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建材集团:静钻根植5年5亿,人才驱动产业突围
这几天,位于宁波东部新城的宁波中心建筑工地24小时灯火通明。由浙东建材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1432根高性能水泥桩被陆续埋入土中,成为宁波第一高楼立起的坚实基础。这个获得“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一等奖”的静钻根植桩,因其施工时“静悄悄”,赢得了业主方的肯定。
为“突围”费尽心思请专家
邱风雷总裁(左)与张日红博士(右)考察日本企业
1989年,浙东建材集团成为全省首家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企业。
多年来,国内管桩技术没有得到实质性 “升级”,行业竞争却进入 “白热化”。2008年年底,全省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企业发展到80家,管桩业面临供需严重过剩、盈利空间小、货款回收慢等严峻形势。
2009年3月,浙东决定“行业突围”,公司上下共同为“转型升级,路在何方”出谋划策。
突围,需要领军人物,当时已成为行业标杆的张日红成为最佳人选。而此时,张日红身处日本,在当地一家著名管桩企业担任技术指导。浙东对他的“虎视眈眈”,他还毫不知情。
2009年6月,“浙东”开始对张日红发起强势“追求”,先后三次赴日与张日红会面,但连续6个月费尽心思的“追求”,未能感动张日红。
后来,浙东换了另一种“追求”方式,愿意将过去的盈利“砸”下来搞研发,终于打动了张日红。
[Page]应用是最好的营销
部分应用静钻根植桩的项目
2011年年底,张日红带领百余人的团队研发成功静钻根植桩;2013年,项目试验性地应用于工程;2014年,工法开始大面积推广。对于张日红,浙东没有食言,历时5年,已累计投入5亿多元。
几乎是同步,外界对静钻根植桩的看法也经历了5个阶段。用浙东建材集团总裁邱风雷的话总结,就五个词: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吓一跳、忘不了。
在此期间,浙东吃了不少“闭门羹”。2013年,邱风雷带着静钻根植桩来到杭州湾某建筑工地,向工地负责人介绍该工法的“好、快、省”特点,谁知对方竟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邱风雷至今还记得对方给出的理由:“节约成本和我无关,传统桩出问题我没责任,但如果是你们桩出问题,就会被质问为何使用新产品,这个责任我不想担”。
“应用是最好的营销。”邱风雷说,好在是金子总会发光,静钻根植桩工法很快就被市场认可了。
项目成果与社会效益显著
静钻根植工法施工流程
静钻根植桩的施工原理是,先用大动力转机将地基钻孔液化,形成桩基洞,再将静钻根植桩放入地下,实现了“无挤土、智能化”施工。采用静钻根植工法还能降低泥浆排量70%,节省原材料50%,节约施工用水约90%,碳排放量减少50%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工程进度明显加快,质量也变得可控!”负责宁波中心工程的项目经理吴南昌说,静钻根植桩在每根桩植入时,还配有“黑匣子”,可全程监控,实时预警,且单机能日植桩5根,施工效率提升50%。
静钻根植桩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50多项,企业标准也由省住建厅审核通过,被评为 “浙江省级工法”,“静钻根植桩”技术还被宁波市政府纳入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推广目录。
静钻根植桩至今已为公司带来5个亿的销售。今年下半年,与“中淳高科”签订使用静钻根植桩的项目有20多个,用量超100万米,应用范围已由宁波向上海、温州、杭州、南京、苏州等地辐射。
“该项目成果与社会效益显著,对我国混凝土预制桩行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龚晓南领衔的专家组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龚晓南院士等专家给予静钻根植桩高度评价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