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聚集 广东水泥业喜忧参半

2005-05-23 00:00
    2005年年内,广东省将有13条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目前,已批或待核准的大型生产线还有40多条。

    在新型干法水泥建设中,广东有一个与其他省区明显不同的特点,那就是进入广东水泥业的“外”资密集而雄厚。这些“外”资给广东省水泥业带来了喜与忧。综观“外”资,主要呈4种形态:

    一是国外资金。如德国海德堡与越秀集团合资投入近18亿元人民币在广州建设并点火投产了一条日产6000吨熟料的环保迁建生产线。

    二是港台资金。如我国台湾水泥集团、台湾环球集团和香港华润集团分别投入巨资在清远英德、惠州龙门、东莞等地建设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或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熟料粉磨站。

    三是省外资金。如安徽海螺集团、浙江光字集团、新疆天山集团等,斥巨资在清远英德、清远清新、云浮云安等地建设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四是业外资金。如广东光大企业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工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为主业的大型企业。2004年3月,光大集团建立水泥企业有限公司,并开始在惠州计划投资兴建6条日产50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

    多元“外”资青睐珠三角水泥市场,再加上本土水泥巨头如塔牌、越秀、亨达利等企业的大投入,使得广东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显得更加多姿多彩。大型水泥开发商投资广东,可以实现对珠三角地区资本、品牌、产品“三位一体”的输出。

    对于“外”来的水泥开发商来说,“空降”广东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主战场,收益也是双方面的。首先是赢得了珠三角市场。广东水泥结构一直都是广东水泥业的“软肋”,到2004年年底,全省立窑水泥的比重还在75%,这种结构在国内水泥年需求量为8000万吨左右的区域市场中是仅有的。这种结构性的水泥缺失,引发了诸多水泥开发商的市场梦。

    其次是对资源的占有。资源对水泥开发商也是一块香饽饽。广东的东、北、西三面的山区里都有丰富而高品位的石灰石矿山,这些地方不仅石灰石储量大,而且水电、土地等相关条件都比较充裕。从某种角度来讲,水泥市场的容量肯定有饱和的一天,但水泥资源却可能越来越稀有,越来越珍贵。抢先占得资源,是赢得市场的先决条件。

    让广东各级政府感到高兴的是,针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的“外”资大都落在粤东、粤西、粤北的山区。这里也是广东省要大力开发的区域。虽然这些地方有丰富的资源和土地,但是长期以来却缺乏资金。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建设,加快了广东山区工业化的步伐。对这些山区来说,这是求之多年而不得的机遇。

    大量“外”资密集性进入广东水泥业,在推动广东水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业内人士深感忧虑,主要是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在短时间内骤增,可能会与还没有按节奏退出的立窑水泥在市场上短兵相接,从而导致广东水泥市场价格的“滑铁卢”。

编辑:xuchong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