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访著名水泥专家周沛教授
“今年是建党94周年,也是我入党62周年。未来我还要继续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贡献我的力量。”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沛教授已至耄耋之年,但聊起钟爱的水泥事业和当前进行的特种水泥推广生产工作,她字字铿锵,言语间尽是对行业发展的关切和期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位老党员将自己的人生紧紧地与党的事业,与水泥行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谱出传奇的人生华章。
激情革命谱写传奇人生1935年,周沛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一个富有家庭,6岁时举家迁居江苏如皋县城,在那时新四军常住她家。看到新四军待百姓如亲人,严明的部队纪律和攻打如皋县城的英勇精神,周沛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埋下了对党的崇敬和热爱。
“有一次攻打如皋县城,新四军同志的鲜血染红了护城河的水。”周沛对记者讲道。“我幼年多次要求参加新四军,但总因年龄太小多次被拒绝。”在敌人打入如皋后,校长、班主任转入地下活动,于是周沛开始利用自己小学生的身份给新四军和地下党送信,使新四军多次免受重大损失。终于,在1949年解放后,年仅14岁的周沛被吸收入部队,参加革命。
“听说接收我参军了,我高兴地蹦了起来!和一些送我的女同志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地高喊着‘我成了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了’。”在自传《激情人生》一书中周沛深情地回忆。
革命的大熔炉使周沛得到了锻炼,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她积极申请赴朝参战。“为争取入朝,我主动在零下30多度的寒冬不穿棉衣进行抗冻训练,首长看到我决心很大终于批准我参战。”周沛向记者介绍,“我随身带去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经常翻看,里面的故事让我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在朝鲜战场上周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曾经立过二等功和三等功,并获得朝鲜人民政府颁发的军功章。朝鲜战争接近胜利时,我国志愿军逐步撤回。回国后周沛又多次立功,并作为年龄最小的女性功臣,光荣地参加了全军英模代表大会。
1953年,年满18岁的周沛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入党申请书中,周沛这样写道:决心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投身教育实践革命精神1953年,上级决定部队的女同志都要转业,周沛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培养她的革命部队。在当时国家亟需发展重工业的大环境中,周沛考取了全国仅有的两所建材工业学校之一——重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之后被保送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继续学习。
在全国农田水利建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水泥需求量急速增加,投资小、见效快的立窑水泥企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周沛大学毕业任教时正好处在这一时期,为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她来到山东淄博某立窑水泥厂,深入车间,了解整个立窑水泥生产过程。水泥煅烧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生产,因此操作工人分成三班,轮换休息,每个班工作8小时。为了全面掌握立窑水泥生产情况,周沛每天至少在窑台上站18个小时。通过辛苦的学习,她对立窑主辅机的结构、性能、立窑煅烧操作等情况有了直观认识,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立窑水泥的生产知识和关键技术,也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沛先后被分到山东建材学校(后为山东建材学院)、建材部、成人教育研究所等地从事建筑材料工业教学和建筑材料职工教育的管理工作,至今为建材各类教育发展奋斗了50多年,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编辑出版了《水泥煅烧工艺与设备》上、下两册。
1999年7月8日,周沛用已故爱人和自己的名义在井冈山小学(原毛泽东小学)设立了“张礼本、周沛教授教学奖励基金”。奖励优秀而较贫困的学生,截至2011年,基金基数已达到112500元。
情系水泥燃烧革命激情除了为老区学生送去光和热,周沛放不下的是水泥行业。1999年,已经离休的周沛走遍了全国各地,参观了几十家有代表性的水泥企业,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完成《现代化立窑》一书,受到了广大水泥企业和水泥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在全国发行近万册。
周沛告诉记者,她已赴100多家企业进行生产指导,凡指导过的企业产品质量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能耗大幅度降低。
为便于给水泥企业服务,周沛于2001年创办了“北京现代立窑新技术研究所”。不仅如此,周沛教授笔耕不辍,2001年至今在各类行业媒体上发表水泥专业文章近40篇,且仍然继续坚持写作。她的先进事迹被收录在“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事迹汇编“中,作为优秀个人代表进行展示。
如今,年至80岁的周沛教授正忙于生态水泥事业。谈起钟爱的水泥事业,周沛教授干劲满满,精神十足。这位老党员、水泥专家身上似乎蕴藏着无穷的活力,用无限的激情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和她钟爱的水泥事业奋斗不止,散发光和热。
编辑:赵双双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