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将步入正轨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长期以来一直“叫好不叫座”。前期投入大、运行成本高、标准不完善、政策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导致水泥窑在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5月11日,为推动化解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现水泥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六部委发出《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让行业看到国家推进这项工作的决心,同时也看到了原本进展缓慢的工作即将步入发展快速道的曙光。
千呼万唤的“第二只靴子”
我国水泥工业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探索研究已有10余年,至今有近20条生产线实现了生产示范,正常运行了2~5年。虽然投资大、成本高,但是中材、金隅、海螺、华新等龙头水泥企业已经在重重阻力中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并通过实践充分证明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可行性、适用性和优越性。但是迟迟未落地的来自顶层的“第二只靴子”,让这项工作始终没有在全国全行业推广,甚至有已建成的生产线因为运行成本过高、垃圾资源供应少等问题而未能开足马力成为摆设。
“六部委联合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高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多年来,我不断地向国家发改委、全国政协等部门反映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情况,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支持政策。最近几年能够看出,国家正在一步一步地将这项工作向前稳步推进。”
作为已建成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企业,平凉海螺水泥公司副总经理王广磊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开展试点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认同和高度重视,将对这一利国利民的节能环保事业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将对海螺等长期致力于这一事业的企业的发展和有关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实施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据高长明介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10年来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工作总体来说“进步不太大”。他介绍说,国际上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及产业废弃物已成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较为普遍采用的技术。生活垃圾作为水泥窑替代燃料,发达国家占60%~70%,而我国还不到1%。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差距,并将开展这项工作提上日程。
2014年5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垃圾及废弃物工作的意见》,肯定了水泥窑烧垃圾的重要意义;2014年8月,全国政协召集各界专家与企业家召开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专项研讨会;2015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提交提案,呼吁应审慎统筹城市固废物处理,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5月11日,六部委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在稳步推进,希望国家能继续出台科学合理的扶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相应而具体落到实处的实施细则,逐渐驱动鼓励现有水泥窑烧废用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高长明说。
令人期待的政策“含金量”
“虽然海螺、华新等水泥企业采取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技术不同、方法不同,成本效果也不完全一样,但是他们对环保的作用非常显著。”高长明认为,这个对带动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项目没有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关键在于水泥企业没有得到国家的资金支持,一直在“赔本赚吆喝”。
谈到政策补贴,高长明不禁为水泥行业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感到委屈。与垃圾发电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更环保、更安全、更经济,因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没有二次污染,可以一次性将垃圾彻底处置干净,而垃圾发电还必须继续处理垃圾焚烧炉排出的毒性飞灰和残渣,如将其深度填埋密封,既占用土地,还要花费每吨约100元或更多的处理成本,如将其送到水泥厂去浸涤除毒后用作水泥替代原料,则其水泥成本要比正常生产的水泥高3倍以上。垃圾发电与水泥窑协同处置相比,有些得不偿失。
同样是处理生活垃圾,并且水泥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国家给予垃圾发电企业大约200元/吨的补贴,却没有给予水泥企业处置生活垃圾项目任何资金支持。“水泥企业处置生活垃圾,每吨成本要增加150~200元,地方政府一般会给予60~70元的补贴,多出的成本只能企业自己消化。”高长明说,大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环境意识强,虽然赔钱,但还赔得起撑得下去,而对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来说,只能止步于亿元的水泥窑预处理和焚烧系统投资和高昂的运行成本前。这也是这么多年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平凉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是海螺集团在全国建设的第三条生产线,西北首家,是海螺独家投资项目。在总结前两条线的经验基础上,平凉海螺项目技术上更加成熟。“在建设过程中,甘肃省政府和平凉市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多次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所以前期建设比较顺利。当时还没有国家具体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方面的补偿机制,希望试点以后,国家能够出台具体优惠政策,在项目前期就给予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王广磊说。
资金支持是水泥行业及企业的共同呼声。而此次《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能够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在于其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根据通知,除了基于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了优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加强工艺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健全标准体系、强化项目评估等主要工作外,还特别强调要完善政策机制,逐步协调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与协同处置衔接机制、垃圾处理费用补贴与结算机制等政策支持。
据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机制创新,政策支持”是这次开展试点工作的亮点之一。本次试点工作涉及多部委,各相关部门将积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共同推进此项工作,旨在从引导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为试点项目提供多方面政策支持。
“我们期待国家在财政补贴这方面,能够有更具体可行的规定,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高长明说。
即将迎来的利废“黄金期”
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产能过剩矛盾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倒逼着传统水泥产业转型升级。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具有环境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能力强等特点,不少企业正在尝试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工业废弃物,希望借此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据统计,2014年我国水泥总产量约24.8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约60%,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约8亿吨,水泥工业已成为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污泥、污染土等固体废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水泥企业的功能也已经从单纯的生产制造业,变成了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政府好帮手。
国家的支持,行业的需求,使我国的水泥行业迎来了协同处置废弃物的“黄金期”。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在建、拟建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有130余项,投资规模达55亿元,涉及水泥企业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及其他废弃物的处置,年总处置能力达1000万吨。到2017年,仅华新水泥就拟在珠三角投资建设5到10个生活垃圾预处理工厂,处置能力达到200万~300万吨/年,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总量可达到2000万吨/年,占全国1/10的生活垃圾。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一过程中,试点将发挥的作用也将不可小觑。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方面来看,拥有这项技术、装备的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利废理念,也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方法,至于哪些技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行业企业关注的还有试点项目的运行情况、各项保障措施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能否真正发挥指导监督作用,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等等。
试点先行,行业跟进,作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先行者,希望大企业能够发挥榜样的力量,使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为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引导水泥生产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