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水泥事件:中国水泥行业罕有的一场“角力”

中国建材报 刘媛媛 · 2015-07-08 12:11

  “每天都有新事儿,尤其看到我们变现,他们(维权方)应该不会善罢甘休”。这是一位山水集团的管理者,在6月22日山水投资信托变现的首日,在变现现场向本报记者发出的感言:“山水角力仍在持续,抑或刚刚开始……”

  此言在短短4天内即被言中。“股份变现”仿若又一枚重磅炸弹,在与山水相关的各方池子中炸开了花,再度让“山水纷争事件”激浪翻飞、来势凶猛。

  可以这样说,山水角力的演变与升级,在中国水泥行业中,十分罕见。

  事态愈演愈烈

  媒体应接不暇

  6月22日,本报记者赶赴济南山东水泥厂,现场感受到了山水部分持股员工领钱的激动人心的盛况,并于6月24日头版头条刊发了《让职工成为改革最直接的受益者》的文章。

  接下来的4天,山水变现喜洋洋的现场图片和相关文章在各大网站上形成轰炸之势。据山水集团的官方统计,那几日网络转载量不下10万条。

  仅仅过了4天,转折性变化便突如其来。6月26日开始,媒体关于山水事件的标题,突然由“让职工成为改革最直接的受益者”、“山水股份高价变现百万、千万职工一大堆”变成“山水投资‘变现’被禁止”、“山水水泥:出资员工信托股份合法变现被阻”……

  文章的大意为:在山水集团高层管理者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香港高等法院下达临时“禁止令”,轰轰烈烈的股份变现,短短5天后便应声暂停。不过,山水集团还有抗辩的机会,只要将相关材料准备妥当,便可以赶赴香港,向法院申请继续变现的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变现受阻”新闻所配的图片,几乎还聚焦在变现现场,拿到钱的员工们洋溢着欣喜与激动之情。图片与文字形成强烈反差,在读者心里也产生强烈的震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6月28日前后,在山水变现受阻的新闻刚刚占据媒体主要位置不足3天,又一条有关山水事件的新闻,将“变现风波”从重要位置挤了下来。“天瑞首度回应山水水泥争端”、“山水水泥的新主人出手了,要把原有董事赶走”等醒目标题成为各大网站新的转载热点,让山水事件陷入更为复杂的纷乱之中。

  这一新闻事件的大体意思为:就在变现受阻之时,此前极少发声的“神秘大股东”——河南天瑞集团突然出声,称已经要求山水公司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提议罢免除1名现任非执行董事以外的其余7名董事,并委任7名新董事。在提议罢免的7名董事中,包括山水水泥目前的实际控制人张才奎和张斌父子。

  此消息与“变现受阻”的消息,以交替递增的状态和速度,在各大网站中转载。转发的文章将读者的目光和焦点,都有意无意间对准了山水集团实际控制人张氏父子、以张斌为核心的管理层,以及现任所有董事会成员。

  变现受阻猝不及防

  山水集团低调接招

  短短4天内发生的事,山水集团则相对保持低调。

  变现受阻的6月26日,山水集团向变现的持股员工紧急传达了暂时停止变现的通知,并承诺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相关申辩材料,赶赴香港,向香港高等法院作抗辩,尽最大可能早日恢复变现。

  “我们的变现,极少数的激进人士恐怕会采取行动阻挠。”山水集团党委书记陈学师在22日变现现场对记者说。

  事实上,自今年5月以来,山水集团针对一批持股员工愿意变现个人股份的情况下,推出新一轮变现方案,并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开展有意愿职工报名签字以来,“维权方”相应的行动从未停止。山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山水持股员工自愿要求变现的签字活动在山东省境内的公司开展期间,山水集团负责人走到哪里,“维权方”便跟到哪里,其目的是劝说员工不要签字。

  6月上旬,山水集团在潍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召开大会,让有变现意愿的持股职工于会上签署《变现意愿书》。陈学师作为集团代表负责此次工作。据他透露,大会当日上午,大批“维权人士”闯入现场,阻挠员工签字。而“维权人士”被安保人员带离会场后,仍在厂区外“等候”了近5个小时。

  百般受阻的情况下,山水集团的变现计划还是在22日如期举行。

  这让山水集团持股职工们的心情很复杂,既为能拿到真金白银而感到兴奋,又始终有一种“‘维权人士’不会善罢甘休”的惴惴不安。

  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香港高等法院的一道“禁止令”还是让集团上下猝不及防,以负责应诉的山水集团律师唐伯贤的话说:对方是在搞突然袭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将申辩材料准备齐全。

  这一突发事件,令部分山水员工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尤其是原本可以在27日当天领到钱的员工,一夜之间,心情仿似从天上坠入谷底。昨天还做着落袋为安的美梦,今日,钱还摆在那里,却拿不到手里了。

  最不能释怀的人,应该是张才奎。两年前正是为了实现“全民变现”而触发了导火索,引起往后的一系列纷争,如今,正当他为实现当初的愿望和承诺而略感欣慰时,一切似乎又要戛然而止。

  天瑞触及“控制权”

  各大股东“传说”四起

  据悉,在天瑞提议罢免的山水集团现任8位董事中,只有一名非执行董事——来自亚洲水泥的李冠军不在其列,其余7位董事,包括张氏父子和另一名非执行董事——中国建材股份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常张利,均在提议罢免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常张利和李冠军是在今年5月22日山水水泥股东大会上,被提名并通过的两位新增非执行董事。据山水集团相关人士透露:当日的股东大会,天瑞虽未参加,但依然行使了投票权。

  短短一个月之后,两位新任非执行董事,可能又将面临一次重新决议。

  按着“维权人士”的说法,本月7日,无论张才奎是否愿意,在接管人连续发出律师函要求召开董事会决议未获回应的情况下,根据公司条例第568条所赋予的权利,接管人将可自行召开股东特别大会。

  目前,天瑞集团为山水水泥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8.16%股份,第二大股东山水投资持股比例25.09%,亚洲水泥和中国建材分为第三和第四大股东。

  自4月天瑞突然入主山水,成为第一大股东以来,其态度和行动始终极为低调,如今突然强势发声,其目的直指山水控制权,瞬间触动外界最敏感的神经。一时间,关于四大股东将如何争夺山水控制权的各种“传说”和猜测,纷纷出炉。

  其中,最多的揣测是第一大股东天瑞和第三大股东亚泥PK第二大股东山水投资与第四大股东中国建材;“维权方”的预言则是天瑞的股份加上山水投资的股份已经超过半数,张才奎父子下台已成定数;除此之外,就在6月末,中国建材代表与山水维权人士曾会面,又引发出“山水集团最大的盟友——中国建材也有可能倒戈”的传言,……各种“传说”将这场刀光血影的控制权之争,演变成四大股东打来打去的宫廷闹剧。

  “维权方”的态度表现得很乐观,无论哪种“传言”,似乎都预示着马上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就是张氏父子下台的日子。这让记者不禁想起,一个多月前,“维权方”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的“托管令”获得通过,其表现同样欢呼雀跃,在被多家地方媒体的采访中,都表达出“山水集团马上就要换帅”的可能性,但那一次山水集团的控制权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就此次“控制权之争”而言,也绝非四大股东“你跟我好、我跟他好”那么简单的过家家游戏。一旦触及控制权,就意味着一场决定山水生死的硬仗将要打响。参与者也绝非只有四大股东,势必要将山水的子公司、投资者、合作者、2万多名山水员工、有关联的银行、山水所有离退休的持股员工等等,全部卷进来,无一幸免。

  就此事件,7月6日,中国建材集团通过本报独家刊发专访文章,自天瑞“发声”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中国建材股份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现任山水集团非执行董事常张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中表示:在山水水泥目前的困难之中,中国建材希望从行业健康、行业大局、行业长远利益和行业中企业互利共赢团结合作出发,从充分照顾创业者、员工利益和企业长久治安出发,积极寻找各方均能接受的方案,并与各方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在经营、管理、财务等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尽快解决山水当前困难,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据悉,自本报截稿之日,所谓7月7日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并未召开。

[Page]

  山水处于风口浪尖

  或为最艰难时刻

  山水事件的复杂程度、惨烈程度,在水泥行业的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首先是参与角力的对象复杂,既有前任掌舵人、现任掌舵人,几乎所有前任高层管理者、部分现任高层管理者、近4000名持股员工,还有来自资本市场上的各大股东,这部分股东中,有央企、地方民企,也有台资企业。

  其次是事件的态势发展,如今已经远远超出了企业内部纷争,甚至超出了企业反腐维权的层面,而是日益内外交困,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介入。控制权之争的背后,影响的早已不是高管辞职、掌舵人下台、反腐调查与反调查等等影响个体的行为,而是活生生将一个大企业集团和近2万名员工摆在角斗场上,一旦事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触及的是企业的命运和职工的生存。

  再者,山水事件也已经远远不是济南市的区域事件。其涉及的范围,从法律层面上,香港高等法院、辽宁、山东等地方法院均有介入。从资本市场的层面,则波及北京、河南、台湾等多个水泥区域。这其中,所有股东都将受此影响,对各股东的管理经营战略都将起到制约和变化,山水所覆盖的每个区域的分公司、旗下企业都将随之而变。

  还有,纵观整个事件发展的态势,可谓交错纠结。维权的继续维权,诉讼的仍然诉讼,争夺控制权日趋白热化。桌面上的争夺和私底下的争夺同时进行、从未停歇。几千名持股员工被夹在其中,山水集团实施变现被阻,“维权方”提出给员工换股权证,亦不知能否兑现、何时兑现。而山水控制权一旦发生变化,这些员工的利益又将如何体现,一切都是未知数。

  更加严峻的是,今年,水泥行业整体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摆脱困境或许会经历一段漫长过程,这段过程对行业和其间的每一份子而言,都将是难捱的阵痛期。山水事件的升级,在行业举步维艰的时期,无论对山水自身抑或全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就山水水泥而言,控制权一旦发生变化,最直接的“债务”之一,将是银行极有可能要求提前收回山水水泥超过60亿元的贷款,再加上各种低息债券借款,山水整体借贷款资金将达到近200亿元。那么,如果银行要求提前偿还,身处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和企业亏损重灾区——河南区域的天瑞集团,是否有偿还的能力和底气?我们不得而知。而其他股东,在全行业陷入困境之时,自己尚要“节衣缩食”之际,又哪来的资金和精力,与动荡的山水共创平稳过渡的“美丽童话”?

  偿还银行债务还仅仅是开始,这样一个庞大的拥有数万员工、上百家子公司的大企业集团,任何变动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都要以付出巨大的资金和精力为代价。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山水变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无论对企业、对股东、抑或对济南区域,所谓短时间内“平稳过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记者在济南见到张才奎,这位65岁的创业老将脸上总有一种难掩的惆怅。“过去,大家一起共患难、经风雨,可是到了共富贵的时候却出现这样的局面,让我始料未及。”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不解和无奈。

  这位老将叱咤水泥行业30年,与山水职工一起,将山水水泥从濒死的状态中拉回来,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大水泥企业集团。在国企改制的那些年里,他也曾经多次在异常困难的局面中挺了过来,甚至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妥协和退缩。

  这一次,早已退休、本该享受幸福晚年的他,却不得不再次受到生死考验。山水纷争持续两年至今,他不曾动摇,面对“侵吞国家财产、霸占员工股份”等等罪名被告上法庭,面对调查,他也没有过半分退缩。以他的话说: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无论告到哪里,谁来调查,调查多少遍,他都可以坦然面对。

  但是,一旦事态上升到“控制权之争”,或许一切都将成为未知数。

  从天瑞以“神秘大股东”的身份,在张氏父子与集团现任管理层毫不知晓的情况下,突然在二级市场豪掷超过44亿港币、以每股6.57港元的成交价狂扫9.51亿股的那一天起,山水纷争就不再是“恩怨”、“对错”或“维权”所能定义,而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被抛到资本市场上的惨烈角力,成与败已非个人所能掌控。

  或许,这一次艰难的局面,是张才奎一生之中所遇到最大困境。更是山水水泥在30年前从死亡线上被拯救之后,不得不跨越的又一条生死线。

  山水动荡

  恐引发行业“蝴蝶效应”

  自天瑞成为山水第一大股东以来,水泥行业对此的态度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天瑞豪购山水股份,致使山水水泥HK00691异常停牌,直接导致山水水泥准备发行的14亿中期票据停止发行,天瑞似有“趁火打劫”之意。但也有人看好天瑞集团对山水水泥的并购,认为此举有助于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暂且不论天瑞此次收购山水股份究竟意欲何为,只将山水控制权之争放在整个水泥行业的层面上,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正常的,甚至是先进的“兼并重组”而泰然处之。因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既不是真正意义上为了行业发展和企业受益而为,更不是大家和睦地坐在一起为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行业转型共商大计的结果,这是由一场矛盾重生、利益纠结、关系复杂的恶性纠纷衍生并升级的必然经过。

  这样的争斗而引发的控制权变化,不能意味着纷争的结束。所谓“输掉”的一方,势必不会心甘情愿,或会拉响反击的号角,你争我斗中,只能不断地上演“山水复仇记”,又何来“兼并重组”的安定美好愿景可言?

  山水事件,是一件值得全行业关注的大事,甚至是全社会各个行业都应该关注的大事。尽管,纵观其他产业不少大企业集团,人员变动、股权纷争之类的宫斗剧时常上演,但斗得如山水这般规模庞大、参与众多、关系复杂且尽人皆知,也实不多见。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若干年内,水泥行业将进入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各种矛盾将在困难的境地中日益凸显。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势必要在深化改革的洪流中历经洗礼和考验,以往隐藏或回避的矛盾与冲突,也将随着新一轮改革的加快,而出现集中爆发的可能性。

  改革不是一场浪漫故事,改革很现实,抑或很残酷。

  水泥行业是传统重工业行业,大多数企业均为伴随行业发展的“老企业”,这些老企业以国企居多,在十几年前国企改制的大潮中,都走了一条和山水大同小异的改革发展之路,亦如山水在发展中也曾经历了诸多难言的阵痛。

  如今,新一轮的变革势必要触及以往管理经营中被固化的传统模式和以此维系的各方利益。因此,山水事件对全行业每个企业而言,绝非一场热闹可以作壁上观,如果不能加以借鉴和防备,明天被摆在角斗场上的或许还有无数个“山水”。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