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精细化模式

新华社 · 2015-05-21 10:11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精细化模式

  京津冀,中国雾霾的重灾区,同时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蓝天白云”何时才能不成为“奢侈品”?靠风?靠突击停产?

  还能有更靠谱的法儿吗?生活在这个地区的1亿多人都在问。

  今年以来,京津冀空气质量有所改观。好转的背后是协同联动的大气治理工作的全面深入。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的深入,人们有了越来越清醒的共识:治理大气不能只靠战役式突击。同时,一场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战争已经打响。

 立法、市场、科技:精细化治理的三大利器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环委会主任张工表示坦言:“环境治理,尤其是空气质量改善,是‘天不藏奸’,需要一点一滴的付出,要把一丝一缕的污染当作深恶痛绝的恶敌。”

  等风来、靠突击,诚然可以积累一些试验性数据,有助于研究污染的成因。但长期来看,真解决问题必须有过硬的武器。京津冀三地近年来的大气污染防治实践表明,留住蓝天白云,还是要全面依靠法律、市场和科技的力量。

 ——靠立法

  除了国家层面出台“大气十条”、新《环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外,京津冀地区近年来针对大气污染也纷纷出台了相关地方条例,不断细化的法律约束,保证了各地能够对污染大气的行为进行精确打击。

  天津不仅出台《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同时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作为配套文件,使得每种情形应该如何处罚、罚款多少元有了明确依据。比如,锅炉超标排放,最高罚款可达100万元。

 ——靠市场

  防治污染要日趋精细化,市场的作用就必须凸显。

  温室气体虽然不是污染物,却可能诱发污染。2013年至2014年,全国七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相继启动交易,北京、天津是其中两大试点,可以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前提下,让企业间交易碳排放指标,降低整个社会的减排成本。

  此外,京津冀也不断通过调整污染物排放价格引导企业走向环保。自2014年7月起,天津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大幅提升,并实施阶梯式差别收费,排放越少,缴费越少,提升了企业减排的自觉性。

  ——靠科技

  新兴科技手段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战争中不断运用。2015年3月中旬,环境保护部利用无人机对邯郸市开展执法检查。采用航拍及夜间红外技术空中巡查,发现大气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夜间治污设施停运、烟气排放超标、在建建设项目等问题线索,并由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处罚。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说,环境保护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运用好无人机这一“秘密武器”,不定期对重点区域开展空中巡查,实现无人机执法检查常态化,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

  京津冀描绘“蓝图”还需进一步协同

  2013年9月,环保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随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六省区市与环保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2014年2月以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及三地双边协议的签署,治理大气污染、构建美好生态环境成为三地的共同的重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建议,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要尽快制定京津冀地区联合控制燃煤排放、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道路扬尘等的统一政策和标准,开展区域联合统计、监测、检查、考核和奖惩,并推进税费改革,将环境税作为区域共享税征收,将共享税的大部分用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同时要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

编辑:周利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