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理念引领山东临工砥砺前行
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里,产业形态发展最为成熟、市场竞争最为充分的,莫过于装载机行业。据装载机行业分析及布局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拉动中国装载机行业发展最主要的四大因素――能源工业、城市化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和出口市场还会继续发展,且仍在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发展。因此,中国装载机行业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会再一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常态形势下,市场现阶段处于深度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的格局有望发生重大变化,一些不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会逐步淡出市场,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中国装载机行业的未来充满了变数,在格局与地位洗牌重构之际,能否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带领行业冲出迷雾?山东临工以自身的发展似乎已经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在生态绿色理念指引下,几年前,山东临工坚定地走上了低碳节能之路,2009年7月,公司第一代节能产品LG953L成功上市,由此山东临工节能型装载机一路高歌,就像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助推企业跨越发展,于2012年一举夺得市场占有率第一,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同行业前列,成为中国装载机行业第一品牌。
2015年6月,山东临工品牌价值达到159.55亿元,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位居162位。
目前,山东临工第二代节能技术产品LG953N装载机实现节能20%。第三代节能技术产品业已成熟,该产品预计将实现节能30%,即将投放市场,山东临工目前已全面进入第四代节能技术的研发,届时山东临工产品的节能减排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
山东临工绿色发展战略正是为行业的未来开辟的一条光明大道。
装载机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是什么驱使山东临工掀起了一场绿色节能风暴的呢?这要结合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说起。工程机械曾被形容为朝阳产业,在现代化建设、城市化发展、区域经济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是,我国是工程机械大国而非强国,工程机械行业内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不高,部分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可靠性和舒适性及整机性能方面同国外先进产品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节能技术方面,以及产品理念对客户的引导方面,都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日益注重生态环境,而现实中,大规模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凸显,工程机械的高排放尤其为人诟病。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全球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就开始投身对节能产品的研发。此后,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拉开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节能减排序幕,而这一浪潮在2011年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会议时达到了高潮。世界工程机械巨头们在节能技术上已经取得的成就,使中国装载机企业的备战变得紧迫而又艰难。
我国出于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十一五”期间,单位GDP的一次能源消耗将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2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单位GDP排放降低10%。这一政策目标成为之后国家许多相关政策的出发点和考核,堪称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投入资源最多、量化考核最严格的核心举措。
“十二五”期间,也将是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低碳减排,绿色健康”成为时代发展理念的今天,低碳节能已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开始关注混合动力,开始关注再制造。在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研究,力求以先进节油技术、完美匹配及超强性价比满足更多用户的消费需求。这也都是行业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探索和尝试。
聚焦绿色节能,抢占发展先机
节能减排不仅是装载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潮流,同时也必将成为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山东临工瞄准先进前沿,积极倡导绿色、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在行业中较早启动了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增加研发创新力度,开展节能型生产、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型装载机新产品,在工程机械行业节能发展起到先锋典范作用。
工程机械产品的高效、节能是行业发展趋势之一。高效、低排放装载机既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也切合购机用户的需求。根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装载机市场保有量虽不及汽车行业的1.5%,但年燃油消耗量却接近汽车行业的50%。装载机作为工程机械的主导产品,仅5吨装载机一个主力机型,目前社会保有量就超过55万台。“如果每台装载机节油10%,每年可节约308万吨燃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968万吨。”山东临工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节能产品,算的正是这样一笔账。
2007年6月,山东临工启动了节能型系列产品研发项目,经过2年潜心研发,创造性提出了“多目标动态优化”理论,率先推出以LG953L为代表的第一代节能产品,实现节能10%以上。2009年7月,通过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油耗测试鉴定。到2010年7月,节能型装载机实现产销过万台,掀起了行业内的绿色风暴。“其实,同时展开同类技术研发的并不只山东临工一家,但山东临工却是第一家取得突破并推出成熟产品的企业。”
因经济、社会效益显着,山东临工第一代节能产品推出后深受客户欢迎,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工程机械产品TOP50”、“山东省首届工业设计优秀产品”、“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等重大科技奖项,并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称号。
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升级换代,节能环保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重中之重。山东临工积极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号召,在将第一代节能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后,随即展开了第二代节能技术的创新和研发。2011年12月27日,山东临工正式向社会推出了以LG953N为代表的第二代节能新产品。
与第一代节能产品相比,LG953N在其优越节能表现基础上又有了很大提升:不但采用重新优化设计的轻量化节能工作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了液压系统(即全液压负荷传感转向系统),并使用高效低排量工作泵,大大降低了能量损耗;而且还优化了散热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也有效降低工程机械耗能20%。除了在节能性能上的提升,LG953N还在降噪、减震上进行了改进,有效改善了操作的舒适性,全方位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该年度,山东临工第二代节能产品LG953N装载机以优越表现成功问鼎“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市场表现金奖”。
山东临工已推出了四个系列节能产品,在行业内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一方面,响应了国家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号召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节能产品也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燃油成本,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开启工程机械行业未来之路
装载机是我国工程机械的主导产品,保有量在众多产品中位居前列。然而,对这个行业成长、成熟路径有着清晰判断的山东临工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装载机行业迟早会转变为以技术为核心的高端竞争,这是未来该行业发展的方向。未来谁掌握了节能的技术,谁能够开发出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为抢占发展先机,经过充分论证,山东临工确立了分三步走的装载机产品节能技术发展规划:第一步,以“多目标动态优化”为理论指导,通过动力传动系统的优化匹配,提高发动机功率利用率,使装载机常用工况在低油耗区工作,实现节能10%以上的目标。第二步,在继承临工第一代节能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应用结构件轻量化技术、智能控制风扇冷却系统、自动变量转向系统以及低铲掘阻力工作装置,通过精细化匹配和有限元分析,把多余的能源浪费砍掉,实现节油20%-30%的目标。第三步,通过综合运用油电混合动力、制动和动臂势能回收、变量液压系统等高新技术,实现节油30-40%的目标。
山东临工通过研发并集成应用电控热能管理模块、分级变量转向系统、小阻力轻量化铲入机构等三项节能技术,山东临工第二代节能技术产品LG953N装载机实现节能20%。目前,山东临工第三代节能技术产品业已成熟,该产品预计将实现节能30%,即将投放市场,山东临工目前已全面进入第四代节能技术的研发。
根据《穹顶之下》提供的数据,柴油车带来的氮氧化物排放,占所有机动车的70%,一次性颗粒物的排放占99%,柴油车排放出来的硝基多环芳烃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对大量使用柴油机的工程机械来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两个途径,一是节能降耗,减少柴油的燃烧。二是通过使用高排放标准的发动机等措施,减少废气排放。据了解,在全国每年超过1.5亿吨的柴油消耗总量中,约有20%用于各类非道路移动机械,而工程机械更是其中的耗能大户。山东临工作为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意识到工程机械产品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2012年,山东临工就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加入碳减排先锋的行列,成为中国首家签约加入全球“碳减排先锋”的工程机械企业。“碳减排先锋”行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业界领先企业间的一种合作项目,目标为促进企业自愿实施进一步的能源节约及二氧化碳减排,这一合作项目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解决方案。签约WWF后,山东临工积极开展碳减排先锋活动,深度推进节能产品应用,减少能耗,2014年实现了减排1300万吨温室气体的目标。此举也意味着山东临工在节能领域再次实现新突破,走在行业的前面。2015年初,山东临工与WWF再次签约,并承诺将为世界自然环境保护做出更多贡献。
根据WWF有关规定,作为碳减排先锋成员的企业所制定的目标要比企业最初设立的目标更加宏远,并且必须能够表明企业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作为参与此项目的国内首家企业,凭借产品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卓越表现,山东临工连续二年获得了装载机行业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综合运营效率第一。山东临工节能形象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在行业内的一面鲜明旗帜。
可靠承载重托,节能引领未来。山东临工秉持“可靠、高效、节能”理念,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工程机械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更多的产品线和业务领域进行碳减排策略,同时,在精益化环保生产、废气废料排放、无纸化办公等方面也不断完善改进,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努力做到节能与环保的双赢,共创一个绿色的节能未来,为行业国际化节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陈宗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