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投资可能企稳反弹 经济运行L型拐点可能显现

经济观察网 · 2016-04-21 17:17

  伴随积极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力度加大、房地产政策转向需求松绑和货币政策稳健偏松调节,经济运行逐步发生变化,2016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6.7%,出现了企稳向好的积极信号,未来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应针对性地适时调整。

  这应该是自步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上演的最出乎预料的剧情反转了:在经历了低迷承压的一、二月份之后,主要经济指标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几乎全都回暖上攻。最终2016年一季度GDP增速实现了6.7%的增长。这一增速尽管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都略低,但仍然运行在6.5%-7%的合理区间,并好于预期。更重要的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因素不断增多。但应该看到,一季度成绩单的取得与财政和货币的双向主动发力有很大关系。下一步稳增长政策能否有效撬动社会投资、居民消费和经济企稳,都还有待进一步检验。而当下,实体经济又面临着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艰难任务,国际市场波动不断,诸多矛盾依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客观分析一季度中国经济的成绩单,又当如何观察二季度实体运行和政策趋势,都尤为关键。为此,经济观察报本期推出一季度经济运行和政策观察专题报道,我们希望这个专题能够给您的实体或资本投资决策带来帮助。我们和您一样期待换挡期的中国经济能够尽快实现筑底、企稳、回升。

  经济运行初显企稳

  多因素将带动出口逐步好转。3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11.5%,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出口负增长,出口增速比2月上升了36.8个百分点。不过,在国内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重、制造业去产能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传统出口行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在外需缓慢回暖以及多方面积极因素共同作用下,2016年出口形势有望改善。美欧经济弱势复苏可能带动外需环境缓慢改善。对外经贸合作加深和区域贸易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有望形成周边、“一带一路”和全球三个层次的自贸区建设布局。促进外贸增长政策将逐渐显效。海关及地方政府将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加大税收优惠及返还力度,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全年投资可能企稳反弹。2014和2015年初投资增速都曾出现骤然下降,今年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比去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在交易回暖带动下企稳回升,1-2月增长3%,比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上升至23.8%。

  这预示着未来大量新开工项目将陆续出台,从而有力地推动投资增长。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改变了2015年全年利润下降的局面,将缓解工业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其投资和生产力度。

  PPP项目落地加速,有助于释放稳增长能力。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在直接推动投资增长的同时,还将带动上游钢材、水泥等行业需求,对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都将起到拉动作用,其直接和间接影响合计带动投资增长的比重可达约40%左右。

  3月制造业PMI中企业经营活动预期继续大幅反弹,预示二季度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更加活跃。与此同时,全国主要生产资料中62%的市场价格上涨,黑色金属类价格涨幅超过13%。近期重点企业粗钢、铁精粉日均产量上升,反映出投资需求得到改善。综合判断,今年投资增速可能略高于去年。

  消费具有保持稳健增长的潜力。近年来每年初消费增速呈下台阶特征,主要原因是同比增速以年度为周期计算,年初基数逐年上升导致降幅明显,之后月增速相对于年初而言平稳微升。今年财政赤字率扩大的同时支出结构将调整优化,将把促进服务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着力点。从减税、降低成本、鼓励创新、加快物流发展等保障性消费供给,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

  年内CPI涨幅将上升,PPI降幅则会持续收窄。一季度CPI达2.1%,为近一年半以来最高值。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为1.5%,食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是抬升CPI的主要原因。猪肉价格、翘尾因素、货币流动性将推动CPI在二季度上升,个别月涨幅可能会超过3%,但消费物价上涨总体上可控。3月PPI环比0.5%,为近27个月首次正增长。未来翘尾因素逐月上升,PPI跌幅可能会持续收缩。

  综上分析,当前经济虽仍有下行压力,但前期系列组合政策的效应开始显现,运行环境正在改善;需求呈现回升,价格开始反弹。

  二季度之后随着前期大量稳增长政策逐渐释放效力,企业补库存意愿将逐渐增强,从而持续有效地提振需求。鉴于周期性因素尤其是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因素的改变,自2015年以来的增长下行态势可能在2016年改变,出现L型运行模式的拐点。未来增长可能在6.5%至7.5%区间摆动,保持中高速的平稳运行态势。

  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四个不确定性。二季度后美联储加息前景不够明朗,如果进一步加息则会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影响。由于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尚未完全开放,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资金流出甚至外逃的冲击作用相对较小,但其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仍应引起高度关注。今年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对经济的短期负面效应难以清晰考量。

  从长期看,产能过剩治理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当下房地产投资能否持续回升及其程度尚不明晰。房地产库存压力能不能有效减轻,投资增速能不能持续回升,将对未来投资增长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工业通缩压力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年内PPI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通缩风险可能倒逼工业内部结构转型,工业通缩和产能过剩双重压力可能制约今年工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进而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经济增长。

  针对性地适时微调宏观政策

  虽然一季度经济运行初显企稳,但面对众多结构性难题和极其复杂的内外部经济挑战,2016年仍需要更有针对性、更为适度和更加精准的政策应对,以扩大和巩固向好势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应实施更有力度、重点突出、效率更高的积极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预算应加大结构性调整,新增部分应主要投向“促转型”、“调结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财政赤字、财政支出与减税降费同时并举,尤其应减轻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负担。加大力度发挥财政补贴对消费的杠杆效应,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增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应加快财政预算支出进度,上半年尽快安排赤字资金,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货币政策应稳健中性,兼顾降杠杆、控泡沫、防通胀和稳汇率多重目标。在流动性相对宽裕、利率水平明显回落的环境下,一线城市房价已爆发一轮快速上涨,整体去库存和局部抑泡沫的反方向需求已经对当前货币政策形成挑战。货币政策若进一步向松方向大幅调整,还可能增加资本流出压力,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条件下,本已趋稳的人民币汇率重新可能面临新的大幅波动的风险。年内降准应仅限于对冲因外汇占款减少所带来的流动性不足,未来已不宜再考虑降息。

  进一步激发各方主体投资活力,提升投资有效性。应支持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后的市场化融资,保障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来源。加快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投资领域,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PPP模式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体系,促进创新模式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带动。加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深化财政与金融的合作,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和项目优势,共同推进稳增长各项举措的落实。

  房地产政策应因地制宜,从扩需求和促投资两个方向同时发力。在需求端,应继续解除三、四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现有的不必要的限制,促进合理购房需求顺利释放。在供给端,应加大重点城市的土地供应,优化住房用地结构,减少囤地现象。积极推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以改善供应吃紧的状况,以市场化手段防止房价上涨过快。未来房地产政策应顺应市场变化,形成差异化和多元化格局;因城施策,及时应对。

  面对2016年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应作适当调整。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应保持积极态势,以为稳增长和调结构增添新的动力,支持、扩大和巩固经济体已经出现的向好局面。货币政策应适时走向中性,以寻求稳增长、调结构与抑泡沫、降杠杆之间的平衡,防范市场可能出现的系统性突发风险以及抑制中长期金融风险隐患。未来防通缩与防通胀应同时并举。一手应注意管理货币供应快速增长下消费领域的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泡沫抬头,另一手仍应维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以促进工业领域通缩状况的持续改善。

编辑:王超涵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