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特种水泥:兄弟连中的“特种部队”
图为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厂全景
10余年前,德国研发建造了这样一种房屋。它会随天气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当气温升高时,它呈现出紫色,当空气比较干燥时,它呈现出蓝色;被雨淋湿后,又变成玫瑰色。所以,当地人只要根据它的颜色,即可知晓天气变化,并亲切地称之为“气象台”。
乍一听,这样的情景或只存在于好莱坞大片的特效之中,但事实是,在世界很多区域,这样的房屋已经伴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走过春夏秋冬。
我们不禁要问:房子为什么会变色?
而这其中的奥妙正是变色水泥的应用。简单来说,这种房子的外墙体使用了含有二氧化钛的变色水泥。变色水泥属于装饰水泥,为特种水泥的一种,它的面世曾引起行业空前反响,也让人们对特种水泥平添了无限好奇。
顾名思义,特种水泥就是具有特殊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水泥。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但绝大部分水泥为硅酸盐类通用水泥。据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的特种水泥在全部水泥中占比不足2%,发达国家特种水泥占比则达6%到10%。美国甚至高达42%。专家预测,中国对特种水泥的需求应该在8%左右。
虽然国内特种水泥应用比例不高,但毋庸置疑,在当前产能严重过剩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大力发展特种水泥实为新常态下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出路。
中国建材西南水泥旗下的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嘉华特水”)是我国较早进行特种水泥研究的企业。这个有着76年历史的老牌水泥企业伴随着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始终走在特种水泥研发与生产的前列。
在2012年加入中国建材后,嘉华特水在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提出的水泥“特种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步一个脚印,通过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增光添彩,被称为中国建材“四化”发展战略中的“特种部队”。
嘉华特水在围绕研究特种水泥方面进行的创新改革,不仅为水泥领域,也为整个建材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范本。
水泥世界:别有洞天
提起水泥,在多数外行人认知中,还停留在建筑房屋所用的黑色物质,以为水泥只是一种极为普通低端的建筑原材料。殊不知水泥世界里,也别有一番洞天,那就是品种多样的特种水泥。
特种水泥的出现,被视为水泥行业的另一个开端,也让水泥这一材料变得丰富多彩。日渐在基础材料领域中焕发活力。
与“特种”二字相较而言,我们日常所见的水泥,被称为“通用水泥”,按成分来讲主要是指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因历史悠久、性能可靠和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水泥产量第一大国,主要指的就是通用水泥。
虽然特种水泥在我国所占比例较小,但它是国家重点工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材料,起着通用水泥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石油是我国工业的命脉,如离开了固井用的油井水泥,就不能保证石油开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再如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工程,大坝共浇筑了2689万方的混凝土,使用了500多万吨特种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为保证三峡大坝工程的百年大计起了重要作用。
那么,这支水泥的“特种部队”到底由哪些精兵悍将组成?
四川嘉华水泥总经理许毅刚告诉记者,目前关于特种水泥的定义很难有一个权威的说法。记者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时也发现,特种水泥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概念,可按成分,也可按功能进行分类。
在国际上,特种水泥的分类比较复杂。可以按水泥主要矿物所属体系进行分类,迄今,所有的特种水泥均可归入硅酸盐、铝酸盐、硫铝酸盐、氟铝酸盐、铁铝酸盐和其他6个体系;也可以按水泥功能进行分类,如快硬早强水泥、耐高温水泥、水工水泥、海工水泥等;还可以按水泥用途进行分类,如油井水泥、装饰水泥等。
这些分类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局限性。我国水泥行业则在此基础上,将上述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分类。这样,特种水泥按其功能或用途主要可分为快硬高强水泥、膨胀自应力水泥、水工水泥、海工水泥、油井水泥、装饰水泥、耐高温水泥、其他水泥8大类。
再放眼整个水泥行业,特种水泥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以德国、日本、美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特种水泥的研发作出突出贡献。近些年来,荧光水泥、陶瓷水泥、吸水水泥、玻璃水泥等新品种相继问世。仅看这些名字,就足以吸引众人目光。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建立了水泥科学研究机构,特种水泥正式问世。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我国水泥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突破,一批水泥新品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像长江阶梯电站大坝的落成,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煤矿港道的不断铺展,军事工程、抢险救灾等紧急工程的应用等,更突显了特种水泥的独特威风。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种水泥事业起步较晚,但欣喜的是,全行业已经加快了特种水泥研发和应用的速度。其研发与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致力于进一步的系统理论研究,丰富水泥材料科学理论系统;另一方面是加强生产和应用研究,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形成现代化的特种水泥工业体系。
在中国建材旗下数百家水泥企业组成的“兄弟连”中,嘉华特水这支“特种部队”,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势必要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转折中的自问:到底该干什么
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处的乐山市,一年四季都笼罩在湿润的雾霭之中。江边,三座小山郁郁葱葱,它们分别是凌云山、马鞍山、乌尤山。著名的乐山大佛即是依凌云山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嘉华特水就坐落在与大佛比肩而立的马鞍山上。灰白相间的办公楼掩映一片绿荫之中,处处充满了意境。为了保护绿水青山,嘉华特水几年前已将水泥生产线搬迁,留在此处的只有管理和研发部门。
嘉华特水的前身是嘉华集团,是四川省最早的水泥企业,其主体嘉华水泥厂始建于1937年,但其发展之路却充满崎岖与艰难。
2001年前,这家企业年生产水泥能力28万吨,拥有3条5万吨立筒预热器窑,一条3.2万吨中空窑和一条8.8万吨机立窑。企业规模不大,生产能力不强,员工数量却高得惊人,最高时员工人数达2800余人。
更大的问题在于,彼时,嘉华集团的业务繁多,除了生产水泥、石棉瓦之外,还生产预制板、电线杆,甚至还经营过农场,涉足化工、化学外加剂等领域。
这种“跑马圈地”的发展方式,最终导致企业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自己的主打产品。
“设备落后、业务杂乱、冗员繁多、财务状况很差,这就是当时嘉华的基本状况。企业到了必须解决‘企业到底干什么’的关键时刻。”当年,接手掌管嘉华集团的许毅刚,发出这样的感慨。所有嘉华人都清楚,唯有脱胎换骨才能起死回生。
可是,问题来了:这样一个老牌企业,它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它最有价值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和研究分析,结合并探讨嘉华集团在水泥行业60多年的历史优势和现阶段行业状况,嘉华集团团队一致认为:普通水泥市场正日趋饱和,已经露出产能过剩端倪,但细分的特种水泥市场空间巨大、大有可为。更关键的是,嘉华集团多年来在特种水泥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嘉华集团领导班子达成共识,将企业的主营业务聚焦为“特种水泥和特种工程材料”。
为了集中资源做好这一主业,嘉华集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切不符合公司定位或与主业不相干的业务,都被关闭或出售。
“水电站、核电站、油田等能源工程领域需要解决抗冲磨、防渗、抗裂、抗辐射、耐腐蚀功能等问题,一般工程所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能满足这些特殊要求。但特种工程水泥技术含量高、相对进入门槛高,有些甚至需要‘量身定制’之后展开研发。所以嘉华集团决定依据企业对特种水泥原有经验,将最早的定位确立为能源交通工程领域的特种水泥研发,由此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开发这一领域的特种功能材料去满足客户需求。”许毅刚的思路非常清晰。
2002年,嘉华集团将与技术相关的业务部门合并为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下设三个实验室,分别是分析实验室、材料性能实验室以及水工混凝土实验室。
一位参观过嘉华集团技术中心的某研究院专家说,他本人到访过全国数十家水泥厂,一般的水泥厂技术中心主要配备检验仪器,没有其他的功能。但在嘉华集团却能见到混凝土自身体积膨胀测定、弹性模量测定、绝热温升测定等大型专业研究院才配置的科研设备,这使专家感到异常惊喜。
经过十余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嘉华集团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年利润超一亿元的现代化高科技特种水泥以及特种工程材料生产企业,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产品品种方面都成为特种水泥细分市场的翘楚。
当然,这还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一场更大更深远的转型等待着他们……[Page]
转型中的跨越:做特中特
2012年,嘉华集团正式加盟中国建材,并更名为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嘉华集团加盟中国建材,可以说是顺应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整合的趋势,也是其较早开启转型升级之路的一次重要契机。因为随着特种水泥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凸显,可以预见,未来特种水泥的比重会逐年增加,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而作为水泥板块规模最大、已跃升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建材,重组既具研发能力又有一定规模的特水企业,不仅可以使其成为转型升级的推手,也可成为在市场竞争中的一枚利器。这一重组充分展现了中国建材作为领袖企业在战略上的高瞻远瞩。
不过,3年前,对许毅刚而言,融入中国建材水泥业务大家庭,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能够拥有这样坚强的后盾和平台,可以在特种水泥的大舞台上更加游刃有余地发挥创造。忧的是,虽然同属一个水泥板块,但在众多兄弟企业中,特种水泥企业却为数不多,能否快速融入这个大家庭,真正形成合力?彼时的许毅刚也感到了压力。
但很快,他便发现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虽然在加入之前就对中国建材的包容文化早有耳闻,但真正加入之后,他才切实感受到了远比想象中更加强大的“包容”的力量,这使他并未感到一丝孤立和尴尬。
“宋总和中国建材的包容性,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就在那一瞬间,我更加确定加盟中国建材是极为正确的选择。”许毅刚回忆说。
其实,回顾中国建材联合重组的过程,没有一家重组企业“反水”。中国建材重组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包容”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正是“包容”的文化使中国建材能够海纳百川,陶铸百家。宋志平曾形象地说,“中国建材就像一个移民城市,具有很高的融合度,进入的企业不分先后,都有很强的归属感。”
嘉华特水感受到的正是其中的力量与久违的归属感。
中国建材广博深邃的包容文化,在嘉华特水身上立刻形成两大特点:首先是体制与文化的包容,更重要的是特种水泥与通用水泥相互融合的包容。
一般情况下,为了统一管理和创造和谐文化,新加入中国建材的水泥企业,通常会按片区划分到其所在区域的公司,唯嘉华特水保留了自身完整的管理研发体系,也就是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此外,在中国建材总部还专门给嘉华设置了一个办公室,让其与更多的央企做业务对接。“这在我们进入中国建材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许毅刚说。
他举了个例子,原来做特种水泥的研发是封闭式的,也就是关起门来自己搞研发,与其他通用水泥企业交流不多,对窑外分解技术的飞速发展认识不充分,接触大型窑外分解的时间也较晚。因此,在大型窑外分解窑生产技术的理念上存在偏差,容易强调特种水泥生产的个性,忽视特种水泥与通用水泥生产的共性。
嘉华特水进入中国建材后,眼界更为开阔。特种水泥与通用水泥,一定泾渭分明吗?嘉华特水的答案很坚定:不一定,这两者可以融合。
于是,嘉华特水的定位又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在于产品研发技术的融合。如今,依靠着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强大支撑,嘉华特水可以把通用水泥的技术融会贯通,在特种水泥的研发方面充分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大大提高了特种水泥的技术指标和创新力度。
嘉华特水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部分行业人士对特种水泥还停留在“仅仅用作特殊工程”的水泥品种,与传统意义上的通用水泥几乎挂不上钩的固有印象。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程问题,比如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抗裂等等。每遇到这种问题,我们都会在中国建材团队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下,想办法解决它。如今,早已缩短了特种与通用的距离,也因此,我们将自己的产品统称为‘功能水泥’。”许毅刚说。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嘉华特水更愿意被外界称为水泥基特种功能材料生产企业,而不仅仅是特种水泥企业。在中国建材的大家庭中,嘉华的创新源泉始终涌动着。
如今,嘉华特水的足迹已遍布全行业,其主导产品有油井水泥、大坝水泥和装饰水泥三大系列,以及复合纤维水泥波瓦系列产品。投放市场的水泥品种达50余个,是中国目前拥有水泥品种最多的水泥企业。
在记者发稿前夕,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嘉华水泥与陕西省最大的水泥集团企业尧柏水泥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功能水泥企业与通用水泥企业的深度合作,成为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资源共享的一次积极尝试。
升级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私人定制”
“嘉华特水成为西南唯一覆盖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等七大流域的水泥企业。”在今年7月中国建材集团发布的《2014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嘉华特水有如此评价。
加入中国建材三年多来,通过走出来,请进来,内部人员流动、帮扶等方式,嘉华特水进一步分享到通用水泥技术,从而推动了其进步与快速成长。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却在情理之中。
如今,嘉华特水正在做一件更为“超前”的事情,就是为特种水泥应用企业做“私人定制”服务,从而以“重度垂直”的方式细分市场需求,这在水泥行业是一个极为新鲜的概念。
“私人定制” 让技术着眼于服务
相较于单一生产特种水泥产品的企业来说,嘉华特水的制胜法宝在于对特种水泥全产业链体系的构建。简单来说,就是用技术着眼于服务,并通过服务构建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
新常态下,在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时代,嘉华特水一直保持着独有的理性,其“私人定制”理念或可成为打破水泥过剩魔咒,摆脱低水平竞争的利器。
“水泥不仅仅是PC42.5或PC32.5,应该把水泥回归到工程材料学的本源,从材料学的角度来研究它、发展它、应用它,通过技术研发和细分行业,为客户提供‘私人定制’的产品,真正把传统水泥做成覆盖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民用建筑等领域的活产业。”
“与其说嘉华特水是特种水泥企业,不如说是水泥基的功能性材料企业。”嘉华特水对行业的理解,已经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提供人性化服务,主动创造市场需求的层面上。
在嘉华特水的转型理念中,技术永远着眼于服务。在他们看来,水泥并不是冷冰冰的简单半成品,而是一位贴心的“好朋友”。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了来自深圳某工地的一个故事。
深圳某工地在施工中要用到C80的混凝土,找到嘉华特水。通常情况,高标号混凝土设计均会采用高掺胶凝材料,低水灰比。但是,在使用PO52.5等通用水泥去配置时,常常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低水灰比的情况下,水泥的拌合性能与流动性均较差,虽然提高了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的掺量,但仍时常发生堵泵现象,工程时断时续,用户体验差。此外,混凝土的高强度,无疑预示通用水泥用量很大,水化放热厉害,很容易导致开裂变形,混凝土的耐久性会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一系列棘手问题,按照特性水泥的意义,嘉华特水针对用户的需求开发了改性的低热水泥,以低需水量、低水化热、高流变性、高强等性能满足了工程的要求,给予了用户极好的体验。
“私人定制”的底气,源自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与技术积累。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几乎成为所有嘉华特水人的座右铭。
自2002年起,嘉华特水便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加入中国建材后,这些实验室的作用更得到充分施展。
据了解,嘉华特水技术中心拥有结构分析、水工混凝土、材料性能等5个实验室。如今,这个技术中心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据实验室负责人介绍,现在技术中心拥有研发用办公及实验室3600余平方米,设备资产超过3000万元,全职技术研发人员159人。
目前,公司承担了3个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成为水泥行业中承担国家科技项目最多的企业。
“重度垂直” 做别人做不了的
围绕“私人定制”,嘉华特水还提出了“重度垂直”的新理念。
所谓重度垂直,就是在细分领域的同时,对不同领域展开更为细致的专业细分,从中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长期以来,嘉华特水一直坚持在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中行走。在许毅刚看来,无论规模,还是资金,与众多大水泥企业相比,嘉华特水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在特种水泥的平台上,这些所谓的劣势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将特种水泥市场再进行细分,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中国建材的行业影响力和辽阔平台,一定大有可为。
“细分市场”的理念和方式,已经让嘉华特水筑起了最大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即使细分了领域,也有可能出现问题,这就要求嘉华特水在领域细分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每个领域做更深入的专业细分,从而形成了“重度垂直”的架构。
比如油井水泥,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不少油田几乎把油井水泥价格作为唯一的采购标准,这使嘉华特水原有的品牌优势渐渐消失。在此情况下,嘉华特水必须发挥自己的服务理念和技术优势,将“油井水泥”再进一步细分,深入到稠油开采、深海钻井、页岩气、低压窜漏等极为专业的目标市场中去。
“想别人想不到的,做别人做不了的”。这就是嘉华特水精神。
目前嘉华特水已积累了许多定制的成功案例,例如,为南海981钻井平台定制的G级深海固井水泥;在渤海漏油事件中为康菲公司定制超细堵漏剂;为西藏羊八井定制地热专用水泥等。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恢弘的国家级工程项目,都有着这支“特种”部队“低调”的身影。
为行业转型探路:促特水崛起
76年风风雨雨,这个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爷爷辈儿”的水泥厂在经历了起死回生、二次易主、重新定位、技术服务的变迁后,一路砥砺前行。
“我们是行业第一,但并不意味着就是‘第一’,只是因为特种水泥行业规模较小。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行业的不断扩大,真正促使我国特种水泥的全面崛起。”许毅刚谦逊的话语背后,也道出了一个值得水泥行业深思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对特种水泥的研发受到空前重视。今年7月,工信部召开水泥行业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时,重点指出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特种水泥。
记者之前曾采访过行业一位资深专家,他对水泥行业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谈及特种水泥,他感触颇深。“现在是发展特种水泥的最好时机。我们拥有强大的国力和行业基础,大力推广应用特种水泥刻不容缓。”
在他看来,面对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行业亟需转型升级,同时,我国大型特殊建设工程还在进一步开发。发展特种水泥不仅是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出路,于社会而言,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面对中国特种水泥如此大的市场需求,为什么中国数千家水泥企业,绝大多数宁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当下,始终挤在一条路上求生存,也难于在产品品种和服务上调整方向?
遗憾的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或许,各种原因复杂交错。比如,行业还不成气候、行规尚不规范、国家相关政策过少、行业标准几近空白、技术门槛较高、研发投入不足等等,都是牵制和阻碍特种水泥发展的因素,让水泥企业不敢去趟这“看不见底的水”。
但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类工程对特种水泥品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对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应市场前进方向,为国家不同领域的建设工程,提供多样化的优质可靠的特种水泥,将是水泥品种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一方面是过剩,另一方面却是紧缺。
嘉华特水一位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对特种水泥的使用没有明确标准,也没有强制性要求,以至于一些重点建设工程仍然执行通用水泥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项目质量、寿命和应用等各方面的风险系数。
这让记者更加理解“发展特种水泥刻不容缓”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可以预见,如果中国特种水泥得不到良好发展,伤害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甚至会影响国计民生。
而中国建材把这种急迫性和重要性纳入了嘉华特水未来的战略规划中。中国建材总裁曹江林对嘉华特水的要求是:以推动特水崛起为理想,坚持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市场效益化,发挥技术领先优势,加大资金、人才的投入,加强研发和创新,引领未来。
而今,嘉华特水正在这一规划下疾步前行。
中国建材将嘉华特水打造为我国水泥行业的“特种部队”,让我们钦佩的,是市场眼光;给我们启迪的,是产业胸怀。
编辑:马佳燕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