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亦望:科研路上的幸福人生
人物简介:包亦望,男,1957年出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博导,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凭借“结构陶瓷典型应用条件下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捧得201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了国际上第一台“超高温极端环境力学测试系统”,该系统是国际上唯一针对陶瓷、复合材料的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仪器,温度最高可达2200℃。五项创新技术被制订为国际标准,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一次是恢复高考,他放弃了在当时很不错的工作而选择了考大学;一次是博士毕业后留在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这个科学的摇篮;还有一次就是结束德国洪堡基金博士后研究,他放弃赴美国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了回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工作,默默耕耘在中国建材行业这块土地上。
求学,开启科研之路
差一点,包亦望就与科学研究说分手。
1977年,恢复高考,想改变自己命运,求知若渴的包亦望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可是对于没上过高中的包亦望来说,想考上大学还有些难,这时候的包亦望已经做着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被认为很不错的商业局副食品公司售货员的工作,怎么能充分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高中课程是能否考上大学的关键问题了,聪明的包亦望看准商店里大家都不愿意值夜班,于是他把大家所有的夜班都揽到手里,白天上班,晚上,大家下班都在休息的时候,他一边值班一边学习,就这样,他耐得住了寂寞,全凭自己的刻苦努力自学了全部高中课程。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也是重新全国统考的第一年,包亦望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汉建材学院(后改名为武汉工业大学,现为武汉理工大学)。对目标执着坚守、对过程精益求精是包亦望一直恪守的人生信条,这也成就了一个踏实,专注,执着的科研学者。
专注,源于最初的热爱
1985年,包亦望硕士毕业分配到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当讲师,两年后,求知的欲望使他选择继续攻博深造,考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这又是一次影响人生轨迹的选择。
那一年,包亦望决定要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这个科学的殿堂继续追寻自己的科学梦想。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是包亦望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学习的真实写照。对基础科学有着深深热爱的包亦望先后师从老一辈著名力学家王龙甫教授攻读硕士、师从吴中伟院士和金宗哲教授攻读博士。在基础科学的研究中,包亦望越来越发现,基础科学研究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实力的基础,对科技竞争力的影响是显著和深远的。这也让后来结束德国洪堡基金博士后研究的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导师推荐赴美国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工作。他先后完成“973”、“86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发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级科研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110多篇,EI收录18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40多项,出版专著2部;主持制定国际标准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5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为脆性材料力学性能检测与评价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
[Page]执着,向技术难关发起进攻
创新方法与技术,推动脆性材料力学学科发展。熟悉包亦望的人都知道,他好学爱琢磨,是有名的“点子王”、“包管用”,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他那里几乎都能找到解决方法。包亦望在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价理论和测试技术、优化设计、强度与断裂理论、可靠性和寿命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在陶瓷和玻璃的高温和常温力学性能评价,动态与静态失效性能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提出了脆性材料的均强度破坏准则、强度衰减模型寿命预测、脆性材料损伤容限定量评价方法等,发明了“球压法”、“十字交叉法”、“缺口环法”、“相对法”、“痕迹法”等一系列脆性材料力学性能原创性评价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部分创新性的方法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誉,如痕迹法就被国际专家以发明人的名字命名为“BWZ method”,在国际论文中得到广泛的引用。
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为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走向世界助力。包亦望不满足于建立方法、发明技术,还致力于将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包亦望担任了ISO/TC206 WG42 组长(ISO TC 206历史上成立的第一个以中国为召集国的工作组),是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4)的副主任委员,主持制订ISO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5项,其中包括我国无机非金属领域中由自主知识产权转化而成的第一、二项国际标准ISO 13124和ISO 17905,极大地完善了脆性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技术标准体系,填补了界面强度评价领域的世界空白。国际标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体现了技术、产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影响力和话语权,是市场的竞争源头,为此国际上对标准的竞争极为激烈。在国际标准工作中也时常面临国际上的有力竞争,而每次他都能够脱颖而出,这与他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富有原创性特色的成果密不可分。为此,包亦望多次被评为“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先进个人”、“中国建筑材料行业标准化先进个人”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2次)。
不畏艰难,攻克材料极端超高温性能评价难题。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离不开测试与评价技术的支撑。当今,许多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高超声速飞行器、航天飞机等尖端科技的发展是以耐超高温材料的发展和可靠应用为基础,可以说材料性能的优劣一定程度决定了人类探索飞行的极限。速度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温度,材料在高速、高超声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将可达2000℃以上,如何评价材料在这种极端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是一项国际难点。包亦望率领他的团队不断攻克难题,从理论到技术、从实验到装置,发明了一套评价材料在极端超高温氧化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与评价技术,开发了国际上首台“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并获得首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支持,解决了材料的超高温力学性能评价技术难题,为近地空间用超高声速飞行器用特种材料的服役安全和结构设计及低成本选材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许是包亦望教授的这一小步,会是未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大步!
创新成果助力产业进步,服务社会发展。让科技成果落地开花而不是将技术装在口袋里,是创新技术实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包亦望率领他的团队开展的“建筑玻璃结构一体化设计与评价”项目系统研究了真空玻璃的制备与评价技术,提出了一种真空玻璃封边技术,制备出采用金属封边的真空玻璃产品,实现了真空玻璃封边技术的低温化、无铅化,有效提高真空玻璃封边强度3-4倍,同时可解决钢化真空玻璃由于封边应力退化的难题,实现了真空玻璃封边技术的创新性突破;完成的“钢化玻璃在线检测方法”、“玻璃幕墙安全性评价技术”等科技成果在玻璃行业和城市建筑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解决了被认为是建筑玻璃癌症的钢化玻璃自爆的检测和预测这一重大难题,为玻璃应用的安全性和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一种保护性的检测评价途径。有效解决了钢化玻璃自爆预测、建筑幕墙玻璃破碎及脱落风险在线检测等技术难题,为大城市“建筑病”的有效预防预警提供了有效手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特色仪器自主研发,助推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包亦望不仅建立了很多创新的理论,还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与应用技术,并通过仪器设备这种载体来实现,反过来,自主研发的科学仪器设备又成为了实现他新的科学思想的重要工具,这是他有别于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特点。经过多年不懈的研究和开发,把他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新方法、新技术转化为一系列有特色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有的已经进入了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成为科研工作者探索科学的有力工具;有的已经写进了国家标准,走进了千厂万企,在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承,桃李天下的幸福
为推动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技术的学科发展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包亦望教授于2009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并担任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着力打造一个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每年组织召开的“全国无机材料测试与评价学术年会”已成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技术科技工作者的一个盛会,年会上还设立青年学术论坛或专场,锻炼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对自己的团队和学生,包亦望教授更是倾注心血、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他不仅常常耐心细致地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是率先垂范,教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包亦望教授希望把严谨之风和勤奋之德传承给后辈,更希望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把他拍在沙滩上”。2013年,包亦望教授的研究团队被评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优秀科技团队”,团队成员中有多人获得过“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科技新星”和总院“优秀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已过半百之年的包亦望教授依然满腔热情、科研育人两不倦。
也许,在浩瀚的人类语言里,“幸福”是人们心仪向往和谈论最多的词汇之一,而它与“劳动”之间如影相随、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被历史反复证明。诚如意大利著名作家拉·乔乃尼奥里所言,“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个人的理想总是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劳动者只有将一己的快乐融入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才能真正实现个体价值与幸福的最大化。用自己的劳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而忘我奉献从而为更多的人服务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包亦望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幸福之人。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