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也是一种“引导” 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

中联重科 · 2015-05-15 14:03

  “今天的预拌混凝土是一种商品,随着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不久将来就变成一种原材料,这是一种行业发展趋势,也是一种未来竞争模式。”贵州省预拌混凝土协会会长倪文勇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

  作为贵州省混凝土协会会长,这位刚从混凝土施工工地风尘仆仆赶来的贵州省高性能混凝土应有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身上还夹杂着混凝土工地的泥土和微粉气息,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趋势:转型升级解“阵痛”

  “现在是这个行业的阵痛期,也是调整期,更是机遇期。”倪文勇给出了这样的整体行业判断。“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生产制造方式粗放、资源后期利用浪费,行业存在恶性竞争、企业利润日趋微薄、创新推动缺乏后劲,是我们贵州全省范围内混凝土生产的现状。”

  在他看来,现在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缩减与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产业政策导向明确与行业增长方式粗放的双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混凝土行业的壮大和发展。

  “品质和环保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和方向,那么预拌混凝土企业只有走转型升级的路子,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从单一化向产业化延伸,积极推广、大力发展安全、低碳、环保高性能混凝土,以化解当前产能过剩和行业危机。”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领域加大投资,随着这些投资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加,作为高性能、新材料的预拌混凝土产量也将水涨船高。据统计,规模以上企业年产量已超过10亿立方米。“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对提高工程质量、改善工程设计,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推进混凝土行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倪文勇表示。

  弄潮:智能创新是“主角”

  作为重要绿色建材,高性能混凝土是满足建设工程特定要求,采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和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的,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混凝土。

  “行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倪文勇坚持认为。

  “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商需要提高生产工艺智能水平,使超微粉、连续配级等指标符合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预拌混凝土生产商更需要加强设计、精细控制、智能制造,确保进入构件的混凝土密实度和耐强度符合施工环境和要求。混凝土装备制造商要加强研发、创新技术,为混凝土生产商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和绿色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014年8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广骨料分级、配合比优化、试验检测和原材料质量控制技术,提高水泥混合材、外加剂成分检测及质量控制能力,加大固废消纳力度,实现水泥减量化。推广砂石、混凝土等生产装备智能化技术,混凝土构件和部件预制装配化技术,提升工业化水平。

  无疑,倪文勇作为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深刻认识到意见中的重点和关键所在。而他对于通过先进装备改善行业水平、实现行业发展尤为关注,因为他认为倒逼也是一种引导。

  “中联重科高品质机制砂石生产线、干混砂浆生产线、环保型搅拌楼/站构建的“三位一体/二位一体”生产线装备,作为系统解决思维和方案,就是在科学诊断混凝土行业现状基础上专业研发的市场新品,创新建筑材料的生产方式、延伸传统商业经营的模式,通过混凝土集成生产和智能配置,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粉尘、噪音和污水的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生产,有力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了当前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迫切需求,形成了一种产业链的倒逼优势和环境。”他介绍。

  责任:科学发展要“同台”

  “由于对高性能混凝土认识不足、基础研究滞后、基本概念不统一,以及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致使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还不广泛。”倪文勇告诉记者他的担忧。

  如何让行业内的企业都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对倪文勇而言,就是现阶段的重要责任。“发展高性能混凝土,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生产企业和中联重科这样的装备企业同台唱戏,共同努力。”倪文勇指出。“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导向、法律保障和执法监管,优化产业环境和要素,激发生产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内生动力。而行业协会则应该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行业标准制定,配合开展行业评价,提高行业发展共识,宣传行业未来趋势,加强行业责任自律。”

  而对于混凝土生产企业,用访问过程中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全部心思:“今天你不革命,明天就会有别的企业革你的命”。

  他更希望,像中联重科这样的全球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在完成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研发混凝土生产先进技术、制造混凝土生产高端装备,提高混凝土行业生产品质。这样,有利于推动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实现混凝土产业绿色发展。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21:45