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霜傲雪中绚丽绽放——写在海螺水泥进入湖南十二周年之际
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前排左一)视察石门海螺水泥,海螺水泥湖南区域常务副主任何广元(前排右一)介绍海螺水泥在湖南发展情况。
由于国内经济持续下行,2015年,注定要成为中国水泥行业发展史上的"拐点"。由于水泥重复建设导致的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过于求,产量持续下滑,行业赢利水平下降。这种趋势由过去的局部地区,已扩散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业界不争的事实。湖南水泥行业亦呈现出强势企业赢利水平下降,弱势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态势,行业两极化"分水岭"已经出现。
在水泥行业"只能抱团取暖,却无望抱团过冬"的当下,2015年度,湖南区域海螺水泥10家企业却呈现出逆势而上的态势,除一家重组不久的企业之外,有9家实现了赢利,而且水泥产销率、综合能耗、出厂水泥平均价格及上缴国家利税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位居湖南水泥行业前茅。
记者从湘北洞庭湖畔的临湘海螺、湘西北壶瓶山下的石门海螺、茶马古道上的益阳海螺、蚩尤故里的湖南海螺、曾国藩故乡的双峰海螺、湖南娄底的国产实业(海螺并购控股)、蔡锷故乡的邵阳云峰(海螺并购控股)、湖南云峰(海螺并购控股)、陶铸家乡的祁阳海螺,再翻越南岭山脉抵达江华海螺,15天时间,行程5000余公里,纵贯湖南全境,对海螺水泥在湖南区域的10家企业进行了全覆盖采访。
记者在采访中知悉,2015年,是海螺水泥进入湖南12周年。2015年,是全国水泥市场的"冰寒季"。记者所到之处,却深深地感受到了海螺人、海螺文化、海螺事业发展中满满的正能量。
湖南水泥工业发展的引领者
2003年4月12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按着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人员安置、企业发展的并购重组方案,安徽海螺集团与湖南省经贸委签署协议。从此,安徽海螺集团正式并购重组原湖南雪峰水泥集团,海螺水泥正式进入湖南投资发展。
记得当时,时任副省长郑茂清与时任安徽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欣然接受了记者采访。郑茂清说:"安徽海螺集团并购重组湖南雪峰水泥集团,将开辟湖南水泥工业发展的新时代。这一打破地域界限的并购重组,将进一步促进湖南市场的大开放。"郭文叁信心满满地回应郑茂清说:"湖南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一方面将尽快恢复雪峰水泥生产,一方面抓好双峰海螺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工程建设。还将加大在湖南的投资力度,在未来几年,形成海螺水泥在湖南区域1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当时,整个湖南只有原湖南韶峰水泥集团1条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海螺水泥要在湖南形成1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这岂不是天方夜谭?!
一石激起千重浪。在2003年5月召开的湖南省建材工作会议上,有呐喊"狼来了!如何与狼共舞?"的,有呼吁"本土企业崛起,阻击外来入侵!"的,也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等,不一而足。为此,本报刊发了记者采写的《湖南建材:谁主沉浮?》的新闻述评,时任本报社长谢镇江还撰写了《当自己不行时,由别人来干有什么不好?》的评论。这在当时并不开放的湖南乃至全国建材行业,这个话题是多么的沉重,又是多么的讳莫如深!可这已然是全国建材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是滔滔洪流不可阻挡。
在雪峰水泥集团并购重组改制中,海螺集团遇到了雪峰员工"保守势力"的"顽固冲击",致使海螺水泥在湖南的投资发展,"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湖南海螺(原湖南雪峰水泥集团)总经理黎进告诉记者:"在海螺水泥挺进湖南市场的'桥头堡'岗位上,一直坚守和打拼了11个年头,既历经了艰难岁月,也见证了辉煌时刻,我无怨无悔。"正如黎进所言,实干兴邦的海螺人,选择了在逆境中砥砺前行。他们并没有去赶投资大潮,去攻城掠地,而是选择在湖南经济欠发达地区布局,陆续建好了7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又相继并购控股了3家水泥企业,构建了如今海螺水泥在湖南区域南北贯通的市场新格局。
据海螺水泥湖南区域常务副主任、双峰海螺董事长何广元介绍,截止到2015年年底,海螺水泥湖南区域拥有10个水泥生产基地和江华塑料制品基地等11家子公司,总资产达120亿元,拥有15条熟料生产线(其中13条日产5000吨线,1条2500t/d线,1条4500t/d线在建),30台水泥磨,形成了年产水泥熟料2640万吨和水泥3460万吨规模,占湖南省水泥产能30%以上。每一个水泥企业都配套建有余热发电系统和脱硝系统,年总发电量达1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2万吨。祁阳海螺、石门海螺和双峰海螺还配套建设了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年总处理生活垃圾能力大20万余吨。海螺水泥湖南区年产值已超过60亿元,年实现利税突破20亿元,遥遥领先于同等规模企业。
由此可见,海螺人用真抓实干,不仅兑现了诺言,而且为湖南淘汰水泥湿法旋窑和机立窑等所有落后产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成为了湖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企业之典范。在湖南建材工业发展史上,海螺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Page]
市场规则制定者和话语权捍卫者
在采访海螺水泥湖南区域副主任(主管营销)、江华海螺总经理胡有群时,他刚好接到了海螺集团派遣他去印度尼西亚任职的调令。他谦和而又十分眷念地对记者说,海螺水泥在湖南的销售工作,一是顺市而为,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也一直得到了同行企业的较好支持和配合。二是销售工作必须为海螺企业优质产能的充分发挥服好务,做到不遗余力。即使眼下水泥市场行情这么低迷,2015年度,湖南区域基本实现了产销平衡,产销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三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股份公司的指导下,成立了海螺水泥长株潭市场部,以此提高在湖南中心市场的占有率。最后他强调指出,由于湖南水泥重复建设问题较突出,水泥产能达到1亿多吨,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不管是谁来主持海螺水泥湖南区域销售工作,海螺水泥都将成为上述市场规则和话语权的坚定捍卫者,这是海螺水泥一贯坚持的,也是不会改变的。他说:"湖南山好水好人好,祝愿湖南水泥市场早日迎来温暖的春天!"
为什么说海螺水泥是湖南水泥市场规则制定者和话语权捍卫者呢?带着这个话题,记者驱车往返1000多公里,专程来到粤北清远市,拜访了广东清新水泥有限公司(海螺水泥)总经理陈建新。记者与海螺水泥湖南区域首位拓荒者相见时,我们已经阔别了10年,百感交集。当时,一边要组织恢复原湖南雪峰水泥集团生产经营,要面对企业改制的各种矛盾;一边要支持抓好双峰海螺一期工程日产5000吨线兴建。"往事不堪回首,我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在企业改制的舆论疏导上,《中国建材报》社是给过我们很大帮助和支持的,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他感慨万千地回忆说。
2003年4月,海螺水泥接管雪峰水泥时,实际上生产经营已经陷入停顿。一方面有1.5亿多元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同时又有几千万元债务急要支付。另一方面,水泥市场疲软不堪,赊销成为主要营销手段。怎么办?海螺集团和郭文叁命令经理班子:"必须在湖南杀出一条血路来!"一是展开生产自救,二是改变销售策略,一律执行先款后货政策。这可在湖南水泥市场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大事件。"在长常高速公路水泥招标书上,我们赫然注明先款后货,当然,这也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陈建新充满自信和感激地说。事实上,在海螺这一营销策略的强有力推动下,才逐步终结了湖南水泥市场赊销的历史,使湖南水泥行业从建筑商手中夺回了市场话语权。陈建新坦率地承认,"当时,我们是顶着巨大压力逆市而为的,大家都是赊销,只有我们海螺一家坚持先款后货。"至今想来,说是海螺水泥这一招险棋,挽救了整个湖南水泥行业利益,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湖南区域销售专业组组长、祁阳海螺副总经理汤培宏告诉记者,"海螺水泥的营销政策是透明的,也是兼顾了企业效益与社会公平的。"需要指出的是,海螺水泥既是湖南市场规则主要制定者,也是市场话语权的最早拥有者和始终捍卫者,当然,也是湖南水泥市场的受益者。12年来,海螺水泥价格一直是湖南水泥市场的风向标,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事实。
新型工业化和技术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据了解,安徽海螺集团在国内外拥有160余家水泥生产企业,绝大部分企业都是自己兴建,且如同一个模块复制出来的。记者每到一个企业,除了裸露的设备要求见本色之外,红色屋顶和白色墙面,成为了海螺水泥企业的主色调。为此,湖南区域机电装备专业组组长、祁阳海螺和邵阳云峰总经理陈小兵解释说:"红色屋顶昭示着海螺事业红红火火,白色墙面要求做到清洁化生产,并且一尘不染。一句话,就是要彻底颠覆传统水泥企业'晴天光灰世界,下雨水泥马路'的脏乱差形象。我们海螺水泥做到了。"他强调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是海螺兴建的水泥企业,选用的都是目前国际上最好最优的装备和工艺,这样才能确保跑、冒、漏、滴的根治。"
按着海螺"先生活,后生产"的人性化管理要求,除了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之外,近乎苛刻的生产现场管理,首先必须满足员工舒适生活环境的要求。记者来到武冈云峰(海螺并购控股)时,发现昔日"灰姑娘",变成了今天的"白雪公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潘军徽告诉记者,"为了根治工厂灰头土脸形象,公司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严格按照海螺水泥生产现场管理标准来做的全面技改。"一位住在工厂附近的罗大爷告诉记者,"过去家里桌子天天抹,还尽是灰。现在海螺来了,我家也是窗明几净了。"
湖南国产实业(海螺并购控股)总经理何武华,是海螺集团机电保全部主管出身,在接手该公司时,因原有装备工艺的先天不足与管理不善,让他费尽心思和伤透脑筋。通过一年整改,使窑和磨的台时产量由过去的5200吨和130吨,提升到现在的6000吨和270吨。他对记者说:"台产提高了,成本大幅度下降了,但是离海螺集团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在采购环节上把好质量和数量关。企业降低成本要靠从各个环节一点一点抠下来。"
眼下水泥行业去产能有两种做法,一是错峰生产,主要是在雾霾严重的北方地区推行。二是市场协同组织生产,主要在水泥市场刚需不足的南方地区推行。"这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产能要求相去甚远。"海螺水泥湖南区域常务副主任何广元认为,"不是所有新型干法生产线都是先进的,由于资源消耗量大、能耗高、排放量大导致单位成本高的企业,都应该是'去产能'的对象。另外,从技术层面来看,取消32.5级水泥生产标准,也是'去产能'的最好途径之一。"海螺水泥为什么不用助磨剂生产,就是基于"去产能"和建筑质量百年大计的考量。
江华海螺副总经理鲁良山认为,"海螺集团除了在自身发展中创造了行业史上奇迹之外,更应该看到海螺对中国乃至世界水泥工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其所构建的以水泥产业为核心的上下游全产业链,无论是装备技术、工艺优化,还是余热发电、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技术,都已经站在了世界水泥工业的巅峰。这在民族工业发展史上,又有哪几个行业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呢。"事实上,海螺水泥已经成为了世界水泥工业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技术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海螺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文化根基是否深厚。在坊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有企业值得海螺学习借鉴的,海螺人肯定学以致用得很好。反之,海螺水泥有这么多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多数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企业照学了,也照用了,结果只是东施效颦--学不像。记者问其究竟,结论在于企业文化基因的迥异。
记者每到一个海螺水泥企业,"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这是最最吸引眼球的标志性符号。"这于别的企业,它就是一句普通的广告标语。但于海螺水泥和海螺人,则大不相同了,它已成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理想、抱负和使命。"何广元是这样理解和解释这句话的内涵的,"这种企业理想、抱负和使命,通过员工的领会和追求,犹如人体干细胞已经植入骨髓里,并在不断地产生细胞裂变,于是形成了海螺企业文化内核。"
一个成功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并且归集于科学完善的企业制度,海螺也不例外。"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市场法则、公司治理结构等,安徽海螺集团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长此以往地恪守和推行,业已成为'企业宪法'。"在石门海螺常务总经理程竹松看来,"对公司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是海螺赋予公司经理班子的第一责任。"在公司制度执行上,上至海螺集团高管、区域主任、企业总经理,下至企业管理中层干部、一线员工,没有特权,也没特区,没有人情面子,也没有下不为例。双峰海螺董事长何广元、湖南海螺总经理黎进、湖南国产实业总经理何武华、临湘海螺副总经理李静、石门海螺总助朱松林、李玉忠等,他们都是海螺集团外派的"元老级"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却有着惊人一致的心声:"在工作上,我们是如履薄冰的,有危机感,不敢有任何懈怠;在制度执行上,我们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可以看出对企业是否忠诚;在生活上,我们是相互关心,相互关照的朋友兄弟。"据介绍,年中和年终两次企业大比对检查,就是企业之间互相对标、互相揭短,查出工作中问题才是关键。如果遇到海螺集团的年度大检查,在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就是一场场针锋相对、一针见血的海螺式"三严三实"践行教育。海螺集团对各企业总经理的离任审计,则将集团赋予总经理们的权力,实实在在关进了"制度笼子"。"其实,这是对企业高管的最好爱护。"何广元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海螺的公司制度是科学的、严格的,海螺的制度执行是苛刻的、不讲情面的,而海螺的企业文化又是开放和包容的。益阳海螺总经理任吉松,一位年仅38岁的帅气小伙子,谈吐儒雅,富有亲和力。在去石灰石矿山的路上,我们分享了他对海螺文化的见解。"我选择海螺,是缘于她的文化氛围。这里只需要扎实肯干,不需要论资排辈;只需要对企业的忠诚和奉献,不需要拉拉扯扯的关系。这也许是海螺集团提拔我们这些个年轻干部的真实理由吧。"在原雪峰水泥集团改制后,曾庆福一直在湖南海螺、双峰海螺、祁阳海螺、江华海螺、益阳海螺摸爬滚打轮流转,现在又去了武冈云峰担任副总经理,是典型的"哪里需要哪里去"的青年骨干。当记者问他在海螺这种"流离失所"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失落感或成就感?他率真地说:"谁不想待在一个企业干下去呢?但在海螺,调令就是命令。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每当一个个海螺水泥厂拔地而起之后,我的心中就腾升起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这就是一位在湖南参与建设过4个海螺水泥企业的普通高管,一种发自由衷的对海螺文化的归属感。
说到海螺企业文化的兼容并包,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完成对原雪峰水泥集团改制重组后,雪峰牌水泥商标是否保留和使用,听说当时海螺集团高层争论是比较激烈的,后来却一直保留和使用至今。这是历史上湖南水泥三大"王牌"中的唯一幸存者。海螺水泥长株潭市场部经理李志高如是对记者说:"保留和使用雪峰牌水泥商标,这是海螺对湖南水泥发展历史的尊重。在长株潭市场上,雪峰牌水泥有着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市场部同时经营着海螺牌水泥和雪峰牌水泥,这是在湖南水泥发展两个不同历史时段创造出来的辉煌品牌。在工作中,我们享有两个品牌带来的共同荣耀。"李志高的看法,恰恰印证了一个文化史观:文化这东西,是只能传承、不能被割裂的。
"海螺企业文化发展到今天,就是一个不断与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相互激越碰撞,相互兼容并包的优秀文化成果。"这是年届花甲的安徽海螺老大哥黎进,对海螺企业文化与湖湘文化相互交融与辉映的最好诠释。在采访中,记者与海螺高管和员工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谈。海螺水泥湖南区域企业高管大多数来自安徽海螺集团,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偏远山乡,舍小家为大家,奉献着青春岁月,散发着余热光芒。当他们代表海螺时,声音总是宏亮的,眼睛里闪烁着无限思想光芒。当他们谈及自己和家庭时,却又是那么谦逊和低调。是的,谁不牵挂着自己的父母妻儿呢。这就是在湖南的安徽海螺人。是他们心中那份对企业忠诚、那份职业操守、那份真实情感,聚沙成塔,绵绵不断地反哺、滋润和充实着海螺文化,才有了今天海螺水泥在凌霜傲雪中绚丽绽放的时刻。
此次采访之前,只知道海螺水泥好大好大。此次采访之后,才晓得海螺水泥好大好强。海螺水泥,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