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奖励、补贴政策,又注重“引”“逼”结合 上海装配式建筑成倍增长

广东建设报 · 2016-03-01 09:28

  笔者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获悉,2014年该市装配式建筑落实量达到312万平方米,较2013年翻了一番;2015年落实装配式建筑达610万平方米,全市累计落实装配式建筑总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

  从今年起,在上海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项目,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装配式项目成倍增长

  近年来,上海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裴晓介绍说,2010年之前是试点探索期,“万科新里程”成为较早的装配式住宅项目;2011年至2013年是试点推进期,技术积累取得突破,住宅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2014年到2015年进入面上推广期,覆盖范围由住宅建筑普及至公共建筑领域,装配式项目成倍增长。

  在上海建工投资建设的该市最大规模“拼装房”项目——浦东新区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其13层高的三号楼日前已率先封顶,预制装配率达30%以上。该项目共有六栋住宅楼,最高的有18层,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建筑的公共区域、电梯厅、走道及户内阳台、厨房、卫生间区域均采用预制叠合结构,楼梯段采用全预制结构,尤其是将外墙保温材料与预制板合二为一,有效提高了外墙面的防水、防潮、保温和装饰功效。

 奖励补贴激发市场热情

  在坚持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引”和“逼”结合,着力抓好项目落地,打开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局面。

  2014年,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两个强制比率”的发展目标:2015年在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少于50%,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2016年起不低于40%。为确保年度目标顺利完成,该市将装配式建筑推进任务逐级下放,并定期开展稽查工作,对全市装配式建筑落实情况进行了动态管理。此外,以土地源头控制为抓手,将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写入土地出让合同,保障装配式项目顺利落地。

  另一方面,该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出台了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奖励、补贴政策:对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且预制装配率达到45%及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对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体的,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

  “互联网十”推动行业深度转型

  针对技术标准滞后、建造成本要比传统建筑高等问题,上海首先在通用标准体系方面下功夫,初步建立了从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安装、构件生产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其次,积极申报并成为“国家住宅产业化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推动该市预制构件生产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产能从2014年底满足18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构件需求,提升至2015年底近500万平方米,另有500万平方米产能正在筹建或在建过程中。

  装配式建筑今后将利用“互联网+”,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朱永明透露,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今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管道、线路接口都可以预留,全装修房在建筑装配时就可一次完成;另外,通过在预制构件中埋置芯片,借助信息化手段可实现全过程监控,并且每一个过程可追溯,在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可做到“有的放矢”。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