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痼疾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的调整,是要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等方面来化解产能过剩,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目前,我国在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和船舶五个方面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特别是钢铁行业位居产能过剩的五大行业之首。2012年-2014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利润率均在1%以下,远低于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就连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也未能幸免于难。如光伏产业,由于缺乏理性,一拥而上,导致一个新兴产业很快变成了过剩产业。
从具体指标来看,产能利用率(即实际产出与潜在产能之比)是国际范围内较为通用的判断标准。国际经验显示,产能利用率正常水平为81%-82%左右。一般而言,高于85%表示产能不足,75%以下表明产能过剩严重。若以此标准判断,当前中国75%左右的产能利用率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产能严重过剩意味着资源的不当配置,一些行业过多占用资源却没有相应的产出,另一些行业则得不到资源,长期来看势必会降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和整体效率。更严重的是,产能严重过剩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当前在钢铁、电解铝、船舶、光伏等行业已出现了因为企业经营困难所致的利润率下滑、职工收入下降以及失业下岗人员的增加。企业出现大起大落、断崖式的冲击,这对员工个人和家庭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和财政收入、利税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每次大危机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过剩产能并不见得就是落后产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经过多年努力,已经逐渐往节能环保转变,成长为优质产能。但是内需拉动不足,产能快顶到了天花板,相关行业也进入了发展平台期,必须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经典理论所言,中国若要走出产能过剩困境,或不可避免地需要迎接一场“创造性破坏”。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从需求管理来解决产能过剩,其治理方法也是通过扩大总需求来吸纳过剩产能,但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特别是,通过扩大需求或许暂时缓解了当前的产能过剩,但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集体遭遇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下降,中国经济呼唤新的解决路径。因此,亟待转变治理产能过剩思路,从供给面来寻找途径。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的调整,是要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等方面来化解产能过剩,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一是完善企业退出机制。要以断臂求生的勇气,对那些已经严重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阻碍经济结构调整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或兼并重组,避免给供给端带来负面冲击和影响,减轻供给的压力。
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并不是要“一刀切”,应让行业内诸多企业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实现自由竞争。要按照企业的经营情况及产品附加值等情况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促进企业新陈代谢和产业升级进步。发达国家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比如农牧渔业,政府一般投入大量财政资金进行回购;在汽车行业产能过剩时,主要推动产业海外转移;在钢铁行业,重点通过兼并重组来解决产能过剩,同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另外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配置效率提高。这主要还是表现在生产要素投入之外,通过技术进步、体制优化、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的要素推动经济增长,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布局“中国智造”,趟出一条化解产能过剩之路。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推动国内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联合与互动;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打破传统工业企业“信息碎片化”、“信息孤岛”的局面;形成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的新优势。钢铁行业可以学习马云的阿里巴巴模式,把钢铁企业、供应商、用户、金融机构、技术服务机构、设计机构、贸易机构、物流配送机构等,全部放到一个大平台上,大家共同经营、共同盈利、共享成果。进入这个平台的钢铁企业多了,各自可以根据开放的数据寻求一个产量的最佳平衡点,这也就部分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最后,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从全球看,由于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别巨大,只有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寻找我国产业生存空间,才能为我国过剩产能找到出口的同时,准确定位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避免出现新的过剩。
编辑:张晓烨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