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朱建勋:让科技创新驱动建材工业美好未来

中国建材报 宁阳 · 2015-11-20 14:56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各行业在最后冲刺和总结5年发展之际,也都开始酝酿新的5年规划。目前,建材工业“十三五”前期重大问题的研究已经结题,由工信部主导的建材工业“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为了全面接收行业声音、吸纳建议,编制更加完善、科学、系统的建材工业“十三五”规划,本报就“十三五”期间与建材工业科技创新相关的问题,专访了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建勋。

  科技创新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对于科技创新,朱建勋认为现阶段,结构转型、科技创新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很多技术企业自己不去研发已经无处可学,甚至有些企业在国际上已经站在比较高的地位上,只有自己做研发这一条出路。

  朱建勋认为,过去十年前或者十多年前,用资源、人力成本的优势,只要模仿别人,有市场就能发展,造就了很多世界第一产能。现在中国的市场逐渐饱和了,国外的市场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大,比如我国生产的玻璃纤维产品,出口量达50%~60%,国外有些企业都已经关闭了,单靠市场容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经济环境。

  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一开始由于跟国外的差距比较大、科技水平比较低,很多技术都能从国外引进,但是经过消化吸收和进一步创新,像水泥行业、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等,跟国外已经处在同一个水平上。国外的企业研发一个新产品有很多阶段,概念、研究、技术孵化、小试、中试、批量生产、销售等等,而它的概念、想法都是通过市场获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我们过去缺少研发,一是因为产品短缺,二是因为从成本的角度看买技术更划算。现在,由于直接的竞争关系,在高端技术上,基本没有渠道向国内引进。所以在这个阶段,再用过去的产业模式,肯定无法维持下去。各个企业在产业范围内不太一样,但谁能提早看到这一点,重视科技,就能抢占先机。

  建材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利润水平低,除了个别经营较好的民企,建材行业的主要科研力量还是集中在国企内部,中央、国家政府、省市政府都很重视科技创新,但实际在考核体系上并未体现出来,现在大量的考核还是考核企业的经济性,销售、收入、现金流、资本运营的效率等。而国企是围绕考核指挥棒运作的,考核什么就做什么。科技创新要真正落实下来,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家的考核体系要改变。另外研发都有一个投入产出的时间,越是技术含量高的技术,研发周期越长,所以对国企的考核还要注意到管理者任期的问题,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有长周期的考核方式。

  创新要着眼未来,更要立足当下

  “科技创新不单是研发未来的产品和技术,我们现在的概念不太完整。”朱建勋说。科技创新实际上是围绕整个生产过程,在制造中怎么优化工序、怎么减少制造成本、怎么提高产品的质量,这里有很多研究课题。不完全是搞新产品、新技术。我们把搞新产品、新技术作为研发,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一味地追求“高、大、上”也不一定合适。实际上,在我们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到处都有技术问题,有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到建材行业,可能不需要水平上多少档次,把价格进一步降下来,把耗能和对资源环境的消耗降下来,包括原材料的替代(成本更低、对大气污染更少),就是很有效率的科技创新。建材行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真正做到强,第一点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别人能低成本制造出来的,你要比他成本更低,人家的产品性能好,你也不比他差。第二点是对未来的判断,新产品的开发,新产业的孵化。“十三五”应该对这两点都重视,但第一点更重要一些。水泥、玻璃跟国外比,产品的质量都差不多,但是全生命生产周期过程中的很多指标,如节能减排指标、能耗、污染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多耗的能源也是成本。

  科研方法要更加系统、科学

  谈及我国科研水平的现状,朱建勋认为不单要重视科研,还要重视科研方法的研究,不能总是采用试错式的、碎片式的科研方法,现在科研也讲究系统性的方法。当然也不能急于一个“十三五”就解决所有问题,科研还需要长期积淀,加上好的总结和外面的经验,才能更好的发展。

  据朱建勋介绍,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材料研究是用基因工程的方式,相比于试错法,两者的区别是前者获得的是最优的配方,而后者往往获得的是可行的配方,可能接近最优,但不知道是不是最优,就是研究得不够透彻。材料基因工程的核心是能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成本,企业积累的数据都集中在一个数据库里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这些数据是共享的。实际上是改变研发模式,共同来研发。比如说水泥行业的中国建材、中材、海螺等大企业,现在都是各自研发各自的技术,将来有没有可能在国家的支持下达到信息共享,这样整个社会的研发效率就提高了。当然信息也是很重要的,企业资源也要注意共性的怎么开放,个性的怎么保护。

  另外,国内现在做应用基础研究的企业很少,大部分企业都在做产品的技术开发项目,还没有进入到应用基础研究。所谓应用基础研究,就是研究有广泛应用前途,以获得新的知识、原理、方法为目标的应用理论研究。拥有了这些就能在需求到来时,简便、迅速地转化成产品。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需要有应用基础的储备,就好比种一棵树,树干很健壮,将来树枝长出来就很茂盛。现在的科研往往是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有配方的研究,所以开发周期就比较长,而且最终应用的不一定是最佳的配方,这是跟顶尖企业差距比较大的方面。对于建材行业来说,一般的企业不用强求,但是作为骨干企业一定要开展有些应用基础的研究。

  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速成果转化

  在朱建勋看来,科研不是表面上的一点资金投入,做科研首先要有对科研人员的投入,要创造条件,使科研人员能静下心来琢磨科研的事情。对科研人员的投入,无法很快显示出具体的效益,在企业里看着像是“闲人”,但长期看对企业的发展益处良多,很多企业看不到这一点或者等不及。

  科研的管理和其他的生产经营管理不一样,没有一套完整的测算办法。企业的经济考核容易进行对比,效益的高低、规模的大小。但是科研不太好考核,宏观层面可以看科技人员的数量、研发投入比,但是投入的效力怎么体现很难量化。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时,很多技术、观念都在人才的脑子里,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一定要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科研工作完全是靠每个个体来实现,不像生产线电钮一按就生产了,所以有人说科研的管理是管理和艺术的结合。研发人员如果有积极性可能整天都在考虑技术创新的事,但如果没积极性,十几天不干活你也不知道,所以很多人也觉得科研难管理。

  在国外为了保障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他们的待遇会比其他员工高一些,现在国内企业大部分做的还不够。现状是科研的高端人才,大部分选择生活在医疗条件、教育条件比较好的大城市,这些地方的生活成本就非常高。另外,科技是有传承的,是需要积累的,包括一个人的研究方向,不是说我今天做一项研究,明天就一定能行,所以企业要想办法让优秀的技术人员能长期的留在企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充分发挥在企业里10年、20年的黄金时期,为企业带来价值。对于国企,科技队伍的保留、保持、成长是个大问题,因为国企偏向平均的分配制度和对技术人才不够重视,往往导致特别优秀的人很难留下。如果一个企业能看准,把人作为一种核心资源,对一些关键人物就要特别留心,在前期做人力资源规划时就要考虑周全。实际上,有很多技术人员还是愿意干技术,只是待遇太低了就没办法干下去了,所以企业要主动的给他们一些激励,包括承担项目、指导他们做科研。

  最后一点,科技成果不能锁在柜子里。像中材有很多没有孵化的技术,怎么促进孵化?我们也在考虑成立创业基金,帮助孵化有风险性的科技成果。比如有些科研成果处在实验室阶段,没有经过放大实验,就可以用创业基金支持放大实验,如果成功,企业内部可以转化成产品,另外,也可以卖出去,从收益里拿出一部分对个人进行奖励。

  今时今日,对于建材工业,科技创新已有共识,而我们面临的问题仍然是认识不深刻、行动不到位、基础不扎实。在本次访谈中,朱建勋一语破的地提出了这些问题,这不仅源于他几十年来对科学知识的积累,也来自他在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中的双重实践。建材工业的科技创新,既要有人才、技术和资金的基础,更要坚定思想认识,将建材工业的未来托付于科技创新。衷心地希望“十三五”期间建材工业的掌门人们,能够真正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有所行动。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13: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