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模:打破思维定势 突破发展困境

中国建材报 · 2015-05-21 13:4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减缓、发展动力改变、发展方式转换。对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也是一个市场倒逼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去年以来,经济发展继续延续着经济下行的态势,行业和企业都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许多过去潜在的问题凸显,矛盾更加激化。在这样的困难时期,需要我们振奋精神,把握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突破发展思维定势,打破发展路径依赖,以创新思维突破发展困境。

  行业发展现状

  1.宏观经济发展走势

  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数据显示,除了出口增速有所增加外,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均出现下滑,并创下数年以来的新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4%,为近6年最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是2001年“入世”以来的新低。此外,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货运量和全社会用电量表现疲弱。1~3月份铁路货运量与1~2月份累计全国铁路货运量都同比下降0.1%;1~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仅0.8%,增速创近6年新低。这些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市场需求乏力,实体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将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发展形成很大压力。

  2.一季度行业发展状态

  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来看,实际上从2012年起就开始进入增长换挡期,增速放缓。2013~2014年总体上行业经济运行仍处于平稳、较快运行区间,但是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下,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大幅放缓,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需求萎缩,进一步加剧产能的严重过剩,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降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66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5%,增速比1~2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6.8%,增速比1~2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增长3.7%。房屋新开工面积23724万平方米,下降18.4%,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6791万平方米,下降20.9%。

  今年1~3月,主要混凝土制品产量增速下降或出现负增长。混凝土电杆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增长1.45%,同比增速减缓14.3个百分点,混凝土预制桩产量出现负增长。由于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区域调水供水工程建设投资持续稳定,混凝土排水管和混凝土压力管生产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上企业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保持了适度增长,累计产量3.0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同比增速加快9.3个百分点,比2014年全年增速下降4.7个百分点。这种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企业兼并重组的效果,并不是市场需求的拉动,这可以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加得到印证。

  作为主要由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投资拉动的产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发展形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但是,作为终端产品产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整体上受益于服务于多个社会经济领域的对冲机制,不仅有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市政建设,还有公路、铁路、水利、水电、港口、水工等许多领域,不同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不同,一些地区和产业受益于政策性投资驱动。总体上看,今年一季度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平稳。

  3.今年经济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中央政府为控制经济下行趋势,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出台各种促进投资政策。国家正在实施的“三大战略”,即“一带一路”、长江黄金水道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这些国家财政投资项目将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随着这些项目工程的开工建设,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需求将随之上升。但是,这些投资阳光不会普照,将聚焦于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例如铁路建设以西部地区为主,水利工程建设更是集中在西部一些地区。因此,虽然行业总体发展将保持稳定增长,一些地区和行业仍将面临困难局面。

  从反映发展预期的社会投资来看,今年1~3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投资完成额为327.8亿元,同比增长3.98%,同比增速大幅减缓24.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增速回落11.1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国家正在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政策拉动效应将在今年下半年显现,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今年总体上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是,更长远来看,国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市场需求不可能长期依赖国家财政投资拉动。实际上,国家推进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已持续了20多年,目前所处的转型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机遇期,企业一定要加快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大势。

[Page]

  当前行业发展的特点与困境

  1.市场进入门槛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中,除纤维水泥板/硅钙板和预拌商品混凝土以外,都是品种众多的终端产品,本地化市场。全国大大小小企业数以万计,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产业结构问题不显,但是当市场需求潮落,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问题凸显,企业之间低价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很突出。混凝土制品产业中,以混凝土管行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有5000余家混凝土管制造企业,其中仅有约1000家企业获得政府颁发的混凝土压力管生产许可证。近10年来,因PCCP管在大口径、高工压和长距离输水方面的优良性价比,被长距离调水和区域供水管线建设所采用,培育了10家左右的大型混凝土压力管生产企业和一批上市公司,如宁夏青龙、新疆国统、山东龙泉、北京韩建河山、山东电力管道、浙江巨龙等,不仅为国家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引领了行业的发展。但是,混凝土管行业中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在500万元以下,年产值在500万~1000万元。约1/3以上企业固定资产只有几十万到百万元,年产值300万元以下。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必须通过提高技术、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

  预拌商品混凝土产业是近10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异军突起的建筑材料产业,产值超过万亿元。上游水泥产业大举进入商品混凝土,带来了现代材料制造业的发展理念,使得这个过去依附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加工业转变成了现代工业意义上的材料制造业。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到运输物流的产业链,有些企业向上延伸到骨料和矿物掺合料,向下游延伸到混凝土施工环节,搞“交钥匙工程”,对硬化混凝土的质量负完全责任。纵向整合虽然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但全国大大小小8000余家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现状必须改变,要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团化、集约化创新发展的道路,商品混凝土行业才能健康发展。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使得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家还没有认识到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发展规律,产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经过市场竞争的洗礼。

  2.产能严重过剩与同质化竞争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方式是间歇式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产品是个性化定制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是高时效性的,这些特点造成了预拌商品混凝土产能配置“天生”就会过剩。发达国家的产能利用率一般不会超过50%。但是其产业集中度比较高,市场竞争比较理性,很少有恶性的价格竞争,这保证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商品混凝土产业和水泥一样,已经形成了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难以化解。由于混凝土生产工艺成熟、装备技术的供给外部化,企业之间的技术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同时,现阶段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竞争难以公平和有序,导致价格恶性竞争、应收款居高不下(很多企业的应收款占销售收入100%以上)、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普遍存在,不仅使得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而且造成大量工程质量隐患。由于这些质量隐患大多数为耐久性问题,几年以后才开始逐渐显现,所以没有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

  3.政府管理缺位错位,产业政策缺失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开始关注商品混凝土产业,国家统计局已将商品混凝土纳入材料制造业领域,并实施了经济统计。但其他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管理存在错位和缺位。一方面,由于历史的沿革,建筑施工管理部门在继续延续着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行政管理,这种管理不可能是对制造业的管理,因为政府部门职能定位不同,例如住建部2014年11月发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将预拌混凝土企业列入建筑施工承包企业管理,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称或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即可。另一方面,工业管理部门对新兴的商品混凝土产业了解不多,而且与建设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未能将商品混凝土产业的管理职能接过来或者形成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这种状况造成了长时期的商品混凝土产业发展管理政策缺失。

  由于缺乏行业准入政策研究和有效的行业准入管理,大量中小企业进入这个对混凝土结构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这些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和创新资源,其材料设计技术与生产装备技术来源只能外部化。企业之间技术同质化,又进一步加剧了产能严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竞争。许多落后企业依靠偷漏税或偷工减料得以生存。除此以外,突出的问题是应收款居高不下,而且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和风险最终将转移到混凝土工程质量上。因此,解决政府管理的缺位、错位的问题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协会为此做了不懈努力,积极向工信部反映情况。最近,住建部与工信部开始协同,推进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应用,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进行管理。4月23日发布了征求《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类似地,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建筑部品制造业正在形成,同样需要住建部和工信部的协同管理。

  4.创新能力不足,思维定势难破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加快发展速度和做大企业规模是许多企业的成功路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和许多制造产业一样,商品混凝土行业陷入了同质化产能严重过剩的竞争陷阱。在这种环境中,由于创新能力缺失,企业发展产生严重的路径依赖。许多企业仍然寄希望于发展初期类似“禁现”的政府政策鼓励和保障,仍然寄希望予市场需求不变或竞争环境不变。发展思维急需转型升级。商品混凝土产业从与落后的现场搅拌混凝土竞争,发展到与拥有相同技术装备的企业竞争,并且面对着新的低碳、环保、高性能要求的市场需求升级。当前,政府在大力简政放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个市场竞争的铁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产能严重过剩,依靠发展速度和企业规模实现发展的路径已走到尽头。企业必须摆脱这种路径依赖,打破思维定势。长期以来,许多混凝土企业特别是中小混凝土企业忽视技术创新,缺乏创新能力。这些企业在新常态下的激烈竞争中,不可能生存下去,必须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向有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竞争优势的企业靠拢,通过加盟等形式,实现合作共赢。

  5.缺乏新技术支撑,转型升级举步维艰

  在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状态下,企业转型升级已经不是选项,而是必须。技术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但也是风险相伴的发展之路。现实是,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企业不约而同地都从外部寻找先进技术,最终得到的还是没有差异化的技术,摆脱不了同质化竞争。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企业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投入,加快技术创新,跳出同质化竞争陷阱。

[Page]

  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大胆突破

  面对困境,出路在创新。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创新。创新同时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因此需要智慧与胆识。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已有许多实例说明,注重创新发展的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强,主动转型升级的企业,更早突破发展困境。怎样实现创新突破,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合作共赢的创新联盟

  当代材料制造技术与工程装备的重大创新发展没有产学研跨界协同是难以想象的。在复杂的问题面前,即使是大型企业集团,技术资源都是短缺的。学会与善于整合发展资源是对现代企业领导者的一个重大挑战。基于资源的有限性技术协同创新联盟的排他性,企业必须加快行动,加大投入,尽快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从而获得所谓“从零到一”的独占型爆发式的发展。

  实际上,国家已多年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我们迄今仍不善于此道。在政府的支持下,技术创新联盟建了不少,但要么是缺乏资产纽带的松散型联盟,有名无实,或者是利用国家支持联盟创新的政策,以国家科研项目为依托,花完国家经费,完成项目合同后就自然散伙。如果说还的确有成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联盟的话,那一定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采用市场机制合作的技术创新联合体,例如浙江大学材料学院与中国玻璃集团在玻璃在线镀膜技术开发上坚持了十多年的合作,还有中国建材研究总院混凝土膨胀剂项目组与企业的合作,也持续了十几年。这些经验教训表明,以企业为主体,就是企业必须是研发投入的主体,成果产业化、工程化的主体、市场推广应用的主体、企业在承担最大风险的基础上与合作方形成的联盟主体。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资本门槛是比较高的,急功近利是不成的。除此以外,技术创新需要研发工作的沉淀积累,如果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缺乏研发积累,也不能与科研开发单位有效对接。因此,立志创新发展、拥有创新资源的企业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胆识,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技术创新发展为导向的、合作共赢的产学研联合体。这里没有一定之规,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只要企业能在体制机制上确保实现合作共赢,就是可行的、成功的。

  2.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小到生活用品,大到高铁工程等,莫不如此。实际上,这也是过去处在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例如德国、日本的发展历史上都有过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技术创新特征是学习与追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在许多工业领域赶上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方面达到领先水平,但是差距仍然是全面性的、基础性的。我们要制定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路线,引进高端先进技术,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

  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作为市场竞争者之后,引进先进技术越来越难,因为没有人愿意培养竞争对手。因此,这条道路能否继续前行,要看我们的智慧。笔者认为,在制定引进战略时,首先要分析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特征。对于那些因流通性局限于区域性市场的技术和产品、或具有本地资源依赖性的技术和产品,对于来自国外的产品竞争不太敏感,可以争取技术转让。对于可能存在市场竞争的技术和产品,也可采取股份制合作方式引进技术和产品,以市场换技术。目前存在的障碍主要是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合作方的信任是关键。总之,立足于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不遗余力的引进高端先进技术,在高起点上开展再创新,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3.加快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主业

  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捷径是兼并重组。现在的兼并重组,不再是简单地为了做大做强主业规模。而是要通过兼并重组,在提高现有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获得专有技术与主业优势互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进入相关新兴产业。当然,也有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但是这种“跨界”发展,进入到一个并不熟悉的产业,风险比较大,成功的也不多。兼并后的整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往往因此而失败。

  兼并重组的门槛比较高,首先是资金门槛。企业家首先必须取得资本市场的信任。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大多是“自给自足”的小经济体。做大企业必须学会负债经营,借力发展。因此,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如果没有成长到这个水平,不宜选择以自己为主体兼并重组的发展之路。因此,无论是行业结构调整还是创新驱动发展,都只有寄希望于大企业(集团)。大企业是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和顶梁柱,在规范业内竞争秩序,开展与外行业技术竞争方面尤其如此。

  4.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发展,市场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同样会让我们创造更多的成功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是目的导向的思维创新。新常态下,企业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一定要摒弃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打不成交”,西方文化中也有“打不倒的就是朋友”。我们首先要敢于突破自己的山头思维定势。例如竞争对手之间可以通过股权的融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定要认清自己所从事的产业特性,是不是规模经济产业,是不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是不是特殊资源依赖的产业,在认识的基础上,评估自己的竞争和发展能力。在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优势和资源时,就要主动接受作为合作者的共赢理念。大企业更要自觉践行合作共赢的理念。

  对于产品标准化、市场本地化的产业(例如管道、管桩、电杆等工业产品企业),中小企业应采取加盟大集团的发展战略,打造共同的品牌、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这种模式在建材行业中也不乏其例。中国建材集团发起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的联合重组实践,近期又先后入股多家竞争对手,缓解了恶性竞争,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商品混凝土作为市场定制产品产业,对技术创新的依赖,对资源(例如水泥、砂石骨料、矿物掺合料等)的依赖都非常强,这些技术和资源竞争都将体现在资本实力的竞争方面,因此,中小混凝土企业应积极加入大企业。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些中小企业主,缺乏商业道德与合作诚意,在大企业兼并收购中,玩弄借鸡下蛋的小把戏,损害大企业的利益,最终会是损人不利己的结局。毕竟,商品混凝土产业不仅是一个规模经济产业,而且是技术门槛越来越高的产业,也是社会诚信度高的产业。

  打造竞争优势的技术路线

  突破商品混凝土产业发展困境,寄希望于大企业集团。大企业集团的发展,一定要有战略眼光,通过资源掌控、技术掌控和市场掌控,打造战略制高点,在困境面前有信心、有耐心,做好战略竞争布局。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高端化制造:打造技术品质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混凝土建造物向更高、更大、更强、更复杂、更耐久的方向发展,对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超高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轻骨料混凝土,耐海水混凝土、耐盐蚀混凝土、低强度等级超轻质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低水化热高强混凝土、低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等,这要求混凝土企业的材料设计和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显然只有大企业拥有资源进行超前的和及时的混凝土材料研究开发。大型混凝土工程一般对混凝土的品种和性能有多样性要求,因此具有高端技术和工程业绩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挤压一般混凝土企业的市场空间。

  2.绿色化制造:打造固废资源优势

  发展中的绿色混凝土将是在满足高性能要求下的低碳混凝土。利用固体废料是目前最主要的技术路线。但是随着水泥基材料科技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固体废物将在混凝土制造中得到高附加值利用。许多不能在水泥产品中得到利用的固体废物将在混凝土制造中发挥有益的功能性作用。因此,绿色制造的优势将体现在固废资源占有,体现在固废资源的深加工,以及利用固废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等方面。固废资源占有同样需要大量资本支撑,因此,大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本雄厚的优势,占有有限的固废资源,同时,研发利用固废加工制造混凝土性能调节型功能矿物材料,形成利用固废配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优势。

  3.平台化制造:整合社会创新资源

  混凝土制品是一种最具深加工优势的材料。新拌混凝土是一种模塑材料,可铸造成型各种形状而且尺寸几乎不受限制。硬化混凝土不仅具有石质材料的可加工性,还具有表面化学加工性能,例如酸洗、着色等。这为产品的工业设计提供创意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平台化制造模式已有先例,例如小米手机,显示出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这是混凝土制品行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引领市场发展的产业,从工业结构制品到装饰混凝土的幕墙饰面制品,景观小品,城市雕塑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平台化制造方式,取得创新优势。

  4.智能化制造:进入工业制造4.0时代

  不仅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安全和质量水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机器换人近年来在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盛行,成为智能化制造的先锋。尽管机械手、机器人比较昂贵,但是综合效益显著。此外,3D打印,数字化模拟与控制技术的普及,也正在推动智能化制造的发展。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笔者在去年的年会上指出,3D打印技术对于复杂混凝土制品的模具制造非常有价值,将大大降低一次性模具的制造成本。总之,引入和掌握智能化制造技术,将在工业化4.0时代引领混凝土制品行业发展。

  5.标准化制造:定制化下的规模化制造

  个性化产品行业的标准化制造,听起来好像是悖论。其实,对于大企业集团而言,这正是竞争力所在。由于企业内对标管理的规模效益,同类产品的标准化制造是降低成本有效措施。即使对于混凝土这种定制化产品,也可实现较高的标准化生产程度。这种标准化制造可使技术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特别是在预拌混凝土或者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当企业有用上游标准化的原材料,例如水泥、骨料、矿粉和外加剂等,采取研发(1)与分散制造(N)的“1+N”模式就能形成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竞争力。

  6.服务型制造:高端制造中的高端

  这是制造业向服务型产业转变另一种表述。向服务型产业转型,即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需要人才支撑,特别是前端的材料设计与后端的现场技术服务。这种人力资源成本很大,没有高技术人才、高附加值产品和规模效益支撑,很难实施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创新和贴身服务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成功实施,将使得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依赖性大幅提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发展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政府简政放权和政策创新的影响,例如对商品混凝土的资质管理问题,建筑业“营改增”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修订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等。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迎接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以创新赢得发展。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