊时,郑州市已经采取PPP模式。由市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基础,引入社会资本,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行。
业内人士分析,入选试点城市后,PPP方案的实施也更容易,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领域。
此外,河南商报记者获悉,郑州市政府已经制定《郑州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作为管廊后期维护保障的依据。
到2020年,郑州市规划建设214.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其中2016年建设总长度58.6公里。远期规划到2030年,规划建设综合管廊575.5公里。
为何功夫用在“地下”
据悉,根据管廊的功能差异,每修建1公里需要花费8000万元到1.2亿元,地面空无一物,却是投入巨大。此外,综合管廊还需高成本维护。
一直关注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的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管廊的设计寿命是50年,经过检修加固达标后仍可使用,总体成本相对划算。就社会效益来说,地下管廊可以避免多次开挖带来的交通问题、路面损耗,也避免了管线开挖中误损等多个问题,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帅旗认为,郑州市将真金白银的使用从城市建设的“地上”转向“地下”,是城市建设方式改变,更是执政理念的改变,是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从城市发展的长远承载出发,这是一种不图“看得见”,一心为民的体现。
试点 哪个最“高大上”?市民文化服务中心中环廊
在众多项目中,要数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的中环廊隧道工程最“高大上”,上下3层,是郑州首座地下环廊工程。
中环廊由市民大道、乐山路、兴国路和图强路围合而成(市民大道和兴国路另外建有单独交通隧道),主通道全长约1989米。该环廊平均埋深17米,部分最深的地方深约21米,足有7层楼高。
环廊共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车行交通层(隧道层),中间为夹层,下层为管廊层。管廊层在最下方,高约2.5米,有4个独立舱,电缆光纤、雨污水、热力、燃气等在不同舱内。中间夹层又称做检修层,高约2.5米,主要起到通风、检修管道时投料等作用。
中环廊隧道工程设计年限100年,计划施工工期为两年。
最新确定的8个综合管廊试点项目
项目名称 规模(公里) 投资(亿元)
1.二七商业区 2.2 5.76
2.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南区 5.3 4.50
3.白沙组团 12.8 19.71
4.高铁会展商务区 2.8 3.76
5.园博园片区 5.6 9.02
6.惠济花园口组团 5.3 6.42
7.金水科教园区 6.9 6.78
8.马寨新镇区 3.3 3.55
编辑:徐洁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