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四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大会在京开幕

中国水泥网北京新闻中心 · 2015-11-11 09:20

  11月9日上午,两年一届的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大会如期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助力非洲 工业发展”。出席本届论坛大会的有中非领导、国际组织官员、非洲官员使节、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等近400余人。

  中国与非洲历来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与非洲秉承着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携手走过国际政坛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迎来崭新的时代与发展契机。自200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中非合作论坛集体对话机制以来,中国与非洲领导人政治互访更加频繁,经贸来往更加密切,文化交流更加全面。

  今年恰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中非合作的大时代背景下,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正在积极地推进中国与非洲多层次、多领域的广泛合作,促进中非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杨福昌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杨福昌先生首先致辞,对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为中非友好合作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同时对来自非洲的各位嘉宾及工商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杨福昌指出,近年来非洲政治形势基本稳定,已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重要一极,经济保持增长势头,是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级,受到世界瞩目。2013年和2014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访问了非洲,表达了中国坚持不断发展中非关系的立场。杨福昌还强调,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陆,双方有共同的历史遭遇,现在又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是命运共同体,彼此视对方的发展为自己的机遇,这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

非洲驻华使团团长、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维克托·希科尼纳

  非洲驻华使团团长、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维克托·希科尼纳阁下发表演讲,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大使先生向来宾介绍了在非工业投资环境的相关信息。大使先生提到,非洲电力、通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匮乏限制了非洲全面、可持续的发展。除此之外,社会服务仍需加强,如教育和医疗卫生。大使先生强调,非洲国家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优惠的投资政策,非洲发展潜力巨大且多样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中非贸易只有打破区域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贸易,因为打破区域化是非洲实现工业一体化的前提。非洲国家欢迎中国企业赴非投资,非洲国家大门为中国投资者敞开。最后,大使先生对中非工业论坛八年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能够协助马达加斯加相关部门对明年3月17日至20日的马达加斯加展会给予宣传推介,帮助中国企业了解马达加斯加的投资环境及政策项目。

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秘书长程志刚

  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秘书长程志刚先生发表主题演讲。演讲中指出,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从2000年的中非贸易额100亿美元到2014年的2200多亿美元,在过去的十年内,中非贸易额增长了十倍左右,预计到2015年底中非贸易额有望接近3000亿美元。近年来,大多数非洲国家以持续、高速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向世界呈现了一个富有前景的巨大市场,非洲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各国对工业化进程的重视。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8年时间里,推动了近百家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建厂,在工业制造、技术培训、科学管理等方面帮助非洲国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JEAN CHARLES OKOTO LOCAKOMBE

  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JEAN CHARLES OKOTO LOCAKOMBE先生发表讲话,强调刚果民主共和国现在政治状况非常稳定,当地政府给予外国投资者非常大的税收优惠政策,中国投资者可以享受10%税收优惠待遇,大使先生对中国投资者发出邀请,欢迎投资者在刚投资。

 埃塞俄比亚副大使泰斯法耶·塞博先生(图片)

  赤道几内亚能源部官员泰斯法耶·塞博(图片)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王成安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王成安先生在演讲中肯定合作发展论坛为中非事业的巨大贡献。王副会长在演讲中介绍说,今年6月非盟为实现十年愿景,制定规划,提高工业化增加值,打造非洲工业品牌,中国经济走入中高速发展阶段,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非洲处于工业化中期,中国工业化进程当中形成的优势产能、拥有装备、积累经验将对非洲工业化进程有所帮助,相信中非产能合作,促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民生工程、金融领域的合作。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先生发表讲话,他简述了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并就 “十三五”全新发展目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关于经济前景,他表示,经济增长低于7%只是数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在中国经常讲量变和质变,这只是量变不是质变,它只是从7%变成6.9%温和的一小步,正如一季度、二季度从去年7.2%变成7%一样,它是连续的过程。事实上过去三年多时间,接近四年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在6.9到7.9%非常窄中间波动,这样平稳增长在中国历史上很罕见、也非常不容易的。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前司长程涛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前司长程涛大使发表“一带一路对非洲经济的影响”主题演讲,阐述了“一带一路”给中非经贸合作、转型升级创造新的机遇,以及对中非合作的影响。他说,非洲正在发生巨大、可喜的变化,随着信息化发展、非洲与外界交往日益频繁,再加上中国快速发展模式的极力作用,非洲人的观念和意识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民在对以往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同时,向东看成了他们新的选项。非洲借鉴中国快速发展的经验和制度模式,积极发展工业,将会实现本国的振兴。

国际青年商会南非大使、LLOA公司CEO Slauzy

中央党校非洲研究室主任罗建波

贝宁共和国博帕市市长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任才大颖

尼日利亚第一银行中国首席代表王传强

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社总经理李振宙与中国世贸组织非洲委员会秘书长程志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才大颖与中国世贸组织非洲委员会秘书长程志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际青年商会南非大使LLOA公司的CEO Slauzy上台演讲,Slauzy女士作为会议唯一女性演讲者,代表所有非洲的女性领导者以及世界上女性领导者发声,并希望在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上创造更多的合作伙伴;中央党校非洲研究室主任罗建波先生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博得满场喝彩,用专业角度阐述了中非合作的深远意义;贝宁共和国博帕市市长深情并茂的介绍了他的家乡博帕市,带来了三个投资项目,吸引了全场企业家的目光;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任才大颖先生也就中国与非洲的轻工业现状进行演讲,提到了中国对非洲态度正在从援助走向合作,从合作走向共赢的大趋势;尼日利亚第一银行中国首席代表王传强先生讲述了自己在非洲工作十年的经验与感想,表达了自己对尼日利亚深厚的情谊。会议中,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社总经理李振宙先生、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才大颖先生都与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中国世贸组织非洲委员会秘书长程志刚先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企业家高峰论坛

  下午的企业家高峰论坛更是将会议推向高潮,安永玉大使、郭崇立大使、王克越先生、郭士观先生,Yvon Randriaharimalala先生齐聚一堂畅所欲言。王克越、郭士观两位企业家都对非洲投资充满信心,很想用本企业的工业技术给非洲带来贡献也给自己带来商机;两位大使也详尽的介绍了非洲的工业现状,投资现状,商业契机等,愿意为远赴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保驾护航;Yvon Randriaharimalala作为马达加斯加人,欢迎中国企业家到非洲投资,还告诉了在场企业家们哪些行业在非洲更受欢迎、更热门、参与更踊跃等问题。大家对第四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予以肯定以及支持。

  两年一度的论坛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得到了中国和非洲国家领导和非洲驻华使节们的高度赞赏,充分肯定了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为中非合作所做的努力,今天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已成为中国与非洲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品牌论坛。此次论坛旨在“助力非洲  工业发展”,希望中国成熟的工业技术能给物饶丰富的非洲大陆带来无尽的商机,助其发展成工业大国。

  从人类社会近200年的历史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腾飞。其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6个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而这些非洲国家就是靠的工业技术实现国家经济增长。工业化能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增长等。埃塞俄比亚工业部长艾哈迈德·阿布图曾说“非洲国家领导人应坚定地走工业化发展道路,从而给他们国家的人民带来繁荣”,由此可见工业对非洲发展的重要性。

  非洲工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许多非洲国家还是以农业为主。但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全球企业家的眼球,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大环境下迎来新的机遇。论坛当天,企业家高峰论坛、国际青年商会会长等人对非洲工业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交流,对投资非洲问题反响热烈。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双方的经贸、政治、工业等合作,中非关系备受瞩目。中非工业合作也屡见不鲜,坦赞铁路的开通、埃塞非洲首条轻轨开通、中国企业在非洲开设工厂提供大量工作职位等,中非工业合作成果显著。第四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重要的目的就是给非洲的工业化发展带来帮助,此次论坛将推动非洲的工业化发展,非洲工业化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本届论坛项目总量超过以往历届论坛,项目领域更加具体、广泛、多样化,投资项目涉及能源、矿产、房地产、农业、新能源、工业制造、木材加工、旅游开发等,采购项目包括新能源产品、建筑材料、医疗设备及用品、农业机械及肥料、采矿设备、轻工机械、家用电器、木材加工等。

编辑:jirong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