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防疫复工“双线”作战看治理答卷
近日,“无人值守暖心柜”公益项目亮相上海多家商场和购物中心。“暖心柜”中摆放着商户、租户和市民们献爱心送来的餐点、热饮和小商品等,供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等免费领取,以感谢这些职业工作者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为民服务。
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万物不可阻遏地复苏。
经历了一个多月抗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之后,上海正步入城市常态运行、企业有序复工的轨道。
自2月初以来,上海在防疫、复工双线作战,交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确诊病例持续多日零新增、治愈出院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逾95%,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临港、外高桥等重点区域,复工率达到双100%……
作为一个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和经济中心,防疫和复工,天平的两头都不容有失。
面临输入性、流动性、聚集性风险叠加的特殊挑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要求:“科学理性、精准有序、毫不放松地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抓实抓细。”
落实落细的精准发力
春光里的上海,卫星图上越来越“热”,交通干线越来越“忙”,夜景灯光越来越“亮”——这座沉寂多时的繁华都市,又逐步舒展着她的绰约风姿。
一个多月前,上海启动“一级响应”,人们一度颇多担忧:在多重外来输入风险冲击下,那么多的口岸站点、道口枢纽,是否需要“一封了之”?到了复工后返程客流的“大军压境”,是否又会使疫情反复,“元气”再伤?
“不漏一人”,重点不在“封”,而在“严”,“严而有序”才是科学治理,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谢峰说。
入沪道口、社区基层、定点医院……自疫情初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就分区分片,奔赴一线,高速道口检查力量的增配轮换、楼宇大厦最大限度阻断聚集性感染、医疗机构科学施治提高治愈率……一件件深入调研,一桩桩压实责任,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疫情汹汹而来,人流源源不断。防控一月间,从春节期间拉响警报,到复工迎来返程大客流,再到境外输入风险突起,上海不断科学调整措施,“以动制动”随时应变。
从铁路到机场,再到省界公路道口,逢车必检、逐人筛查;在全市1.3万个居民小区,拉网式排查和点对点的防控,织牢一线防护网;通过各种渠道全面宣讲,让科普知识和防疫要求迅速抵达千万之众,每个市民都成为防疫“达人”,齐心协力、共同行动,用“宅家”把病毒“闷”死。
形势稳控之下,上海防疫这根“弦”始终紧绷不松,随着逐步开启复工复产,返程客流和境外回流激增,城市的海陆空“入口”,不断呈现更为复杂的新情况,必须以灵敏的应对、有效的措施,让防疫大网的“针脚”更细密扎实。
近期,境外部分地区疫情暴发,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境外输入性风险陡增。2月26日下午,上海市疾控中心收到来自宁夏的协查函,请求协查1例从伊朗途经上海回宁夏的输入性确诊病例,上海连夜出击,紧急行动,仅用12个小时,通过极其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将这名过境病例的63例密切接触者全部追踪到位,并迅速落实了集中隔离管理,将风险遏制在萌芽。
灵活不刻板,协同无疏漏。复工复产后,就业居住兼跨长三角不同地区的员工怎么办?上海的反应也颇为敏捷:早上7点半,嘉定区安亭公安检查站,入沪等待安检的车辆排队候检,但有一个“通勤车专用道”却能快速检查、迅速放行。特殊时期,遇上省界道口的严密检查,上海跨前一步,嘉定区与江苏昆山、太仓,金山区与浙江平湖、嘉善,都签订了联防联控的协议,互认《工作通勤证》,有通勤人员表示:“现在凭证走专用通道,跟平时上班一样便捷。”
部署落得细、责任压得实,不仅在于守好城市的“大门”,防输入“不漏一人”,还在于城内全覆盖、无盲区,防扩散“不缺一角”。
上海的“诀窍”是把基层防控工作细化为“五大包干”:街区网格党建层层发力,无死角又高效;楼宇党委、物业、企业联手守好楼;楼组“把门”各显其长,工作做得实;村组联动发力筑牢基层防控墙;市场保供稳价心不慌……“分片包干”让疫情防控落点到位,平行中又衔接缜密。
一个多月来,上海防疫“以变应变”“严而有序”,从疫情数据向好、到治愈出院持续上升、再到城市井然有序,让人们从战“疫”之“难”,逐步感受到城市之“安”。
有“硬”有“软”底气之足
防疫、复工一肩挑。每天稳步上升的公共交通客流,数以万计企业有序复工,渐次恢复的各项服务,都为疫情之下的城市治理,带来了挑战。
对于上海这个超大型国际化都市而言,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既要动态、精准、有效防范疫情传播风险,也要最大限度防范复工后的聚集性隐患。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责任和最精细的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
“非常时期,立法先行”。在一系列快马加鞭的调研筹备后,2月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全票通过了《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为打好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法治支撑。
这是一颗依法治理的“定心丸”!2400多万常住人口、万余个居民小区,疫情暴发后,上海交通、公安、卫生健康系统、社区管理部门压力着实不小;尤其复工复产复市后,随着返沪人员、车辆的不断增多,一线防控工作要精准施策、处置有力,也迫切需要法治“撑腰”。上海人大的这个《决定》,无疑让防控、复工底气更足,执法者腰杆更硬。
“之前只能苦口婆心,现在有了法律武器,工作好做多了。”静安区华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志歌感慨道。此前,遇到不配合测温、拒绝出入登记的“不守规矩者”,社区工作者除了“好言相劝”,常常束手无策,登记回溯居民行程信息时,还要面对“侵犯隐私”等质疑。如今,面对“你们凭什么”的问题时,可以理直气壮:“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
上海人以“守规矩”著称,但人口规模之众,难免有“刺头”,依法施治,产生了以儆效尤的震慑。此前,某居家观察男子谎称自己是新冠肺炎患者,并向志愿者吐口水、谩骂,被上海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一位体温异常者拒绝复检,还动手打伤民警,警方将其依法刑事拘留;还有两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因故意隐瞒真实行程,也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查处……用好“刚性执法”,才能保障公众安全。
有了法治的“硬保障”,还要用好“问计于民、问需于企”的“软措施”,上海企业多、人口众,汇集民智格外重要。从2月初开始,除了“市民热线”“健康热线”等既有渠道外,全市16个区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开通疫情防控“绿色通道”,让千万市民来当“啄木鸟”,接受市民“吐槽”,许多“槽点”正是防控“痛点”,口罩怎么发放、居家消毒怎么做、公共交通安全怎么保障……市民的问题、建议,不仅帮助织密了“防控网”,而且也通过充分互动沟通,释放了社会的紧张情绪。
2月中旬,普陀区有市民反映“南杨园小区入口快递堆积成山,乱哄哄”,区融媒体中心获知信息后,立即对接职能部门,很快决定对辖区内存在的类似问题合并处理。连夜60个货架运抵,统一组装分发到各小区门口,居民的“烦心”很快成了“舒心”。
疫情之下在家“久宅”,足不出户的市民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焦虑,天天见面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随时为你释疑解惑,从道口输入风险大不大,到境外输入病例怎么管;从危重症确诊病例怎样救治,到小区外卖快递怎么接收……往往是前一日半夜提出的疑问,次日发布会上就有专业回应和专家释疑。截至3月5日,这个被称为“信息量最大”的发布会,上海已连续开了42场。
“大”厂“小”店有求必应
科学的思路、理性的措施,动态的调整,都是为了保障城市的安全,恢复经济的活力。随着防疫形势不断向好,治愈人数不断增多,上海复工复产也不断加快。为了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疫情攻坚期,上海急不得,却也慢不得。
3月初,这座时尚之都迎来了首批135家美容美发门店复工,市民们直呼“终于等来了托尼老师”,但疫情尚在,如何在大众生活需求与不容一丝懈怠的防疫工作中求得平衡?从上海对美发业的安排,就足见其复工“开闸”的精细。
“只接受预约顾客”“理发店美发服务座椅9平方米设1个”“只提供理发服务,美容、烫染尚不提供”……这份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美容美发行业复工指引”只是上海诸多复工指引中的一项。
“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甚至于“一店一策”,有条件的有序推进,条件不充足的决不草率,不追求数字,而是追求务实精到、“不留后患”。
特斯拉是上海最先复工的大型外企。2月10日,在完成对每位员工数字健康追踪和一系列严格的防护措施后,其位于临港的超级工厂正式复工。
大型企业在疫情下复工,是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正常有序运转的背后,是“店小二”“送上门”的精心服务。作为特斯拉的防疫联络员,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主任科员孙筱和几乎每天都要去工厂“上班”。现场督察防疫举措是否到位,有时候一天跑三趟,临港管委会还帮助协调红外体温测试仪等重要防疫物资,调拨房源解决工人住宿,不仅帮助企业防控风险,也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平日里无事不扰,关键时刻有求必应。疫情也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上海的“店小二”交出了暖心而硬核的答卷。
从“复工”到“达产”并非一蹴而就,“科学精准”还体现在复工节奏的把握上。一开始,千方百计多方人力支援,保障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春节复工;安定民心,设法保证生活服务类企业保供稳价;返程复工,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工程有序复工……
抓条件、稳节奏,“店小二”埋头苦干,跑出加速度:不仅要把精准服务点对点“送上门”,更要广泛“走出去”,主动出击,真正把企业的“痛点”转化为政府服务的“重点”。来自上海市商务委的信息,截至2月底,上海市720家地区总部,已完成走访超过三分之二;全市5万多家外资企业已完成近半数的联系和沟通。
“当前重中之重是积极配合中国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影响只是暂时的,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努力和效率,对未来中国业务抱有坚定信心。”达能首席执行官范易谋(Emmanuel Faber)这样说。
超大的企业“召之即来”,细微的小事也“有呼必应”。缺劳动力,组织包车接回;物流不畅,开辟绿色通道;供应链迟滞,积极开展跨省市协调……
复工之初,上海就发布了《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沪28条”),推出税收优惠、减免租金、金融支持等28条政策,精准对接企业困难所在,真金白银减负超300亿元。“沪28条”正是基于前期4000多份线上问卷调查企业“急愁盼”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感到“贴肉”有温度,抗疫复工有信心。
嘉定区一家主营净化材料的企业,想要技术转型生产N95口罩原材料,区经信委帮他们四处奔走,仅用两天就完成了200万元的贷款审批;同样,长宁一家“互联网+健身”连锁企业遇到现金流压力,在区商务委对接下,两天内完成了500万元的授信额度审批……
为了复工达产速度加快,让更多企业能够用足用好政策,上海还专门梳理了服务适用的新鲜案例,发布了“企业百问百答”,更加精准高效地解决企业难题。
驱散疫魔,不负春光。
外资零售巨头开市客宣布,中国大陆第二家门店近日在浦东张江正式开工;全球化工巨头英威达总值超84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项目在上海化工区进展顺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内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总投资超200亿元的12个前沿产业项目确认签约;张江科学城,总规模达364亿元、50个前沿科技领域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一个个好消息向人们传递着生机盎然的春的信息。时不我待,奋力前行,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蹉跎的春光争回来,等待着上海这座东方明珠的,依然是烂漫好光景。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