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矿渣粉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发展趋势

CCPA矿渣混凝土功能材料分会 · 2016-01-15 09:58
  

  一、前言

  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的文章试图使用“新常态”来阐述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发展思路。我们不禁会问,“新常态”是什么?“新”在哪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形势有哪些变化?我们矿渣粉行业面临哪些挑战?同时机遇和出路又在哪里?

  有学者将“新常态”拆开解读:“新常态”的“新”意味着此番状态蕴含着新挑战,蓄积着新力量,构造出新气象;“常态”,也就是说不是流星一般的一过性现象,而是在一定的阶段内相对稳定持久的,躲不过去绕不开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往的常态(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方式)变化了,甚至逐渐消失了,而新的常态(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逐渐形成了,并在当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态势对于我们矿渣粉行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将会面临需求量减少、竞争激烈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会带来众多机遇。因此,我们矿渣粉行业必须认清现状,顺应“新常态”的规律,运用“新”的思路和观念去迎接挑战,同时也要保持“平常心”和“经得起考验的定力”,以“新心态”面对“新常态”。

  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首次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和解读。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

  1. 中高速。从经济增速层面来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6-7%的中高速增长。

  2. 优结构。从经济结构层面来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 新动力。从经济动力层面来看,新常态下,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4. 多挑战。从经济风险层面来看,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一个点的爆发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二)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四大阵痛”:

  1. 制造业去产能化。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2. 金融去杠杆化。企业债务率超过国际警戒线,政府负债很高,需要降低债务率。

  3. 房地产去泡沫化。作为经济增长重要的传统引擎的房地产业,其投资、销售等都在下行。

  4. 环境去污染化。环境污染问题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必须要解决。

  (三)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但“六大机遇”也已经显现:

  1. 人口城镇化。它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1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有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就意味着增加近2000万城镇人口,增加至少2万亿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至少0.22万亿的消费。

  2. 经济服务化。2013年我国产业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达到4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工业),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2014年我国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48%。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补偿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3. 发展低碳化。环境污染是严重危机,大力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强调绿色消费,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指出:我国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至65%;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等。可见,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将是空前的,这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4. 产业高端化。目前我国的很多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如何走向中端和高端,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本身就是机遇。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5. 社会信息化。互联网新经济是我国最大的增长点。

  6. 经营国际化,企业走出去蕴藏着巨大商机。从目前来看,我国的高端制造业——高铁、核电等已经“走出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水泥、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也被倒逼“走出去”,开拓新的商机。

  三、“新常态”下我国矿渣粉及与之相关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钢铁行业“寒冬漫漫”

  早在2011年就已有业内人士喊出,我国钢铁业要做“过冬”的准备。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钢铁业从“初冬”来到了“严冬”,而且在“新常态”下,钢铁业“寒冬漫漫”,何时“春暖花开”还很难预料。

  1. 我国粗钢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3亿吨,创历史新高,但较2013年仅增长1.2%,增速为30多年来最慢(图一)。

  图一:2008年至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9月份我国粗钢产量6612万吨,同比下降3.0%;1-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60894万吨,同比下降2.1%。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2014年至2015年会员企业粗钢日产趋势”(图二)也可以看出,2015年1-8月我国主要大型钢铁企业的粗钢日产量明显少于2014年同期。

  图二:2014年至2015年会员企业粗钢日产趋势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根据目前的情况,预计2015 年我国粗钢产量在8亿吨左右,同比下降2%左右,将出现30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Page]

  2. 我国钢材价格连续走低。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的钢材销售结算价3212元/吨,相当于1.6元/斤,与市场上的白菜价相当。但在2015年“白菜价”很快就被“突破”了,目前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的钢材销售结算价格早已不足1.6元/斤,这也直接导致我国钢铁业进入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超微利”时代。

  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走势”(图三)来看,近几年我国钢材价格连续多年大幅走低,而且幅度越来越大。2013年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破100点,2014年跌破90点,2015年1月跌破80点,2015年6月跌破70点,预计2015年10月跌破60点,可谓是“跌跌不休”。

  图三:2014年至2015年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走势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3. 我国钢铁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281.22亿元,而钢铁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家,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长352.85%。

  根据截至2015年11月初已披露的我国上市钢铁企业的季报,2015年前三季度,酒钢宏兴亏损35.3亿元,重庆钢铁亏损32亿元,马钢股份亏损25.8亿元,韶钢松山亏损17.8亿元,安阳钢铁亏损12.75亿元,柳钢股份亏损9.8亿元,三钢闽光亏损6.48亿元,首钢股份亏损5.67亿元,杭钢股份亏损4.09亿元,沙钢股份亏损0.73亿元,等等。亏损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常态”。

  (二)水泥行业“秋风瑟瑟”

  经过前些年的高速扩张,如今水泥行业已成为我国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增速下滑,下游市场需求降低,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明显减少,水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越发困难,加上环保压力,行业景气度堪忧,水泥行业自2014年起似乎也嗅到了“冬天的味道”。

  1. 今年我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根据有关统计,2014年,我国水泥产量24.8亿吨,创历史新高,但较2013年仅增长2.3%,为1991年以来增速最慢的一年(图四)。

  图四:2008年至2014年我国水泥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图五),2015年9月,我国水泥产量为2.18亿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5%;2015年1-9月,我国水泥产量为17.23亿吨,同比减少4.7%。2015 年1-9月,除1-2月外,单月水泥产量和累计水泥产量同比都为减少。从区域来看,2015年1-9 月各区域累计水泥产量同比都有所下降,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下降最为严重;2015年1-9月水泥产量同比跌幅超过20%的省市包括:上海、北京、山西和天津;水泥产量大省江苏、河南和山东2015年1-9月累计水泥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89%、4.02% 和11.46%。

  图五:水泥日均产量及同比增速(来源:国家统计局)

  2. 我国水泥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据中国水泥网数据(图六),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达到高点(116点以上),此后基本上是“一路下跌”,2014年5月跌破110点,2014年第四季度徘徊在100点上下,2015年6月击穿90点,此后奔向80点。预计2015年第四季度水泥价格会有小幅反弹,但反弹幅度较前几年要小的多。

  图六:水泥价格指数走势(来源:中国水泥网)

  3. 上市水泥企业利润同比出现明显下降。从截至2015年11月初已公布的我国上市水泥企业的季度报告来看,2015年1-9月,上市水泥企业利润同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或亏损。2015年前三季度,宁夏建材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92%;上峰水泥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88%;华新水泥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85%;亚泰集团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68%;华润水泥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下降61%;塔牌集团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下降57.64%;海螺水泥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降25%。2015年前三季度亏损的上市水泥企业包括:冀东水泥、天山水泥、四川双马等,分别亏损6.04亿元、3.24亿元、0.86亿元等。

  可见,我国水泥行业的“寒意”渐浓,有的企业甚至出现生存危机。

[Page]

  (三)矿渣粉行业“挑战已经来临”

  钢铁行业的“漫漫寒冬”不知何时结束,水泥行业也已感到了“冬的寒意”,矿渣粉行业的挑战其实早在2014年已经来临。

  1. 我国矿渣粉产量及产能利用率出现明显下降。据有关统计(图七),2014年,我国矿渣粉产量1.18亿吨,同比回落6.12%,应该说这是我国自采用大型设备生产矿渣粉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5年9月,我国矿渣粉产量为797.62万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27.22%。2015 年1-9月,我国矿渣粉累计产量为7299.5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63%。预计2015年我国矿渣粉产量很可能跌破1亿吨,同比下降15-19%,跌幅进一步扩大。

  图七:2012年至2015年我国矿渣粉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矿渣粉网、昂国集团内部统计)

  2014年和2015年,我国矿渣粉产量连续两年下降,随着新建矿渣粉项目的陆续投产,我国矿渣粉产能利用率出现大幅下滑,部分地区产能过剩较严重。根据有关单位调研数据(图八),2012年和2013年我国矿渣粉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 和93%,2013年是转折点,此后出现明显下滑,2014年我国矿渣粉产能利用率已不足83%。虽然我们观察到,由于市场行情过于不好,部分规划甚至前期已开工矿渣粉项目被叫停,但我们仍预计2015年我国矿渣粉产能利用率很可能低于70%。部分没有水渣原材料供应保障的矿渣粉企业,由于年初原材料成本采购成本过高,而市场方面又出现量价齐跌的惨状,遭致生产越多,亏损也越大的窘境,打响生存保卫战。

  2. 水渣原材料出现供大于求。矿渣粉产量大幅下降,导致上游水渣原材料供大于求。据悉,水渣已“堆满”京唐港(下图九)、曹妃甸码头等,多数较大型钢铁厂的水渣库存量已超过50万吨。到2015年第四季度,部分钢铁企业为起保钢铁主业的正常生产,已经把水渣出厂价格降到零,即免费让下游水渣用户拉走!

  3. 矿渣粉价格下滑严重。2015年全国矿渣粉平均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前几年,比2012年和2013年要低35-40元,与2010年和2011年的价格高点相差更远。根据中国矿渣粉网最新数据(图十),2015年10月份全国矿渣粉平均成交价格为161.68元/吨,同比大幅下跌17.28%。

  2015年1-10月,我国矿渣粉价格走势与水泥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整体呈“一路下跌”,1月份全国矿渣粉平均成交价格为194.29元/吨,到10月份已下滑至161.68元/吨,下跌32.61元/吨或16.78%。

  图八:2012年至2014年我国矿渣粉产能和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矿渣粉网、昂国集团内部统计资料)


  图九:2015年7月30日京唐港水渣已经“堆积如山”

  (来源:昂国集团内部资料)


  图十:2012年至2015年国内S95级矿渣粉月度价格走势

  (来源:中国矿渣粉网)

  对于局部矿渣粉产能过剩地区以及传统矿渣粉需求较大的重点城市,2015年的矿渣粉价格屡创新低,而且跌幅持续扩大。以9月份为例,9月份通常被认为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建材需求的传统旺季。河北省唐山地区被认为是我国矿渣粉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地区,2014年9月唐山地区S95级矿渣粉价格约为105元/吨,而2015年9月唐山地区S95级矿渣粉价格只能艰难的维持在70元/吨左右,创出新低,同比下降30%以上,而且还有下滑趋势;对于近几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济南地区,2014年9月的矿渣粉价格约为160元/吨,而2015年9月的矿渣粉价格已接近100元/吨,同比下跌35%以上。同样,对于矿渣粉重点需求城市,根据中国矿渣粉网统计数据,2015年9月矿渣粉价格,北京同比下降9%,上海同比下降17%,广州同比下降37%,武汉同比下降39%,南京同比下降35%,杭州同比下降31%,等等。

  如此低的矿渣粉价格导致矿渣粉企业经营困难,很多企业只能是“保本”,而有的企业已经是“亏损”,矿渣粉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保生存”从行业“口号”到具体行动!据分析,如同钢铁和水泥行业一样,2015年矿渣粉行业将出现大面积亏损,部分无原材料保障和资金或技术基础较差的企业,将难以摆脱关闭的厄运。

  四、“新常态”下我国矿渣粉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分析

  (一)整体市场需求下降

  “新常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速下降。在“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下滑,相应的建材需求大幅下降,矿渣粉行业感受明显。2015 年至今,矿渣粉企业开机率下降十分明显,库满停机现象明显增多,部分企业白天停机晚上生产,甚至停产。

  (二)区域市场产能过剩

  步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后尘,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如前面所述,就目前的市场情况,预计2015年我国矿渣粉产能利用率很可能低于70%。受制于水渣分布和运输距离,局部地区矿渣粉产能过剩严重,如:在钢铁大省河北、山东、江苏等。矿渣粉产能过剩问题在“新常态”下被放大,部分在建或规划项目也因此被迫叫停。

  (三)售价大幅下滑

  如前面的图表所示,2015年矿渣粉价格“一路走低”,截至10月,已连创新低,2010年和2011年的“价格盛宴”已不在。水泥和混凝土企业对矿渣粉价格的接受程度已经下降,降成本的目的凸显,有熟料水泥企业已大幅消减矿渣粉采购量。矿渣粉“价格战”早已开启。

  (四)市场掌控能力差

  矿渣粉属于钢铁附属产业,对于绝大部分大型矿渣粉企业来说,矿渣粉要对钢铁主业“保驾护航”,钢铁企业停炉成本高,主业不能停,磨机不能停。水泥行业所采用的“停窑(或停磨)保价”策略,在矿渣粉行业不具操作性。这加剧了目前区域市场(水渣或矿渣粉)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这种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五)建筑业资金链紧张

  经济下行,建筑业资金链紧张,尤其是房地产方面,影响矿渣粉企业的直供和货款的回收率。

  (六)行业缺乏规范认证及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矿渣粉企业较多,但生产水平差距大,有规范性技术及生产管理的企业不多,因此,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生产规模仅次于水泥,但并无类似于《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行业性规范化文件,也未明确矿渣粉产品质量管理的相关监督检查部门。

  (七)市场混乱

  以上多种因素,加剧了市场混乱的局面,产品掺假、价格战、恶意竞争等现象增加。

  (八)P.C32.5水泥取消,释放数亿吨混合材,将直接冲击矿渣粉市场

  2014年12月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明文规定:“取消P.C32.5等级”,并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4.8亿吨。按照P.C32.5水泥产量占50%计算,2014年我国P.C32.5水泥的产量为12.4亿吨,其中混合材的掺量为20-50%,这就意味着将会有约2.5-6.2亿吨的混合材释放入市场。如何将品质和性能都明显低于矿渣粉的混合材“拒之门外”,对于矿渣粉行业来说无疑是另一个重大挑战。

  (九)国家对“废渣”应用的鼓励政策,将间接冲击矿渣粉市场

  2015年6月1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其中明确了42.5及以上水泥掺20%废渣可享受70%的退税。大量废渣及相关税务优惠政策,对矿渣粉市场无疑造成了间接的冲击。

  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利多”。如:(1)有利于水泥高质化和低质水泥产能淘汰;(2)有利于发展大掺量优质矿渣水泥;(3)有利于大掺量矿渣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4)将矿渣粉功能材料与废渣区分开来,形成“优质水泥—矿渣粉—废渣掺合料”三个层次,进而有利于相关产品、应用技术和市场的细分,对于规范和提升整个建材行业是有利的。

[Page]

  五、认清“新常态”下矿渣粉的“四不变”

  “新常态”下,虽然我国矿渣粉行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矿渣粉由于自身具备众多功能特性,一直以来被业内人士认可,是优质的水泥混合材、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矿物掺合料的最佳选择。另外,矿渣粉行业已成为一个仅次于水泥行业的独立的行业板块。矿渣粉的功能特点以及行业地位在“新常态”下具有以下“四不变”。

  (一)矿渣粉作为最大宗混凝土功能材料的行业地位没有变

  与其它矿物掺合料相比,矿渣粉具有“产量大”、“掺量大”和“性能优”三大特征。

  1. 产量大:目前,我国矿渣粉的年产量达1 亿吨左右(如果我国钢铁厂所有水渣被充分优质化利用,矿渣粉的年产量可达2亿吨),仅次于水泥的产量,占水泥总产量的5-8%,或优质水泥熟料产量的10-12%。

  2. 掺量大:中国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允许矿渣粉作为混合材掺入硅酸盐水泥中的比例大于火山灰、粉煤灰、石灰石等,掺量最大允许达到70%。欧洲标准BS EN97-1:2011中,允许矿渣粉在水泥中掺量高达95%。另外,矿渣粉在混凝土中可等量替代15%~60%水泥。

  3. 性能优:矿渣粉的化学组分接近硅酸盐水泥,具有自身水硬性和火山灰活性作用;由于现代粉磨效率大大提升,赋予了矿渣粉高比表面积、颗粒粒径分布合理等特性;因此,矿渣具备了更高的活性,是众多混合材和掺合料中唯一一个采用等量取代水泥的方式检验其活性指数。另外,矿渣粉掺入混凝土中, 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的泌水离析、和易性, 尚可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这些性能明显优于粉煤灰、石灰石粉、磷渣粉、钢渣粉等其它混合材和掺合料。

  因此,矿渣粉产业是一个仅次于水泥产业的独立的产业板块,矿渣粉的行业地位是粉煤灰、硅灰、磷渣粉等其它混合材和掺合料无法比拟的。这在“新常态”下是“不变”的事实。

  (二)优质矿渣粉作为高性能混凝土首选矿物掺合料的事实没有变

  高性能混凝土(HPC)中高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等性能重点予以保证。

  为了实现混凝土的高强和高性能化,最有效而且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掺加优质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这也是混凝土由之前的“四组分”(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的“六组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优质掺合料成为了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第六组分”(功能性材料)。作为混凝土配制中的第六组分,矿物掺合料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是较为关键的,其应用和研究也较为成熟。目前,用于制备超高强混凝土的优质矿物掺合料有矿渣粉、优质粉煤灰和硅灰等。由于优质矿渣粉在性能、价格、供应、应用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成为业者的首选。

  我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和工业与信息化部(工信部)在2014 年联合推出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明确指出了高性能混凝土中最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是矿渣粉和粉煤灰,并对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做了相应规定。我国于1990 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矿渣粉,经过近20 年推广和应用,其使用已经普及化。早期的工程,如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山羊洼1 号桥大型钢管混凝土结构拱桥、北京海洋馆C80 高强混凝土、首都时代广场C50 免振捣混凝土、首都机场2 号航站楼工程等都使用了矿渣粉。现在的高速铁路、大型跨江跨海桥梁,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几乎都掺加矿渣粉。

  (三)优质矿渣粉是生产绿色低碳水泥首选混合材的事实没有变

  水泥行业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两高”行业,是我国重点整治和调整的行业。在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的环境下,如何应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下的水泥行业发展,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推进节能减排,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水泥行业必须的选择。

  根据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SIMTech)为昂国集团所进行的实测分析显示,新加坡市场所用普硅水泥(OPC)在其生产过程所排放的CO2为780~850kg/ 吨,而生产1吨优质矿渣粉排放的CO2仅为60-80kg。优质矿渣粉可等量替代水泥熟料,按照GB175-2007最高替代量70%计算,那么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以上;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消耗50%以上,节煤40%以上,节电15-20%;而且,优质矿渣粉可以优化水泥硬化体的微观孔结构,大幅度提高水泥后期力学性能,改善水泥浆体的粘聚性,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提高水泥的耐酸碱腐蚀能力,增强抗硫酸侵蚀、碱- 硅酸盐反应、抗氯离子侵蚀等性能。因此,业界公认,优质矿渣粉是水泥绿色低碳化、高性能化的首选矿物掺合料。

  (四)利用优质矿渣粉开发水泥新产品的行业发展趋势不会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混凝土建造物向更高、更大、更强、更复杂、更耐久的方向发展,因此,势必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和多。例如超高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耐海水混凝土、耐盐蚀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低水化热高强混凝土、低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等,这就要求了水泥产品的品种细化和产品的性能升级,优质矿渣粉无疑将会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最新的欧盟通用水泥标准(EN197-1:2011)中,掺量66-95%的大掺量矿渣水泥被列为抗硫酸盐腐蚀水泥(CEM III/B-SR 和CEM III/C-SR),该水泥类似ASTM C150 Type V 型水泥。这为矿渣粉的大掺量应用及推广扫清了障碍,也是大掺量矿渣粉水泥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同样适用于我国,是我国水泥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新常态”下我国矿渣粉行业的机遇

  (一)规范水渣定价机制,创造行业健康的生存空间

  矿渣粉供大于求,水渣同样是供大于求。如前文所述,水渣已“堆满”京唐港、曹妃甸码头,多数较大型钢铁厂的水渣库存量已超过50 万吨。因此,对于大多数矿渣粉企业来说,目前是一个“合理的机会”,利用“新常态”理顺水渣价格,明确或调整内部关联交易中的水渣定价机制,创造矿渣粉企业“新常态”下合理和健康的生存空间。

  (二)响应国家的号召,走绿色、低碳、优质和高性能化的发展道路

  1. 国家对于整治环境污染、发展环保产业的方向不会变。

  2. 水泥企业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利用优质矿渣粉生产绿色大掺量矿渣水泥成为水泥行业新的发展方向。优质矿渣粉在水泥企业的应用,不再是以降成本为主要目的,而是使用高效混合设备,按照不同客户对产品性能不同的要求,调整矿渣水泥的配合比,从而生产出具备不同性能的矿渣水泥,如目前欧盟标准中的抗硫酸盐腐蚀水泥等。

  3. 水泥标准(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修订,把发展优质水泥作为水泥行业去产能过剩的主要方向和手段。优质水泥的使用,为矿渣粉在混凝土中掺量的提高创造了可能和条件,矿渣粉在混凝土中的用量必将提高,这也将推高矿渣粉的市场需求。

  4.2014年,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推出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向全国业者发出了明确信号,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将成为混凝土行业的主旋律。为了进一步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2015年8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两部混凝土标准《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和《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奏响最强音”。

  5. 碳交易让水泥和矿渣粉行业减排更精彩。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通过碳交易市场的推进,促进节能减排,包括建材行业在内的行业性减排空间是很大的。必将为具有低碳特性的建材矿渣粉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机会。

  6.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必由之路。2015年8月31日,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提出:“到2018年,绿色建材生产比重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其中也明确写道:“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7. 我国首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3月27日通过,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已于2015年9月22日由浙江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提请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其中都明确规定“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预计将会有更多的省市立法跟进。

  (三)重点大型基建项目

  拉动GDP 的“三驾马车”,消费不振,外贸萎缩,投资还要继续发挥作用。对于国家重点布局地区,大型基建项目(高铁、机场、城际铁路、地铁等)依然存在。矿渣粉企业应抓住重点建设项目,有针对性的供应矿渣粉,在大型项目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中“大显身手”。

  (四)开发多元化产品

  目前,大部分矿渣粉企业都面临着产品低端,市场单一,趋向同质化,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新常态下,我国继续大力鼓励“利用先进技术,开发高端新产品”;致力培育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冶金渣综合利用专业化企业。因此,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尤其是大型钢铁企业的附属或合资企业,可以以冶金固废资源处理为方向,开发多元产品,针对不同特定市场,打造包括了高、中、低全方位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拓展非传统建材领域,实现产品应用和市场多元化。

  (五)寻求海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矿渣粉海外市场并没有被完全开发,需求量依然存在。美国经济复苏,对矿渣粉的进口稳步回升。中东国家建筑业复苏,当地水泥企业对矿渣原材料的需求大量增加。另外,东南亚、南亚、非洲建筑材料缺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矿渣粉需求。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应借助“一路一带”的东风“走出去”,是形成矿渣粉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六)其它:借力“互联网+”,开拓矿渣粉新领域,突破矿渣粉物流瓶颈,将资源向高端市场配送,实现效益最大化等。

  七、结语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进入“常态”是一种趋势,GDP增长下降到7%,进而6.8%、6.5%,甚至更低是一种必然,对于中国整体经济而言,这不是不好,而是发展的标志和结果。

  对于矿渣粉业者来说,“新常态”转型期是痛苦的,而且难以预测“痛苦期”的长短。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想办法,找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挑战,我们要坚守底线,做合格产品,不与废渣或低质混合材“打烂战”;面对机遇,我们要清醒冷静,牢牢抓住“高性能”和“低碳环保”,打开市场,创出“新局面”。“熬过”艰难的时刻,“曙光”定会再现。

  “危机”,有“危险”又有“机会”。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新常态”转型期内,我们矿渣粉行业也要顺应潮流,转型升级,积极开发产品和技术应用,提升行业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编辑:陈宗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